从一个妈妈的梦说起吧。
她梦见自己在清晨醒来,起身走向窗口,看清澈的天际开始发白,又泛红。
哦,日出。
忽然,她转过身,看到心爱的儿子正跑过来,身上穿的仍是单衣,那意思是想和妈妈一起看日出。
她不许,反而皱了眉:“赶紧去刷牙吧,刷完回来,太阳就出来了!”
可儿子拒绝了。
于是,妈妈心里的小火苗就升腾而起了。
她吵孩子,孩子顶嘴。
她把孩子关到门外等他认错。
直到孩子哭了,她才把他拉进来,塞进被窝。
妈妈问儿子:“以后是不是该听话,不能顶嘴?”
儿子却不吭气。
这位妈妈醒来,回想这个梦,流泪到不能自已。
她问自己:什么时候,我也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什么时候,我开始失去耐心?
什么时候,我也习惯了打一巴掌再给个糖,希望冰释前嫌?想想看,孩子迫不及待地跑到自己的身边,如果把他搂在怀里,一起看太阳冉冉升起,是多美的画面……
而这样的美好,就因为“我是为你好”的道理,而彻底化为泡影。
尽管只是一个梦。
可它分明不只是一个梦。
有多少父母面对孩子的天真烂漫不听话,有过类似的反应?
孩子的兴冲冲啊,多少次被劈头盖脸地泼上一盆冷水。
“妈妈,你看我自己做的洗手液,酷吧?”
“啊?怎么会这样!还酷呢,浪费!香皂可都是拿钱买的啊!”
“爸,我给你画的画!”
“作业做完没?没做完作业就别画画!”
“妈妈,我自己洗的碗!”
“拜托了,你还不如不刷呢,看看,我还得返工!”
这是为什么?
你真的尊重孩子吗?尊重孩子,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行为,也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
还有,在你心里什么最重要?尽管我们口口声声地说孩子简直就是眼珠子、命根子,可当一次次测试不期而来,我们往往输得一塌糊涂。
也许,在我们心里,孩子并不是那么重要。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
有个父亲买了一辆新车。全家人都很开心。最兴奋的,当然还是他的两个儿子,他们问这问那儿,看啊摸啊,不亦乐乎。
后来,父母出去办事,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大惊失色。
两个小男孩儿正干得起劲——他们用刷子把车子几乎刷了个遍,那么用力,以至于漆面都被刷掉了,露出了底漆。
他们还大叫着:“爸爸妈妈,看啊,我们把车刷得多亮!”
如果是你,会怎么办?
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愤怒的。
我也难以保证我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很有可能会不由分说地凶他们一顿——本来就是你们不对嘛,哪怕是出于好心,但也是干了坏事,让我损失惨重!
这位爸爸,选择的是接受。
道理,人人都懂啊。
漆掉了,可以喷,无非就是花钱而已。
但是,孩子的心被伤了,亲子之间的信任被破坏了,花钱花时间也难以疗愈。
想想看,我们做过多少“疯狂”的事儿,小时候,年轻的时候,甚至有了点年纪的时候。
正是因为这些“疯狂”的事儿,我们的平淡的人生才有了不一样的烟火。
而当我们成为父母,当我们看着我们的孩子。
他也许还不至于“疯狂”,但已经让我们“关心则乱”。
看日出,不是很美好吗?多少人,已然失去了这份盼望,失去了这点诗意。
偏偏你啊,不解风情。
日子,可以淡,不能俗。
2016年1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