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见到人,总习惯性思考 - 他需不需要验货和测试方面的服务?我总想着,我应该可以帮到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补时绝杀是什么意思啊?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补时绝杀是什么意思啊(错付还是绝杀验货的恩恩怨怨)

补时绝杀是什么意思啊

工作中,见到人,总习惯性思考 - 他需不需要验货和测试方面的服务?我总想着,我应该可以帮到他。

其实我自己很不喜欢这种状态的,总感觉时时刻刻在工作,没有了人间烟火。

我喜欢的状态是:

因为相信,所以选择,因为选择而更加相信,这种正反馈,会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

然而,理想总归是理想,现实可能更充满人间烟火味道。

相信归相信,生意总归还是生意。

但凡生意,价格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总归要触及。

幸运点,大家很快能就价格达成一致,因为价格虽是迈不过去的坎,但总归不是number 1的priority,价格总要为质量让路。Fair Price总是要的,除非你做好心里准备,你要接受last minutes surprise from the price you pay,那另当别论。

有时候,又是另外一种境遇。

先看价格,在决定是否需要step 2。

有时报价发出去,对面微信瞬间石化,再也没有了回复,哈哈哈。

所以,弄得我一度常常问自己:对于不熟悉的的新客户,他都没看方案之前,是否有必要给他报价?

报个低价,管他三七二一,换一个探讨机会回来,搞定之后再找个理由把价格加上去?

还是报个客户觉得“贵”的价格(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低价了),立即game over?

报还是不报,这是个“难题”! 但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

有时,静下心来想想,也算正常,价格有差距,也没必要看方案了。不如省点时间,去刷刷抖音更有愉悦感。

我也见过另外的情况,我的一个法国客户。

有一次,我帮他做一个新项目导入,拿到供应商的报价,我第一句话就对他说:价格太高了。

他当时回我的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先别挑战供应商的价格,先看看他的方案。如果方案里有一些我们觉得不太需要,但供应商又提供了的,我们看看能不能去掉,我们在看看去掉那些部分之后的价格。

至少当时,他的回答,对我是眼前一亮。也许,我穷惯了,限制了我的思维,第一关注的就是价格,而没有去看他方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支撑他的报价。

每个人都会有bias,来自于所处的环境,圈层,行业等。

特别是谈到价格的时候,每个买家总想要最低价,而每个卖家总想卖最高价

做决定时,如何将自己的bias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有些bias可能有积极的影响)? 我自己的做法就是,如果我是对方,对方是我,我还会做同样的决定吗?我是不是需要考虑更全面一点呢?我是否看完报价方案,再发表看法呢?

验货的价格,说句实话,从几百到8000都有人做。

真的很看客户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不一致,导致价格差距巨大也是常见的。

我们从大家熟知的人,机,料,法,环境,来看看这些对价格的影响吧。

1) 人(人员):

一个工作一年和工作十年的验货员,无论对于产品的专业知识,还是沟通技能后者都要比前者高一倍甚至多倍的费用。一个经验丰富的验货员,看到的不只是表象,他能看到问题背后深层次制造过程的问题,他能看到产品的风险。

这个价值对买家来说,相对于几百块钱,还是非常非常值得的。

我们为什么要验货?

2) 法(方法):

我们讲的方法。验货也是有讲究,有方法的。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位于舞台前面验货员在验货现场的工作内容和表现。

但其实,一个验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验货前,验货,验货后。我们看到的验货知识占了我们整个工作的1/3,还有隐性的2/3是客户看不到或者说不关注的。

验货前:

前一天乃至验货前几天,我们的工程师,就要通读客户的产品规格,通读产品行业标准和客户产品特殊要求,综合准备并制订相应的验货checklist。

讲产品,checklist,抽样计划,报告模板和验货员做验货前沟通,确保客户要求被完全理解并转化成验货员验货方案。

验货员需要提前和工厂沟通,确定到厂时间,安排访问路线,行程车票,24小核酸防疫要求等等细节。

验货中:

验货,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来自工厂的,来自客户的。

验货后:

验货完成,我们又需要一个工程师,针对验货员提交的报告和所有图片,再一次和客户提供的产品规格交叉验证,确保没有或者尽可能小的错漏等。

所以一个验货,其实最少需要3个人,如果加上客户服务经理,就需要4个人来协作完成。所用的时间也不仅仅是验货当天的6-8小时,而是最少13-15个小时。

环境:

有没有试过6月的广东,在顶楼的铁皮房仓库里,没有风扇,没有通风,验货员奋战一天。有没有试过在冬天的石家庄,寒风中,露天测试着设备,冻的直跺脚?

有没有试过在盐田港,第三方仓库里,等待2个小时才被允许进入,然后验货员自己满仓库地各种找货,自己搬运,自己开箱。

有没有试过在宜春的某个小镇,因为验货时间太晚,没有车回去,而在一个开放式的足浴房过夜,因为门不可以反锁,只能抱着自己的包睡觉。

太多太多的这种有没有。。。。。。无法一一记录。

太多太多这种忘不掉的记忆,散落在中国甚至东南亚国家的某个地方。我们和客户一起创造了这些经历,这些经历反过来成就了我们自己。

这不是悔恨和抱怨,这是自豪,we made it!

工厂:

我们可以挑客户,但我们却挑不了工厂。

形形色色的人都会碰到,就像一段婚姻,不对胃口(价值观),最后总会分手。但有时不是想分就能分的,比如客户选择的工厂,我们还是得适应。这是世间常态,分分合合也是正常,佛系看待!

合则久,久则熟,熟则信任,信任则简,至简则高效,高效产生效益。对客户,对我都有益,这意味着钱。

不合,一掰两段,大道朝天,各走一边,祝愿彼此,也是一桩乐事。

错付也会导致分手,遇上对的那个人,确认过眼神,我们必将真心并全力以赴,因为错付导致的分手,那真的是我们要检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