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1)

最沉痛的感情,其实永远说不出口,都暗自地埋在心底。"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经历过几段重要的感情,唯有最后一个,是至生所爱,王洛宾一生的爱情都始于"女性仰望",这一角度,让他与很多美妙的遇见完美地错过。

"百年树人"培育出来的艺术天才

王洛宾于1913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东城区一座四合院里,世世代代都是油画家庭,他的曾祖父原是浙江人,后流落到北京,富有艺术细胞的爷爷就开始在北京城内雕梁画栋,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家。

喜欢绘画的爷爷也热爱音乐,自己在家庭内部开了个乐队,自己玩乐。王洛宾的父亲就是在爷爷的影响下培养了对艺术的兴趣,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一个家族家风对培养后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家族某种基因的传承,最重要的是第三代人手中,只有第三代仍然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才。

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2)

而王洛宾一家,家族中的艺术氛围和音乐基因正好继承和发扬了百年也就是做到了传承到第三代手中,所以培养出了王洛宾这个赫赫有名的"西部歌王"。

1927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洛宾被父亲送到了北京读初中,进入学校的王洛宾立马加入了基督教堂的唱诗班,从小就受父亲音乐教育熏陶的王洛宾发掘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能,在唱诗班吸引了一大群人。

或许是造化弄人,又或许是命中注定。王洛宾的成长就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造化中自然而然的事情。

1928年,15岁的王洛宾永远地失去了父亲,他千里远去给远嫁的姐姐报丧,在这途中,恰巧地就遇到了沙蒙和塞克一寻人,他们一起弹吉他,一起讨论音乐,一起创作。

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3)

那一年,塞克就成为了王洛宾正式走入艺术天堂的指明灯,他们一起创作的作品有《西巴扎尔夜歌》。

1931年,王洛宾从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北平师范大学,进入艺术系学习。在那里,王洛宾得到了最好的音乐教育。

其声乐老师是沙俄贵族,钢琴老师是德国人,作曲老师是从巴黎留学回来的汪德昭。这些专业的知识熏陶为他的音乐之路铺下了崭新的殿堂。

就在这一年,王洛宾有了自己的处女作:《奴隶之爱》,是为萧军的小说创作的插曲。他开始正式使用王洛宾这个名字。

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4)

1934年,王洛宾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就读,23岁毕业后在北京某一中学担任教师,这时的他,已经初露锋芒,成为了音乐界的佼佼者。

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王洛宾还创作了不少了爱国进步歌曲,他投入到抗战中,创作了《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等抗战歌曲,以自己的方式为全中国应援。

遭遇婚姻中的背叛深深挫败

1938年,24岁的王洛宾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段爱情,在北平大学生合唱团联欢上,王洛宾结识了跳芭蕾舞的杜明远,两人共同合作了一次舞台。

这段故事的开始,是由女方主动的,被王洛宾的才华深深折服的杜明远主动给王洛宾写信告白,收到信后的王洛宾也萌生了爱意,两人的年龄也都到了该结婚的的时候。

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5)

不久后,两人在开封举办了婚礼,成为夫妻的两人在婚后一起前往兰州,参与抗日的文艺工作。1939年,迫于形势,王洛宾与杜明远所在的剧团被强行解散,两人于是离开兰州前往了西宁。

寸草不生的地方各方各面都很不方便,甚至连电灯都没有,这让在外国待惯的杜明远很不适应,娇气地要回到兰州,但是王洛宾总不能任着她的性子回去。杜明远就自己孤身回到了兰州,从此,两人过上了分居的日子。

异地的辛劳让这对夫妻产生了极大的隔阂,按当时的交通条件,来往两地很是不便,所以王洛宾也很少回去看望杜明远。渐渐地两人相处地越来越不像夫妻,杜明远耐不住性子劈腿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洛宾很快就听说了此事,这才从西宁风尘仆仆地回到兰州,而此时的杜明远已经性情大变了,质问到王洛宾:"今晚,你住哪儿?"

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6)

这一问,让王洛宾很是恼火,气急败坏的他找到当地的一家报社,登出了一则离婚启事,至此,王洛宾和杜明远的爱情画上了句号。刚刚经历婚姻失败心情很是低落的王洛宾更加怀念起了那年遇到过的一位藏族女孩。

那是在1939年,王洛宾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里的女主角。女孩叫卓玛。有朋友劝说王洛宾去追寻卓玛吧,也算是成就了一段歌曲里的爱情故事。

但是,王洛宾看的却非常现实,就算对爱情还抱有憧憬的他已经不再奢求能够再遇到爱情了。他不愿意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追求去为自己的爱情努力了。所以,卓玛也就永远地活在了歌声里。

最后一个才是最美的成全

又或许是上天成全,让心灰意冷的王洛宾遇到了黄玉兰,黄玉兰安静温柔,还特别贤惠。

王洛宾和青海姑娘(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7)

他不仅非常支持王洛宾搞自己的事业,还支持他做的任何决定,可以说是无怨无悔,死心塌地了。王洛宾为她改名为黄静。暗喻妻子可以永远这般纯净和坚守初心。黄静至此,住进了王洛宾吟唱的歌声里。

1951年,黄静去世,为王洛宾留下了三个孩子,黄静的去世,成了王洛宾一生中最大的打击,好像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支柱一般。直到王洛宾临终前,在客厅的墙上,仍然悬挂着黄玉兰的遗像。

回看王洛宾一生中的三段感情,有些人活在现实,而有些人活在歌声里,其实最爱的并不存在于歌声里,最难以忘怀的他都永远搁在心里,

文/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