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新坐标

自礼崩乐坏后,诸侯国之间不再先“礼”后“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百家争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的时代。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

战神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功勋卓越的名将。位于“四大名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白起一生为秦国征战三十七载,打了大小七十多次战争,占领了城池七十多座。而且关键是从无败绩,纵观历史,唯此一人。

后来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白起可以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史料记载,整个战国期间,各国长年征战,一共战死了大概有200多万人,而被白起杀死的,就有100万之多。他一个人就占了一半,所以他被世人封为“战神”甚至“杀神”。也是敌人眼中的“人屠”。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优秀霸气的将军为什么会被赐死呢?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2)

下面就跟随本文作者的笔触,带你走进白起从青年才俊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到中老年时期纵横沙场,金戈铁马的一生。

白起陕西眉县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那么他的家族为什么没落呢?这跟秦国的制度有关。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以来让秦国走上了强盛之路,而强大起来的国家君主总之想要称王称霸,如果能够吞并六国那就更好了,那么就必须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制定的秦法推行的军功爵制,给战场上立过军功的人一个上升的通道,激励秦国将士在战场上杀敌。平民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杀敌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相反,原先的贵族如果没有军功的话,则会逐渐变成平民。正是因为这个军功授爵制,秦国士兵上了战场,那都是玩了命的拼杀。史书上说秦军是虎狼之师这个说法也就是这么来的。

白起,从小就立志恢复家族荣耀,他十几岁就当了兵,而且在战场上他是非常之勇敢,而按照军功授爵制,他很快就脱颖而出,连升了十级。

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这一年,白起受任左庶长(将军),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因杰出的表现,声名为之大震。引起了秦相魏冉的注意,这也是白起这匹千里马被伯乐发现的开始。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3)

魏冉(宣太后弟弟),秦国丞相,不仅能够带兵,懂兵法,在朝堂之上更是长袖善舞。先后四次出任秦相,长期把持朝政。那么为什么要说到这个人呢?因为接下来白起这一生的命运跟这个秦相魏冉是密不可分的。

回到公元前293年,韩国在新城大败后,韩国就联合魏、东周集结了二十四万大军准备报复。消息传到了秦国,秦昭襄王大惊失色。因为当时秦军的主力正在防守西面的巴蜀国和南面的楚国,国内可供调遣的兵力只有十万而已,不到韩、魏联军的一半。所以形势相当危急,秦昭襄王赶紧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对策。首先商量的是谁来率兵领兵,谁来迎敌,那么秦昭襄王首先提出由向寿来担任主将。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4)

长期以来,秦国军政都有魏冉把持。如今秦昭襄王(赢稷)长大成人,所以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亲信推出去,由他们掌握一部分兵权。话刚说出口,魏冉就强烈反对。魏冉说道:“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向寿没有这方面的领兵才能,由向寿统兵我军必败无疑”。

秦昭襄王听后心中不悦,那向寿不行,那只有劳烦舅舅你亲自上阵了。魏冉回道:“冉虽然战功赫赫,攻城无数,但身为相国,我无暇再上战场,我心中早就有所准备,相国魏冉就举荐了白起。”为什么呢?秦军之前攻打新城时,就是白起以诱敌之计轻松拿下的。魏冉的理由是,白起杀敌勇猛,熟知兵法,其才能足堪大任。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5)

可是对于魏冉的举荐,秦昭襄王又不同意了。因为当时的白起职位很低,只是军中的左庶长,而由左庶长统军出征这不符合规定,不符合大秦律法。双方僵持下,只好请宣太后定夺;魏冉在宣太后面前极力推荐之下,白起从一个小小的左庶长,直接升任了十余万秦军的主将;正是这次机会开启了白起的战神生涯……。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6)

白起被破格提拔后,以一个低级别将领的身份,指挥着秦国十二万大军,来对抗韩、魏两国二十四万大军。白起带领的秦军与韩、魏两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在伊阙之地摆开阵势(即龙门山 今河南洛阳南)。

在大战开始之时,白起观察发现韩、魏联军互相观望,谁都不愿意和秦军先交战。于是白起决定在攻打时,采用先弱后强的独特战术对韩、魏两军各个击破。以少量兵力钳制住韩军的主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两面夹击,溃败而逃。白起趁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攻占伊阙,夺取五个城镇。接着,白起领军渡过黄河,攻占韩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以东地区。

白起也因此功被提升为国尉(秦国最高将领)。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7)

秦昭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白起领兵夺取魏国大小城镇六十一个。

第二年(公元前291年),白起又领兵夺取魏国垣城(今山西垣曲县东南)。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8)

公元前279年,白起挥师南下,目标直指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指挥大军进蓝田出武关后,换乘船只沿汉水一路南下。白起方略已定,指挥大军严格执行,绝不纠缠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且汉水两岸土地丰饶,正可谓大军提供充足的粮草。在行军途中,白起又下了两道这样的命令;每过一道河流,当即撤掉河上所有的桥梁;军队登岸之后,必须把所有的战船全部烧掉,毁桥烧船,不留后路;每战必胜的勇气和决绝之心,秦军也为此是士气大振。

进入邓骧(今湖北襄阳北),“邓”地为扼守着楚国的交通要道;邓也就成为楚国郢都北部的战略要地;秦军想要攻打楚国郢都则必须先取邓。攻占了邓穰以后,白起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鄢城。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9)

“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鄢是楚国郢都北部最后屏障,鄢的存亡关系着楚国郢都的安危。一旦鄢城失守,楚国郢都将直面秦军的攻击,因而楚国调集了大量军队准备将秦军挡在鄢城之外。楚军在鄢城顽强地抵抗着秦军的进攻,可是鄢城高墙壁垒,楚军誓不投降,秦军激战多日损失惨重,使白起的军队无法寸进。

大军长时间屯兵敌城之下,向来是兵家大忌,白起也是心急如焚。这一天,白起和蒙骜来到山上观察山势地形,看到一老者在用水桶从山下提水灌溉山上的农田。发现夷水出山谷流向东南方向,白起从中得到启发,遂采取“水攻法”。在鄢城上游筑坝蓄水、凿渠引水,可以引大河之水来淹鄢城。白起找来了李冰父子帮忙,先摸清山脉的走向,画出了导水图,最后决定火烧山石,用崩下的石块做成拦水的坝堰。遂命令军队听从水兵令李冰调谴修筑工事。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0)

工事修好后,白起命大军退后十余里,然后点火炸山,就见汹涌的江水奔流而下,很快淹没了鄢城。城内一片汪洋,尸横遍野,淹死了楚人数十万之多。就这样一座历史名城被战争毁于一旦,大水灌冲了整个鄢城。鄢城不战自破,楚军毫无抵抗之力,见大势已去,只好弃城而逃。

白起因功勋卓著,被封为“武安君”,而那条被挖通的渠,被后人称为“白起渠”。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1)

话又回到秦军顺利拿下鄢城之后乘胜追击,没有给楚国更多喘息的机会。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又攻破了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秦军数万人马竟然得以蹂躏楚国的心脏地带,随后秦军多点开花,攻破了西陵(今湖北宜昌),向东攻至竟陵(今湖北潜江);杀神白起又下令烧毁楚国的宗庙,以及楚国先王的陵墓,将楚国大半国土收入秦国囊中。

秦军继续大举入侵,又攻占了楚国的巫(今重庆东百里),黔中二郡(今湖南西及贵州东),而后秦军甚至连北边的上蔡、陈(今河南淮阳)也被秦军攻占,秦军横冲直撞,所向无敌。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2)

在秦人锐利的攻势下,楚军一溃千里,楚顷襄王等大批楚国贵族子弟被迫逃出都城,一路来到城阳(今信阳长台关)才站稳了脚跟,后来把城阳作为楚国避难的临时国都。

公元前276年,白起又领军攻打魏国,夺取了两座城池。又过三年,(公元前273年),白起率军夺取魏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斩杀魏军十三万人。此后,白起又领军同赵国将领贾偃部交战,消灭赵军两万多人。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3)

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军进攻韩国,夺取陉城(今山西曲沃县东北)等五个城镇,斩杀韩国士兵五万余人。紧接着第二年,白起又领军攻占韩国南阳(今河南济源东)。

白起又马不停蹄于公元前262年,又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韩国都城经太行山通往其上党郡(今山西沁河以东)的交通要道。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的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4)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原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于赵国啊。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共同商议此事,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又接着说“就是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以防被秦军来攻。

公元前261年初,秦昭襄王先派一路军队攻占韩国的候氏(河南偃师南)和纶氏(今河南登封西南),意以威慑韩国。

公元前260年初,赵国的虎口夺食,招惹了麻烦,让范雎抓住了把柄。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5)

同年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军发动攻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激战两个月后廉颇兵败,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七月赵军开始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迎战。于是,秦军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赵军数战不利,命士兵固守营垒,来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坚守不出。时间一长,秦军锐气受挫,粮草难以为继,再拖下去只能撤军。但赵孝成王对廉颇坚壁不出久拖不决颇为不满,数次谴使责备廉颇。

此时秦相范雎派人携重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6)

赵王听信了谣言,令赵括取代廉颇统领赵军。此时秦王也换上了白起统军,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令秦军佯装溃败,把赵军引出廉颇辛苦构筑的防线。赵括不知是计,以为自己大展神威,命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阵前。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赵军主力断粮四十多天后,士兵内部大乱。赵括强行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7)

主将一死,剩余赵军向白起投降。投降的四十余万赵军,全部被白起下令斩杀后掩埋。只留下240名年纪尚小的士兵,放回赵国通知战争结果。引起赵国上下一片恐慌,在当时白起斩杀相当于赵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当时是一片哀嚎,几乎是家家办丧事,一举震慑住六国,自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对抗。

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又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将围攻邯郸(赵国都城)。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8)

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范雎。范雎因受到苏代的蛊惑,担心白起的功劳超过自己,使自己失掉相位,劝秦昭襄王养兵。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让六城求和,达成和议。秦昭襄王应允。白起接到退兵命令后,对范雎非常不满。白起从此与范雎结下了仇怨。

同年九月,秦昭襄王又派遣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攻打邯郸不大顺利,秦昭襄王又增派重兵支援,结果王陵又损失了四万秦军。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19)

此时白起病愈,秦昭襄王多次请求白起代替王陵,白起认为灭赵时机已失,以自己病未痊愈而拒绝。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救援,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攻打赵国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20)

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接替王陵为大将,用了八、九个月时间围攻邯郸,久攻不下。

不久,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打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

于是昭襄王免去了白起的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由于病情反复,无法远迁。

在咸阳滞留了三个月,这期间各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败退,告急者接踵而至。颜面扫地的秦昭襄王,不想让他继续得意,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令白起不得留在咸阳,便勒令他马上离开。

秦国十大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21)

到了杜邮,昭襄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襄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最终,剑落人去。

白起死时,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257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以后每年都祭祀他。

2022年7月11日

亲爱的友友们:感谢您的阅读,在关注我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在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的言论,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晓明吧!

( 原创作品 转载 截取请说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