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一天不来,就浑身不舒服,和老伙计们喝茶、看书、下棋,真的是舒服!”家住丹阳市界牌镇界牌新村的陈腊宝,每天早上都会到界牌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不仅能就餐,还设有日间照料室、保健按摩室等多个功能区,也会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定制家政、助医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得太及时了,简直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陈腊宝高兴地说。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丹阳积极推动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着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升级,让老人“老有颐养”

“这‘手表’真好,按一下就可以联系到我儿子了。”云阳街道80多岁的张林美老人摸着手上的智能手环说。手环上最显眼的就是一红一黑两个按键,黑色的按键上有语音对话标志,红色的按键上则标注着“SOS”(紧急呼叫)。张林美腿脚不便,常常独居在家,儿子儿媳则常年在外务工,且因疫情原因,近期一直未能回家探望。如今,戴上智能手环,老人的居家、健康、出行安全等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2022安心托幼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丹阳聚焦一老一小)(1)

今年以来,丹阳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4类特殊困难老人免费发放智能手环、紧急呼叫器、电子老人证等穿戴设备208套。丹阳于2018年10月建成启用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动助洁、助餐、助行、助聊等“十助”服务覆盖城乡老人,实现服务申请、实施、评估、结算等闭环运行,大大提升了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让老人享受到精细化、高质量的政府购买上门养老服务。截至今年5月,工单量达到133.9万工时,累计服务覆盖老人70万余人次。

截止到“十三五”末,丹阳市备案养老机构共39家,总床位4205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总床位数达65%;全市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97家(省级示范型12家),老年人助餐点100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1家。

增供给,让小孩“幼有善育”

“今年儿童节,我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老师们集思广益,设计了成语猜猜猜、巧手变变变、字谜猜猜猜等社团游戏,让我们在游戏中获得欢乐,在欢乐中收获成长”。来自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小溪开心地说。据悉,儿童节前夕,该市举办了“情暖童心 与爱同行”“织爱行动,予她童行”等一系列庆“六一”活动,丹阳市领导还带队分两路赴学校走访慰问少年儿童,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和祝福。

2022安心托幼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丹阳聚焦一老一小)(2)

聚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两类特殊群体,该市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公益慰问、亲子教育等活动,共惠及儿童1600余人次。同时,依托延陵镇省级儿童关爱之家、云阳街道云上阳光基金会等公益组织,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为孩子们送去关爱。

近年来,丹阳坚持加快幼儿园、社区托育服务机构建设,为幼儿提供日间照护、保育、教养的托育服务,为农村孤儿、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提供公益性关爱服务。马相伯小学、上善幼儿园、里庄幼儿园等5所学校交付使用,高新区实验小学(幼儿园)、丹北实验初中已在建设中,马相伯初级中学(含幼儿园)、凤凰幼儿园、蒋墅幼儿园等学校已经开工。

2022安心托幼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丹阳聚焦一老一小)(3)

优服务,让“一老一小”各有所乐

卫生间淋浴房和马桶旁安装上U型上翻马桶扶手,淋浴区安装L型扶手、烟雾报警器、助浴椅、感应小夜灯,这是丹阳市云阳桥社区空巢残疾退役军人赵德明老人的家中一隅。“之前,儿子一直担心我77岁高龄还一人独居,现在有了这些适老化设施,日常起居更加安全便利,儿子那颗悬着的心也逐渐放下来了”。赵德明表示。

据悉,自2020年启动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以来,已累计惠及970余户老人家庭。“今年,我市人性化地将适老化改造年龄范围放宽至70岁,进一步扩大了政策覆盖面。”丹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一老一小”各有所乐,该市今年还出台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之家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儿童关爱服务机构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已完成5个困境儿童关爱之家的选址工作,计划于年内建成启用,届时将为辖区儿童提供更多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黄灏 谢艳英 沈诺亚 林超 旦平)

编辑: 钱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