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dee

上回书说到,摩托车勇士们最常用的四大骑车姿势。由此引出此次装腔指南的重头戏:关于各种机车与骑士的种类与时尚搭配。

话说“穿什么是什么”,这六个字用在摩托骑手,尤其是那些钟爱复古摩托的男人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他们花了大把比自主品牌新车还贵老多的软妹币,把心爱的摩托请回家之后,如果不继续在装备上砸更多的银子和心思……简直说不过去!

当然,除了有大把装腔和耍帅的成分在内,还有更重要的两大原因:

首先是安全。无论皮衣皮靴防风镜或皮手套,都是为了避免你的肌肤被高温气缸或排气管等等烫伤,而重中之重的头盔,更能减轻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的意外伤害。

其次是属性。穿什么戴什么骑什么车,往往意味着你的内心,是属于摩托骑士中的哪个群体——One Persenter?Mod?Cafe Racer?还是暴走族……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

在这之前,咱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最重要的骑手四大装备: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

上集阿姨曾经提到过,当年“阿拉伯的劳伦斯”,就是因为骑摩托没有戴头盔——那个时代,一来最早的所谓的摩托头盔,大多是用帆布和贝壳类的材质制造的,丑出天际;二来其实套头上也木有什么卵用,帅炸天的劳伦斯怎可能把头裹得像光头强一样出去浪?!然后遇到突发事故头部戕地,在医院中痛苦了整整6天……去世了。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

劳伦斯的过世,让参与抢救的神经外科大夫休·凯恩斯无比心痛。后者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摩托车手头部非必要性受伤的研究,并最终公布了研究成果:一枚军民雨水一家亲的专业摩托车头盔。

腐国政府也极为重视这一研究结果,没多久,就成为了世界第一个规定摩托车手必须佩戴头盔的国家。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

如今的机车头盔,除了能挡风遮雨御寒防鸟粪等基本功能之外,有些甚至提供了内部通话装置。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保证车手的安全。一般进口大品牌的头盔都会有如下安全标志:

霓虹是TIS、美帝是SNE、欧洲是ECE……

当然,如果再不放心,还可以试着将盔翻转用力按压看是否变形。关于试戴么……全凭个人feel,太松太紧都不行。前者一旦遭到撞击可能会飞老远,后者则容易压迫脑神经造成晕眩。总之,选不好就要人命——虽然不少专业级头盔的设计是越紧越安全,开口也是能小就小。

目前为止,摩托头盔大致被分为以下四种: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

半盔其实还有个名字,哈雷头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型也是最没用的摩托头盔,直接忽略了下巴以及后脑勺的防护。据说在许多国家与地区,这种头盔是被明文禁止的。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

这种3/4盔被称为露脸罩,相比半罩,它多了后脑勺的防护。而且由于脸部全露,所以在透风性和舒适性方面,做到了一定的平衡——当然,带这种头盔必须要配专业防风镜的。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7)

这也是3/4盔,但属于半露脸罩。相比露脸罩,看起来似乎更安全可靠,毕竟备受宠幸的空军盔也属于此类范畴内。透风性和舒适性方面稍微要差上那么一些些,但安全上亦提高不少。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8)

这就是全盔,保护最全面的一种头盔。下半部分能牢牢包裹住骑士的下颚,虽然会令骑士转头困难,同时透气性也是最差的,但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最常被用来做赛车头盔。

皮埃斯: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9)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0)

如果你戴的头盔是半盔或露脸盔,那就必须要搭配一副机车眼镜。一般而言,它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镜框,必须采用例如TPU这种特殊橡胶之类的韧性极佳的材质,常温下保持不变,一定热度下能变得柔软,让人随意揉搓不变形也不断裂。这样才能保证镜面受到撞击时,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镜片,首先材质必须能抗冲击,同时能防刮花和紫外线,防雾气防风沙。目前,很多机车镜用的都是酷似雷朋的反光镜片,时尚又比较耐用。

海绵内衬,常用在镜框与皮肤之间,因而透气性必须好,不能让镜片起雾,让眼镜内有湿气。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1)

按照镜框的形状,一般可分三种: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2)

连镜型是如今最不常用,其实是最安全的机车镜。它的镜片结构就像潜水镜那样是整块状的,保护更全面,也是最笨重的。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3)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4)

以上两种都是普通镜,是百年来最经典的样式。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5)

如今最常见的轻便型机车镜,早先是从运动单车镜演变而来,特别适合低速摩托,主要是带着舒适无负担,几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6)

相比可有可无的开车手套,机车手套明显是骑手必备。用它的首要理由和头盔几乎相同:安全!安全!安全!

且手套的选择和头盔几乎相同:“难出,一进去就特舒服”是首要标准。因而任何一款合格的机车手套袖口,必须有收紧搭扣设计。有些专业手套为了防水,还会采用潜水材质,比如SBR橡胶来特别制作。

除了紧紧的收口,机车手套还必须能防寒保暖,来保障双手在严寒中依旧柔软不僵硬。不然骑行中需要加减油门或捏刹车离合时,双手万一反应不过来,整个人就彻底玩完。所以,合格的手套都用全皮打造,甚至还会用耐操的皮毛一体来制成。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7)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8)

有些机车手套为了更灵活更透气更美观,会在关节处设有透气孔,方便指关节自由活动,同时给汗手透气。当然,这种手套明显更适用于低速摩托。

另一些手套则会在关节处加上金属注塑保护壳,因为它们的拥趸大多迷恋速度与激情,更看重防护功能而非透气性。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19)

相比前三者,机车靴是离我们吃瓜群众最近,也最喜闻乐见的一款单品——毕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它就是无数好莱坞机车男神的爱物,比如詹姆斯·迪恩,再比如马龙·白兰度。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0)

从2000年后期,由于kate Moss、Agyness Deyn、Freja等摇滚范儿超模的背书,它开始成为从高街时尚到高级时装圈的通吃神物。且50多年来,机车靴的外观与种类也是巨多,从切尔西到UGG,从踢不烂到牛仔靴,都能称为机车靴。

不过,如果是真·机车靴,以下几点必须做到:

1、帅气!

2、耐磨耐操韧性佳的皮革是首选材质,毕竟开摩托车和骑脚踏车是天壤之别。

3、最好有防冲击装置。

4、要透气舒适。

5、穿脱方便。

6、防雨防滑防泥泞。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1)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2到6的任意一项,那请务必做到1。反正,不会开机车也爱穿机车靴的大有人在。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2)

现在,咱们就来聊聊红了近70年的机车届“四大家族”,他们的前尘往事,经典车型与时尚搭配。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3)

什么是One Percenter百分之一党?

这个名称其实源自美帝摩托车协会的一项声明:“99%的骑士都是守法公民,1%的人会引起麻烦。”

大名鼎鼎的Hells Angels就是百分之一中的首席代表,其他类似的还有Outlaws、Pagans、Vagos和Mongols等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Hells Angels,一群70年来热衷于和主流社会彻底对着干的美帝白人猛男摩托黑帮分子。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4)

Hells Angels不仅仅是二战后诞生的最典型黑帮组织,更是美帝公路文化的最重要符号。他们成立于1948年的加州丰塔纳,为了和Hell’s Angels,即霍华德·休斯在1930年拍摄的描写一战飞行员的电影《Hell’s Angels》(地狱天使)区分开,特地将s前的所有格单引号去了。

氮素……Hells Angels命名的最初来源,正是直接影响了二战美帝空军三观的《Hell’s Angels》。比如大名鼎鼎的303轰炸机中队,再比如那架著名的B-17F空中堡垒轰炸机等等,都吵吵着自己是“地狱天使”,更给爱机们喷上“Hell’s Angels 骷髅侧脸 性感天使”这三大标志元素。一来威慑敌方,二来张扬个“性”。

而这三大要素,恰恰与Hells Angels的官方logo“death head”几乎相同……真巧哦。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5)

其实Hells Angels的诞生,和同年哈雷戴维森开始生产S系列轻型机车也有着蜜汁联系。而当时的成员,和如今的大腹便便,纹身扑满,胡子打结的狂野吉普赛游牧风截然不同——大多脸蛋标志,身形苗条,身穿长款军用风衣,头戴大檐军帽,脚蹬高筒皮靴,外加经典飞行员式样墨镜,超级的雅致绅士。

不过,外观造型设置原本于宝马R12如出一辙的S系列,在1960年代渐渐向宝马R35看齐,开始不断往长了延伸,呈现出前长后短的嚣张姿势,车身从引擎盖其逐渐膨胀,握把离前轴渐行渐远,《逍遥骑士》里最经典的Chopper美式嬉皮机车,就此诞生。

到了1970年代,Hells Angels彻底往横了发展,开始有了美式摔跤手的丝带儿——哈雷在1947年开始销售的无袖皮背心成为了他们的最爱,机车队伍中还老有裸体女性紧紧跟随不离不弃。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6)

如今的Hells Angels,论身材、体力还是智力都明显不及当年,毕竟大部分坏人变老了之后,社会破坏力也小了不少。除了穿着打扮和哈雷摩托,唯一还能大面积体现他们“反社会”特色的,就是“亲嘴礼”了——俩花白胡子长得都能打结的秃顶胖大老爷们儿突然抱在一起啃嘴,抓马得让人目瞪狗呆。

这种gay般的性接触,在那些异性恋猛男看来,绝对是一种反抗般的宣誓:自己的男子力爆棚,因此无论多基,都无法抹杀他们天生的异性恋属性。

想想也是,几十年来,Hells Angels等百分之一党的价值观一直都坚持着:“拼命享乐,枉顾他人,活出自我,干你想干的事。”

经典车型:哈雷!哈雷!哈雷!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7)

真正的Hells Angels,一生只忠于一个品牌的机车,即哈雷-戴维森。

对于他们而言,最经典的机车代表必须是1971年诞生的FX 1200 Super Glide。它结合了运动款的前端造型和FL系列的动力与框架。随后,它演变为美式重型巡航机车cruiser。

必备单品:各种纹身 黑色皮背心

军用钢盔曾是他们的标配,如今大部分One Percenter都对此极为唾弃,一般都是包头巾解决问题——毕竟头盔摘下来后,可能会就此暴露早已稀疏的前额。眼镜也大都是普通人出街时常戴的飞行员墨镜。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8)

他们对于身材早已自我放逐,但有两样东西是时尚必备:纹身 黑色皮背心。

One Percenter对纹身是极为讲求的,尤其是Hells Angels,在不同阶段从低到高分为hang around(游荡者)、Prosepct(被观察者)、Take care of business(地狱天使对执行任务的说法),最后才是Hells Angels正式成员。

成为真正的Hells Angels之后才有资格往身上招呼各种骷髅翅膀。不然,一旦被那些大叔大爷们发现,好脾气的会用刀子在你纹身处划划划划划,直到划花为止。暴脾气的直接点燃手边衣服贴你纹身处,目的是直接把整块皮肤揭下来,任你鬼哭狼嚎他们毫不动摇。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29)

所以,如何快速伪装成一个One Percenter——还是一件黑色皮马甲更安全。上面还必须要有如下几样元素:

西方人最忌讳的数字13;

代表加入帮派的年代徽章;

One Percenter必须懂的专用缩写词组,比如DFFD(Devils Forever Forever Devils),AFFA(Angels Forever Forever Angels)等等;

1%的标志;某些军队的徽章;

帮派标志;

帮派名字。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0)

最后两样轻易不要尝试,万一被真·One Percenter看到,轻则撕马甲种则撕人。

代表人物:Ralph ‘Sonny’Barger

他是1980年代Hells Angels东北摩托联盟的扛把子,如今被称为“Godfather of the Hells Angels”,大师级摩托车手。Barger在19岁时就入了伙,曾主演过三部描述Hells Angels生活状态的电影《永远的地狱天使》、《地狱飚车天使》和《地狱天使69》,还写过一本《摩托骑行手册》。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1)

他和大部分看似嚣张的One Percenter很不一样,身材不好不坏,理着一个寸头,还有一嘴清爽的上唇胡。更重要的是,由于患有喉癌,他的颈部看起来有些怪怪的,声音也极为怪异,经常用沙哑又喘不上气来的嗓音发声明:“我们只是一帮骑士。唯一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其别人 权利的情况下,自由骑行”。

大事件:阿特蒙摇滚音乐祭杀人事件

1969年,滚石乐队在Hells Angels的老家加州,参加利弗莫尔举办的主题为“爱与和平”的阿特蒙摇滚音乐祭。由于是免费音乐会,利弗莫尔那几天涌进了30万人……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2)

估计是想“以毒攻毒”,主办方请来了地头蛇Hells Angels来维持现场秩序——但事实是毫无秩序可言。Jefferson Starship和Santana在暖场演出时,30多万人已经疯了一半。轮到滚石出场时,另一半也疯了,甚至还有个女人激动得当场胎动生下个孩子。

当然,Mick Jagger更是疯人院扛把子,一会戴帽子一会披红纱,让直男癌本癌Hells Angels一脸嫌弃。他们能做的就是骑着哈雷在人群中来回溜达,一旦看到不安定分子,抬手就是一推。有一位推得太过用力,歌迷进行了反击,推搡变成了殴打。

后来有一绿衣黑哥们儿把枪掏出来来回比划……被飞车党当场刺死。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3)

最主张“爱爱与和平”的Mick Jagger终于唱不下去了,对Hells Angels的种种尽收眼底一脸懵逼,但他只会捂着嘴近距离傻看,啥也干不了。

Jagger就此上了Hells Angels的黑名单,还被打上了怂包的烙印,各种嫌弃。后者很长一段时间坚持认为他实在木有活下去的理由,还不如干掉拉到。演唱会结束后,吓尿了的滚石直接搭直升机离开。据说后来又发生三起谋杀,但乐队成员在回忆这场活动时坚持说:“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演唱会。”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4)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5)

Cafe Racer为何会对Ace Cafe情有独钟?

其实早在二战之前,伦敦的Ace Cafe就已经很出名了。由于是24小时营业,许多骑摩托的夜猫子常常会在此聚集打卡。

虽然ACE曾被德军的炸弹轰平,但战后第一时间被原址重建。1950年代重新开张之后,它立马又成为大批摩托车迷的心灵港湾。不仅仅因为它拥有伦敦最好最香最浓郁的Espresso,更因为在它大门口有一条3英里长的公路——对于那些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的ton up boys/ton up girls。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6)

什么是ton up boy?

当时的人们,把100英里/时称为a ton。而ACE里头最受欢迎最让人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唱片竞速”小游戏:往点唱机里丢一枚硬币,从开始播放的那秒开始,男男女女们跳上机车开足马力,赶在歌曲结束前在3英里的路上跑一个来回。而一般一首歌曲的长度是4分钟,即4分钟跑完6英里,平摊下来平均时速超过了100英里/时。

ton up boys/ton up girls和Cafe Racer由此而来。

即使在如今看来,能做到a ton也要有相当的技巧和勇气。

曾有一ton up boy如此回忆:“其实,你不必每时每刻都保持在时速100英里,但你必须再4分钟内做到起码一次,让别人见识到你的能力和车。”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7)

由此,ACE成为了Cafe Racer文化的形成与发扬的首要基地,甚至于它的草花logo,成为了真·Cafe Racer的心灵与外观图腾,木有之一。

除了ACE,无数Cafe Racer还把1960年代的经典飞车党电影《The Wild One》,以及帅气到炸裂的马龙·白兰度,对片中的各种机车,以及飞车党们皮夹克 贝雷帽的造型视为另一心灵图腾。当然,相比电影里永远活在战争记忆中的美国飞车党,Cafe Racer的战争后遗症,体现在对速度、机械和摇滚乐的沉溺中。

他们不仅对诺顿、凯旋、杜卡迪等强调速度与激情的欧系摩托满是执着,更对敢于释放自我敢于说不的摇滚乐爱到不能自已。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8)

当时的腐国电台,不是被摧毁就是对摇滚嗤之以鼻。而那些想听歌的Cafe Racer,早已将一家一档统统上缴给了摩托车,再无闲钱购买唱机与黑胶。所以不少有点唱机的咖啡馆,成为他们的聚会胜地,他们一边听歌一边喝咖啡一边侃大山,激动之处再骑上机车发疯一会儿。

由此,“唱片竞速”延伸出的种种种竞速文化,再反哺入当时的各种乡村及摇滚热门歌曲中,流传至今。

当然,成为一名Cafe Racer,除了能拥有穿不腻的皮衣,听不完的摇滚与和喝不完的Espresso,还必须学会在朋友或骑友的葬礼上麻木。

曾有一位老去的ton up boy如此回忆:“那时候,我们总是在参加葬礼,这太平常了。”

而据不完全统计,仅仅1960年一年,就有超过14000名24岁左右的青年,因“唱片竞速”死亡或受伤。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39)

但那些Cafe Racer依旧乐此不疲——身穿着黑色皮衣,歪戴着贝雷帽,脖子上围着一根丝巾,坏笑着把硬币投入ACE的点唱机,在机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四周时一骑绝尘。当6英里跑完回店,摇滚还在继续,咖啡依旧热乎……他们爱死了这种能耗尽无处释放的激情和热血的死亡游戏。

即使真在路上意外坠亡,也在所不惜。

而正是这向死而生永远叛逆的癫狂时光,造就出现今还长盛不衰的复古机车丝带儿。

经典车型:杜卡迪Scrambler系列

其实诺顿、凯旋、BSA和皇家应菲尔德都拥有大批拥趸。但这两年,适合新Cafe Racer一族的座驾,还是首推诞生于1970年代的杜卡迪Scrambler系列。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0)

尤其是去年推出的Cafe Racer Scrambler系列和上周刚刚推出的全新Scrambler自游1100系列。

话说,新推出的Scrambler自游1100系列,不仅复刻了1970年代的经典,还减少了盖板和塑料件的使用,使得轮廓线条更简练——从锻造铝制成的离合器与油门拉杆,到带有精美车缝线及刺绣的座椅,处处彰显着杜卡迪一贯的精益求精。性能上,全新杜卡迪Scrambler自游1100系列搭载全新Desmodromic L 型风冷双缸发动机,能在7500转时爆发出86马力,最大扭矩达到了88.4Nm。

必备单品:皮衣 丝巾 头盔

马龙·白兰度的飞车党造型一度是他们的早期时尚标底。不过,处于对安全性的考虑,Cafe Racer渐渐将头盔视为必备单品,替代了早先的军用贝雷帽。

一位标准的复古Cafe Racer,他的头盔必须是半盔或3/4盔,这样可以让他能戴上无比帅气的空军防风镜。脖子上必须要有一根无比丝滑的大围巾——最好是白色的,这样可以将黑色皮衣衬托得更黑更亮。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1)

当然,丝巾还能在骑行过程中遮住鼻子以下的面部,让双唇不至于在疾风冲击下变形得太厉害太丑陋,或许还有19世纪中后期,西部牛仔那样的额外妙用。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2)

当然,一位Cafe Racer最最重要的时尚单品必须是一件黑色皮夹克,后者一般都是紧身的那种,能牢牢包裹住骑手的身体,展现他让人血脉膨胀的流线型身姿。此外,这款皮夹克上,一般还会有如下标志:

ACE咖啡馆的草花logo;

最喜欢的乐队名字;

自家骑行俱乐部的名字,比如59车会神马的;

代表自己形象的logo。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3)

Cafe Racer们明显比One Percenter温顺太多。

代表人物:Bill Shergold

其实有蛮长一段时间,Cafe Racer一直都被主流社会极度排斥。腐国上下对于他们不要命的竞速游戏充满了蔑视,认为他们太幼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少咖啡馆和保龄球馆甚至直接在门口挂出了“摩托车手不得入内”的牌牌。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4)

直到一个名叫Bill Shergold的牧师,才让大众对这群活力无限的小年轻,改变看法。

Bill Shergold是从1959年开始,成为了伊顿公学那块儿牧师。那时,社区已经有了一个骑士团队“59车会”——对,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59车会”的起源。

Shergold牧师选择接纳这批小年轻,还给他们发传单邀请他们和机车一起去自己的教堂聚会,顺便喝喝咖啡打打网球听听点唱机。没想到他的这一行为居然引来4000多位59骑友。

后者在喝咖啡听歌做运动的同时,也听进了Shergold的循循善诱,开始学会做一个绅士,骑着机车去孤儿院养老院送温暖。这直接让附近民众对Cafe Racer黑转粉。据说美帝的三枪车友会,也是学习了59骑友的三个代表新精神,开始搞慈善的。

大事件:海滩斗殴事件

1964年5月17日,在腐国南部的布莱顿市,发生了著名的海滩斗殴事件。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5)

一开始,3000名Cafe Racer和Mod一族先是进行了“你瞅啥!”“瞅你咋咧!”“再瞅揍你!”的口角喊话,进而产生肢体冲突,最后演变成集体暴乱斗殴事件。

布莱顿市海滩附近无数店铺被砸毁,腐国警方不得不出动大批人力车力,制服这群吃饱饭没事做精力无限的青年人。多人在这一斗殴事件中被捕,腐国当局当时如此形容这次事件:

“当日,一帮年轻人在小镇因为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嘛,所以就打了个,就此扰乱了当地居民安宁的生活……”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6)

1979年的电影《Quatrophenia》(四重人格)中,恰描述了这场知名斗殴事件。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7)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8)

为什么Mods老是看不惯Cafe Racer?

大家都是玩机车的,都是催生自二战——甚至都和流行音乐有关,都是腐国小年轻,为何老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相煎呢!?

很简单,代沟产生斗争。Mods比Cafe Racer小上几岁,大都源于1950年代末期的工人阶层,大部分人是劳工和二战退役士兵的和成品。由于和爹妈有代购,再加上战后的腐国经济远不能和美帝比,小日子又实在无聊。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49)

但他们属于典型的小厮身,王子心——对各种高档的舶来品无比崇尚,更向往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相比只要机车、皮衣加音乐的简单Cafe Racer,Mods的心明野心要大许多。

比如一件酷似美国军大衣的派克大衣,一条levis的牛仔裤,一头酷似法兰西美少年的敷耳中长发。

不过,他们的最爱,是意大利的种种,比如一件手工衬衫,一件合身的定制西服,一双依旧是定制的切尔西尖头皮靴——当然,最最重要的,必须是一辆符合他们身份地位气质内涵的意大利机车,于是就看上了……Vespa。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0)

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款机车。它能让人端端正正地坐着,直接避免弄皱掉精致西装,弄脏自己的小皮鞋。派克大衣的作用则是用来防尘。

简单来说,Mod一族无论男女,总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精致、前卫而国际化——即使午夜浪荡,即使他们很穷,依旧挺胸收腹咬牙过活。

他们以英国皇家空军的同心圆logo为集团标志和精神符号,并广泛运用在他们的服饰与配饰上。当然,也包括他们最爱的Vespa。

所以,他们必须看不起过得太不精致的Cafe Racer。况且后者那段时间的公关也相当不到位,老是飙车死人。于是,不少Mods会经常骑着自己的Vespa,跑去ACE咖啡馆门口示威,嘲笑Cafe Racer的诺顿凯旋杜卡迪……真想知道是谁给他们勇气?!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1)

话说,那些带头闹事的Mods,就是后来的Hard Mods——也就是之前提到在海滩边带头打砸抢的那批刺儿头。

Hard Mods有着极强的好斗欲,是Mods里最具有暴力倾向的一个分支。然后分支中再出分支,一批真正的无业青年决定不再精致不再国际化,彻底向下探索,他们直接将法式中长发剃个干净以明志——光头党就此诞生。

嗯,另一支Mod则分化出了Punk……

之后Mod开始不断分化不断产生分支。渐渐的,也就和Cafe Racer打不起来了。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2)

当然,一个真·Mods,不只是在服饰与机车上精致就行了,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曾有一位老Mods如此解释:

“如果你是一个Mods,那么你二十四小时都必须是Mods,无论何时何地很种情况,就连你在工作干活时,也是个Mods!”

经典车型:除了Vespa,还有Lambretta

其实除了大黄蜂Vespa,意大利还有一个踏板机车经典品牌Lambretta。在1957年时,他家出了一款能和Vespa 98叫板的迷人小机车LD150,其变速箱和引擎都藏在后座底下。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3)

相比蓝绿色的Vespa,红白相间、更有棱角的Lambretta在当时也极受人宠爱,且做工也更精致地道。

对了,一个真·Mods的小绵羊前脸,通常会布满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圆形车灯 反光镜,看起来就像某种外星生物一样,有一种特鬼畜的美感。

必备单品:派克大衣 小西装 牛仔裤 切尔西靴

对于Mods而言,头盔可戴可不戴——如果可能会弄乱他们精致的法式新发型,那宁可不戴,让不列颠的阴冷之风吹到头疼也在所不惜。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4)

最重要的必须是军绿色的M51或M65军用派克大衣,精致合身的窄版西装,外加一双亮亮的切尔西靴。派克大衣除了能为西装防尘之外,还能抵御英伦的潮湿海风,深绿色还不容易显脏,虽然Vespa之类的小绵羊速度不快,但开久了还是会冷飕飕。

裤子必须是Levi’s 501牛仔裤,西装里头如果不是定制衬衫,那就必须是Fred Perry或者Ben Sherman的t恤。这些搭配切尔西靴,象征着腐国的上流社会生活与更先进的国际文明接轨。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5)

尤其是切尔西靴,毕竟它源自维多利亚时代的马术活动。而且后来还有Beatles背书,远比笨重的马丁靴机车靴实用美腻太多。

代表人物:The Who

1960年代的腐国摇滚乐坛,有三支乐队肯定是绕不过去的:Beatles、滚石和The Who。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6)

其中,最能代表Mod文化的必须是反叛的硬摇滚代表The Who——演唱会上一言不合就砸吉他拆鼓的抓马演出,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话说,他们拥有史上最牛逼的贝斯手和第二牛逼的鼓手。

精致的Mods之所以将他们视为精神领袖,不仅是因为他们通过酗酒、砸琴、脏话不断的行为,代替无数年轻人,将愤恨与不满发泄出来;更因为他们出了一张名叫《Quadrophenia》的专辑,封面即是Mod文化最经典的海军同心圆 派克大衣 vespa机车,让人过目不忘。

大事件:电影《Quadrophenia》诞生

是的,1979年拍摄的这部电影,和The Who的专辑同名。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7)

Franc Roddam专门拍出来致敬Mod文化,给Mods正名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1960年代因为出生于劳工阶级的Mods,因为无法摆脱现实的桎梏,无法摆脱自己的社会阶级,以及生活当中的苦闷,决定叛逆去到Mods群体之中。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8)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59)

你以为霓虹暴走族,只是骑着超夸张改装车的杀马特?

别开玩笑了,人家可是黑帮的强有力后备军!

霓虹的“暴走族”就是我们中国话里头的“飞车党”。绝大多数暴走族都不到20岁——霓虹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成年的定义为20岁,超过这个年纪犯罪被抓,就会留下明确的案底记录。

这也是为何,绝大部分暴走族一到20岁就会从“武暴走”隐蔽成“文暴走”,甚至干脆隐退。当然,也有一部分真爱刀口上舔血生活的年轻人,会真的加入黑社会。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0)

许多1980-1990年代霓虹经典漫画,比如《GTO》,比如《湘南纯爱组》,比如《我是大哥大》等等的,都能从侧面反应出这一年龄特点——这和美帝的One Percenter文化截然不同。

话说,霓虹暴走族的诞生时间与原因,和Cafe Racer啊Mods啊差不多:兴起于1950年代,主要成员大多是社会底层的无业青年或辍学学生。当然,更出名更靠谱的说法是他们源自广岛,第一代暴走族又为称“雷族”,是霓虹战败后,广岛当地退役军人自发组织的。

没多久,当地年轻人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自己所遭受的战争伤痛,为了发泄,展开了暴走族运动。

1970年代是暴走族大爆发的时期,据说在最最鼎盛时期,霓虹这个蕞尔之地,居然容纳了超过800个活跃的暴走团体。平摊下来,每个县有20个团体,每个市分得1个。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1)

这些暴走族大多会将“夜露死苦”、“爱罗武勇”等“当て字”和国旗、社团logo一起印在特攻服上。再加上外形无比鬼畜夸张的改装,比如将排气改为直排消音器,以产生更大的噪音;再比如将座椅、车尾或头盔往上无限延伸的拉花……总之怎么杀玛特怎么捣鼓。

然后,在深夜成群结队地炸街游荡。

大部分暴走族只是想在青少年叛逆时期狠狠宣泄,想被更多人认真关注,因此会坚持做些违法勾当,会用格外夸张的外观吸引人的注意。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想被警察过度关照,还有不少无知幼齿,只是出于对机车的无限喜爱而加入团队。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2)

因此他们并不是什么中二青年因为崇拜黑社会而成立的极端团体。

曾有退休暴走族如此描述当年的青葱岁月:

“我们身穿刺绣特攻服,手持棒球棍,集体扫街时,总爱高频率地轰着油门,以蛇形方式骑行前进,来享受这种招摇过市的快感。有时,部分成员还会在队尾慢速行驶阻断警察的追缉。有些人还以从未被抓到为荣。当时,很多少年都有着无所畏惧、敢作敢为和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劲头。现在还会非常怀念当年对社会的叛逆与反抗,及年轻气盛时的冲劲。”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霓虹老派对暴走族的管制明显严苛很多。外加20岁之后,大部分暴走族纷纷从团队退休——连着几轮下来,霓虹暴走潮也是渐渐退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从年轻气盛的“武暴走”演化为释放压力的“文暴走”。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3)

后者,大多是步入社会的20岁以上成年人,大都文质彬彬干活拼命,有稳定的工作,蛮不错的家庭和挺优渥的收入,同时依旧没放弃对机车的刻骨之爱。因此相比小年轻们浮夸而并不算优秀的买菜坐骑,比如本田CB400、雅马哈SR400等等,文暴走的机车通常会更高端更低调。

一旦到了深夜或节假日,他们就会戴上头盔和手套,成为黑夜中最让人心惊胆颤的那道光和那声响。

经典车型:街车之魂川崎红莲

在霓虹,只要你提到Kawasaki Z1或Z2,一定会有人告诉你,这是绝对是世界上最棒的摩托车!能让人全身的热血沸腾,双手颤抖——颤抖的不仅是男人,还有姑娘。据说当年有无数少女的梦想,就是渴望自家男票能拥有一辆Z2,再带着她们上街兜风。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4)

作为川崎Z系列的开山鼻祖,它俩被称为“午夜的西风”、“红莲Z”、“Z神话”……总之怎么传奇怎么肉麻都不为过。

在1972年诞生时,Z1甚至被称为是世界上力量最强的机车,搭载了世界首个DOHC直列四缸发动,能轻松突破200公里/小时。

必备单品:头盔 双肩背包 横须贺夹克/连体工装

有些暴走族是不戴头盔的——没法戴,因为梳着个无比夸张的飞机头,但也有不少人会老实戴盔出街,毕竟经常需要和老派斗智斗勇,所以必须有安全保障。不然,一个闪失,被老派堵住事小,丢小命事大。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5)

对于文暴走而言,他们骑机车时还有一个必备道具——帅气的双肩背包。背在身后让自己更有安全感,万一有啥意外,脊椎会因为背包的缓冲而减少伤害。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6)

不过,如果真的想有日常暴走范儿,比较推荐这两年最最夯的横须贺夹克,或是穿不少潮牌都在买的连体工装裤,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试试在裤子外头DIY个霓虹书法字体的“当て字”,个人觉着,比superme或“全员恶人”之类的有趣多了。

代表人物:Arthur Hollands

不是鬼冢英吉也不是真树大哥,而是现实里真实存在的霓虹牧师Arthur Hollands。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7)

(又是一个牧师)

这个腹肌俩侧分别纹着“武士道”和“大和魂”,背部貫穿着一枚十字架,帅到炸裂的老头,其实是二战时的“特殊产物”——父亲是美国军人,母亲是普通日本妇女。当然,由于他的纹身和几辆改装摩托,也被人称为“不良牧师”。

这个不良牧师浑身都是戏,更浑身都是胆:

他曾是美帝的摔跤比赛冠军;

1992年身背十字架从日本岛最北端徒步到日本最南端;

9年后在60岁生日时,更进行了一场“背十字架环日本列岛”的徒步旅行;

曾给大名鼎鼎的山口组成员布道;

在新宿闹市进行激情洋溢的“街头布道”。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8)

反正,Hollands将霓虹传统文化与暴走叛逆潮里,兼而有之的无畏精神发扬得非常广大。

大事件:广岛暴走族骚乱事件

1999年11月18日,暴走族的发源地广岛了发生霓虹有史以来的最大暴走族骚乱事件。

摩托骑士穿着(摩托骑士装腔指南)(69)

那几天正是胡子讲神社的大节日期间,为了安全起介,搜查员事先抓了45名最火爆的暴走分子,就此引发了这场骚乱。

这场事件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暴走族和准备取缔他们的老派机动队发生了暴力冲突,几乎整个市中心的人都陷入了极度混乱。那些叛逆激动的少年们,不仅用酒瓶和罐头投向警察进行抵抗,也投向了数百位自发自主对他们进行包围的群众。

最后,当地出动了1400名警力才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