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第八季已经播出过半了,相信很多观众看完之后还是找不到之前节目的那种感觉,从上季节目开始,“益智小游戏”便从少儿频道搬上了节目的舞台,说实话,这样的项目难度又怎么能让观众心服口服呢!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1)

在第七期的节目中,节目组的赛制再次升级,22名选手经过两次随机两两组队进行PK,最终天梯榜排名最后的四人淘汰。

说实话,这个赛制听起来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但比赛的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潘必睿另类解题思路扯下赛制遮羞布。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2)

在“竞数连环”这个项目的规则公布之后,攸佳宁教授和往常一样在备战间让大家随便玩了一下,为的就是感受一下项目的难度。

在玩了一次之后,王耀庆对于题目难度得出了结论“对于心算能力很好的选手,其实这个完成的速度会非常非常快”。

攸佳宁教授听完王耀庆的一番分析之后连说三个“没错”表示肯定。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3)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4)

从上一季开始,题目难度就一再被观众吐槽,攸佳宁和薛兆丰两位教授在节目中也曾承认过项目简单,而且也表示过题目难度会进行升级。

然而,现在第八季已经播出到第七期了,马上就又要收官了,难道这就是所谓升级后的难度吗?简直是笑掉大牙。

比如本期的两个项目“竞数连环”和“立方贴图”,难道说电视机前的你做不出来吗?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5)

尤其要说的是“竞数连环”这个项目,正如王耀庆所说,对于心算好的选手来说,完成的会非常非常快,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便是没有那么快但是也绝对可以轻松完成。

在这个项目的数字盘面中,最大的数字也就是三位数,而这个项目的解题关键就是找最大公约数。

大家还记得“公约数”这个知识点是多会儿学的吗?小学三年级。

一个“小学题目”拿出来放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做挑战项目,看着这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那么认真地比赛,就好像一群小学生考一道“找出下列数字的最大公约数”的题目一样,真的是太尴尬了。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6)

除了题目难度之外,“竞数连环”这个项目的赛制也是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潘必睿另类解题思路扯下赛制遮羞布。

相信大家都比较纳闷潘必睿用的是什么解题思路呢?为什么在节目中没有提到呢?

其实潘必睿和大家做题一样,都是靠自己的运算能力,只不过他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比其他选手要耗时更长。

由于潘必睿的搭档杨眉年龄比较大,计算能力实在是有点太慢,以至于潘必睿只能一个人扛下两个人的所有运算量。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7)

说实话,这个题目的运算量虽然不大,但是一个人算两人份的话速度还是会比其他人慢不少的,因此潘必睿和杨眉他们两人的强行捆绑最终是一加一小于二,甚至可以说小于一。

试问节目组设计这个“均势合作赛”的赛制意义何在呢?难道说节目组就没有考虑过22名选手中有计算力相当弱的选手吗?

潘必睿的表现虽然不是太出众,实力也不是太拔尖,但是最起码一路走来相当稳定,但是这次居然非常不巧地和补位的杨眉成为搭档。

“竞数连环”这个项目是小学题目,以杨眉的计算力真的还不如让周弋岚返场呢!大家觉得呢?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8)

《最强大脑》作为一档科学类的竞技综艺,其实完全没必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赛制。

在往季的节目中,水哥、鲍橒、郑才千等等那些大神上台之后就是直接报项目进行挑战,然后叨叨魏进行难度系数打分,根本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博眼球的赛制。

以前的挑战项目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简单粗暴”,但是观众却看得非常过瘾,因为项目的难度足以征服观众。

试想一下,如果要是让水哥挑战“微观辨水”的时候来一个搭档帮忙看,那他还能一战成名吗?鲍橒挑战“蜂巢迷宫”的时候来个搭档指挥一下,那还能叫“最强大脑”吗?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9)

“均势合作赛”这个赛制看起来相当精彩,但是真的毫无意义,选手即便是拿到了第一名,那也是两人的功劳,谁都无法真正出彩。

然而,一旦遇到潘必睿这种被“猪队友”拖累的情况,那真的只能自认倒霉。

其实在往季的很多项目中就出现过因为搭档不给力而被淘汰的情况,真不知道节目组为什么还要搞这种让大家意难平的赛制呢?

最强大脑潘必锐(王耀庆点破大脑题目难度)(10)

​《最强大脑》这个舞台就是单打独斗的赛场,只有项目难度足够高的个人赛才能决出真正的“最强大脑”。

希望节目组还是能多在项目难度上多下功夫,不要把精力都放在花里胡哨的赛制上,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