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在皇室家宴上怒杀了羞辱赵姬的艺人优伶,惹怒赵王和华阳太后,将嬴政关押,母子同罪,并把赵姬也看守起来。

接下来,嬴政在千方百计的设法逃出王宫。

与此同时,在赵姬的宫殿里上演了一幕狗血剧情。

大雨滂沱的夜晚,赢傒提着秦王剑来找赵姬,他来此的目的是想搞清楚两个问题:

一是嬴政到底是不是大王的儿子?

二是赢傒想趁机篡位当大王,来征求赵姬的看法!

看到此,若说就第一个问题赢傒来问赵姬问的有理,赵姬也回应的斩钉截铁,并且顺带给了他一大耳刮子,算是标准答案。

那么第二个问题,赢傒说:

我想当王!秦王剑在我手里,若多年前想杀赢异人,他早就死了!

这个问题又一次惹怒了赵姬,她怒火中烧的斥责嬴傒:

你凭什么当王?我要你立我的儿子嬴政为王!……

看完大秦赋应该看什么历史剧(看到这两处情节)(1)

讨论过程中,两人关系好像很暧昧,通过眼神,抓手,对峙,犹豫不决等一系列动作可以确认。但是历史上关于赢傒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是老赵王的儿子,所以编剧们此处就可以尽情发挥了。

所以两人就谁当王和不当王的问题,从下雨讨论到雨停,从黑夜讨论到白天,时光在不停的流逝,可赢傒还是犹豫不决,不忍负了谁,又怕亏待了自己,真是大伤脑筋!

最后还是赵姬的一句话扭转了乾坤:

赢异人没当王以前他过的不快乐,可是当王以后,我看到他,他还是很不快乐!

就这样,一个涉及到前途命运,国运安危权利归属的大问题,被赵姬上升到快乐和不快乐的终极哲理问题,才使赢傒彻底打消了造反当王的念头,决定忠贞不二,誓死拥立嬴政当王!

看完此节剧情,不免有几处疑问:

身为大伯的赢傒会不会明目张胆的去看望弟媳?并陪她讨论了一天一夜的国家大事!

自己想篡权当王属于秘密行动,本应该和身边的皇族谋臣商议,怎么会冲动到去问身为王后的赵姬?是否有些脑残?

堂堂七尺男儿欲行大事家国天下实展抱负,岂能被一句快乐不快乐的问题,瞬间变入世为出世,轻易就放弃了王权?

看完大秦赋应该看什么历史剧(看到这两处情节)(2)

另一个发生在赵国的剧情,似乎更加狗血。

赵国倡后从一出场就是善施阴谋小计的女子,不知是编剧的视野编写水平有限,还是历史上的倡后本人习惯问题,凡事遇到搞不定的难题,色诱和青楼手法便是她惯用的杀手锏。

当秦国围困赵国后,赵王昏庸且病重。因为对郭开乱政不满,李牧带兵围住了王宫,倡后和郭开怀疑是春平君赵佾和李牧相互勾结里应外合,预谋篡位,便想办法收服赵佾。

可笑的是倡后并没有从国家安危共御外敌出发说服春平君,而是又一次采取色诱的手段主动睡服赵佾。

剧情:倡后把穿便衣的赵佾诓骗到后宫寝室(不知道编剧以什么理由让赵佾乖乖的进了倡后寑室?)。

接下来质问,诬陷,要胁,对视,投怀送抱,引诱,将春平君推倒床上……赫赫有名的春平君,俨然像一个被欺负的小媳妇儿,只有束手就犯乖乖的被睡服。

而此情此景恰好被生病的赵王赵偃看个清清楚楚,气的当场吐血而亡!

看完大秦赋应该看什么历史剧(看到这两处情节)(3)

看到此处剧情,严重怀疑编剧是不是才思枯竭?还是根本掌控不了用高大上事件收服赵佾的情节,只能从色诱宫斗剧情上做文章胡乱编篡!

本来很喜欢看正装历史剧,大秦赋也是期待已久的,刚开始剧情进展的跌宕起伏,津津有味儿,很吸引人,但是后来的剧情越编越逻辑不清,情节粗陋,简直让人开始怀疑历史,并且认为历史剧就是被用来瞎编的,谁写了是谁的!

如此胡乱编造,一是彰显编剧不懂历史,胡乱编造。二是严重低估观众的审美知识水平,有糊弄观众的嫌疑!

真的太滑稽可笑,逻辑不通,想弃剧!

值得肯定的是,演员的演技还是不错的,服装色彩设计道具设施场面也超越从前,只是这剧的剧情和历史事件展现,实在难以自圆其说,本着尊重历史的精神也很难再心平气和期待满满的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