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通俗易懂的说就是人们对一定事物以及人的固定的、概括的、笼统的认知。这种刻板印象一直在生活中影响着我们。

刻板印象怎么对待 刻板印象你中招了吗(1)

举一个小游戏。问一下知识渊博的读者们。如果有人来问你:“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what]你不一定能回答出来,因为老鼠在你的印象中是四条腿走路的。这时他给你一个提示:“想想你的童年。”好的如果你看过这部动画片你一定会说米老鼠。第二个问题来了,又问:“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唐老鸭。真的是这样吗?[翻白眼]过了一下下,你会埋怨自己什么鸭子不两条腿走路呢?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刻板印象,从第一次让你想到老鼠的形象,紧接着马上给你一个动画片动物两条腿走路的信号。[机智]

刻板印象怎么对待 刻板印象你中招了吗(2)

那么刻板印象一定是消极的、不利于我们的吗?当然不是了,仔细想想,你因为某一事物以及一类人的了解是不是源于朋友的一句话、老师的一堂课、网络上的一段信息。那么你应该明白了,这会使得我们获取信息更为的简单便利。[灵光一闪]举一些很简单的例子。你会认为医生很严峻吧。你会认为老师很高尚吧。你会认为商人很精明吧。那你真的走进过这一类人吗?[震惊]

刻板印象怎么对待 刻板印象你中招了吗(3)

前苏联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测试。[what]在做测试之前他们把测试者随机分为两类,第一批告诉他们照片中人是一位学者,另一批则是罪犯。科学家让他们形容此人的眼睛。显而易见,一方是深邃一方是狡猾。这样的刻板印象会给我们带来可能错误的认知。[灵光一闪]说起皮包公司你们的印象是什么呢,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空手套白狼,老板携款潜逃吧。但是在专业人士的眼中是一种高明的低成本的轻创业。是不是很吃惊?


那么怎么摆脱刻板印象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定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不要断章取义,凭某一部分特征来断定整体。我很喜欢一个哲学家说的话“再光明的地方也有黑暗的角落,再黑暗的地方也有耀眼的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