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是行测试卷的重中之重,其中涉及到很多概念和公式,要求考生熟知各个概念以及熟练掌握速算方法。其中不乏一些冷门概念是很多考生并不熟悉的,如果考试以此出题,很有可能让你遭遇资料滑铁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冷门概念—指数。

一、指数的概念

指数是一种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一般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即为指数,即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备注:假定基期是100的意思就是,用(现期值÷基期值)×100,如果算出指数值是108,就表明现期值增长了8%,如果算出指数值是96,就表明现期值下降了4%。这样制作出来的报表,利于大家观察也利用计算。

二、真题演练

资料分析如何识别题型(资料分析的非常规题型)(1)

【例1】2008年7月农村各类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同月相比上涨的有:

A. 11种 B. 12种

C. 13种 D. 14种

【答案】B

【解析】与上年同月相比上涨等同于商品的价格指数大于100,有12种。因此,选择B选项。

【例2】2008年7月较上年同月涨幅最大的是:

A. 全国燃料 B. 城市食品

C. 农村体育娱乐用品 D. 全国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

【答案】A

【解析】涨幅最大等同于指数值最大,全国燃料价格指数为124.5;城市食品价格指数为115;农村体育娱乐用品价格指数为100.4;全国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价格指数为101.1。最大的为全国燃料价格指数。因此,选择A选项。

这就是我们讲的指数类题型,各位小伙伴还是要谨慎提防冷门概念出现。提前预祝各位在考场上旗开得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