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是出现在《山海经》里的瑞兽。 据说它嘴大无肛,只吃不拉,是招财进宝的瑞兽。所以很多人喜欢把用玉石做的貔貅,挂在脖上,渴望自己的财富只进不出,越积累越多。

而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老葛朗台,就是一个人类的“貔貅”。

一、葛朗台是个疯狂揽财的暴发户,像老虎、巨蟒一样掠夺财富。

《欧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吝啬鬼之一,这个“光荣称号”的获得,源于他对金钱的那种近乎疯狂的执着和追求。

葛朗台是四大吝啬鬼之一吗(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1)


老葛朗台原先就是一个箍捅匠,他利用1789年大革命后的动乱局势发迹起家,成为索漠城的首富。老葛朗台先是混入资产阶级共和党,凭着他的机敏狡诈,迅速地搜刮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他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机买卖的诀窍,还会假装口吃耳聋引人上钩;他低价收购逃亡贵族的葡萄园,同时又放高利贷。

葛朗台在40岁时才娶了一个本地木板富商的女儿,他带着老婆的陪嫁,倚仗着岳父的斡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变成了当地的首富。为了争夺葛朗台家的继承权,虽然有银行家和公证人的求婚,葛朗台还是千方百计的阻挠女儿的婚姻;因为他根本不打算把女儿嫁给任何一方,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资本不外流。导致女儿欧也妮成了一枚“剩女”。

葛朗台是四大吝啬鬼之一吗(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2)


二、葛朗台极度吝啬,像蛇一般不动声色地守住钱财。

这世上,人们都贪慕金钱,因为人人都渴望着金钱带来的种种奢侈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丰富和享乐,说白了就是肯花钱、会挥霍。

但是老葛朗台对金钱的贪婪却是只进不出,他一心一意专做一只光吃不拉的貔貅,日常的花费己经到不得己而不为之的地步。

坐拥近二千万法郎的老葛朗台,住宅、衣着、食物等生活配给与他的财富极不相称相符。日常生活的必须消耗品:食物,蜡烛,妻女的衣裳,女仆工钱,税金和房屋维修,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坚守着多一个子儿也不出的信念。

葛朗台是四大吝啬鬼之一吗(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3)

即便是日常用品,葛朗台也会千方百计地截流。他渴望经常能吃到佃户免费送的猎物和蔬菜,结婚二十多年的第三次请客,也是因为有人白送给他一堆野味。

葛朗台给妻子的零用钱,总是找借口要回来,闹到最后连葛朗台自己都觉得有点惭愧。如果哪天女仆多买了黄油和蜡烛,都能轰动全城,让人们误以为葛朗台家来了圣人级别的贵客。

葛朗台不仅折磨死了的妻子,葬送了女儿的青春,而且自己也成为黄金的殉葬品。

三、财富吞噬了葛朗台,极度吝啬的他成了金钱的奴隶。

葛朗台既不同于只知道高利盘剝,而不懂得把商品当做资本用来增值的旧式守财奴;也不同于飞扬跋扈,花天酒地的金融资产阶级。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守财奴和投机商人的典型。他的形象是对金钱拜物教的生动写照,已成为一切吝啬鬼的代称。

葛朗台是四大吝啬鬼之一吗(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4)


葛朗台如此不可理喻的节俭,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葛朗台兄弟也曾经有是过缺吃少穿的悲惨生活。有过一番艰苦的人生经历,有过一段缺吃少穿的生活,出身微寒让他受过缺钱花的痛苦和耻辱,并留下无法抹去的烙印和伤痕。

葛朗台做在做生意时也吃过一个犹太人的亏,让他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在他看来,金钱并不仅仅是有吃有喝,还意味着一种人生的安全感。

葛朗台对失去金钱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临死前最后的日子都要反复观看自己的储藏金币,提心吊胆,防备着任何人偷走他这辈子处心积虑攒下的钱财。临终前他望着自己的万贯家产,一再叮嘱女儿要料理好一切,到阴间向他交账。

葛朗台是四大吝啬鬼之一吗(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5)

从巴尔扎克的笔下不难看出,老葛朗台对妻子和女儿还是有着做丈夫和父亲的爱的,甚至对女仆娜侬也有着东家对雇工的温和感情。但是每当这一切稀缺的美好的感情冒出来之前,都要和他心里的金钱观做一番斗争。无奈老葛朗台心里的钱魔过于强大,它吞噬了老葛朗台整个人,使他无法发挥出人性中原本有的真善美。

葛朗台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他已成为一切吝啬鬼的代称,成为世界文学中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