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曲子,是陕西及西安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俗称“曲子戏”“迷胡”,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
户县曲子有史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史称:康海坐瑾党落职,每与王九思等相聚渼片东户杜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俳优,以寄其怫郁,又善搊弹琵琶,后人转相仿效。户县周至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康状元演杂剧,王学士唱曲子的逸闻趣事。
明正德六年(1511),王九思成立曲子家班,延请名师,学三弦,弹瑟琶,制乐度曲。罢官回乡的四十年间,他常带领家班来往于关中各地的朋友和庙会之间,演唱曲子。在王九思的影响下,户县的曲子班社渐兴,曲目曲调日益丰富,曲子演唱代代相传。
户县曲子为清曲坐唱,不搭台子,不用化妆,俗称“地摊子”。多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唱。它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主奏乐器三弦、辅助乐器板胡、笛子、四页瓦和撞铃,有时也用碟子伴奏。
户县曲子音乐共有100多个曲调,其中有36个大调,72个小调。大调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音域宽广,拖腔委婉,演唱难度大;小调多为民歌小调,音域较窄,结构规整短小,旋律流畅。
户县曲子是联曲体一唱到底的套曲。套曲有自己的规律,如起腔为“越调”,那么尾声就以“越尾”结束,起调为“背宫”,落尾的调也必是“背尾”,结构灵活而严谨。户县曲子现存的曲目有开篇曲子、风俗类、演义类、传奇类、古怪类等五大类,150余种。
户县曲子的风俗类曲目反映的内容以表现民间风俗人情的题材的居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特征。
户县曲子历史悠久,它是遍及西北的眉户曲子和眉户戏的源头,它对研究元代散曲和明清俗曲的流变以及眉户曲子的迁播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曲调丰富,自成腔系,是我国民族音乐和曲艺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它丰富的曲目中保存了大量民间传说、传奇故事和民间生活的历史形态是研究民俗、历史和民间文学的宝贵资料。它独特动人的唱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本文由陕西省喜秦传统戏剧文化研究会·秦岩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