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事学曾国藩?

曾国藩起点低,成就大。在关系复杂,腐败透顶的晚清,依然能立军功平定太平天国,办实事兴办洋务运动,来实现封侯拜相之路。而且最终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说成不了大事的三个特征(曾国藩:大处着眼)(1)

成大事者要有什么:

1.有大志:志在不朽,首重格局,多找替手。

三十而立,曾国藩在30岁时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读到王阳明在12岁时,就想立大志。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人生第一等事?”就是问老师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老师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思考了一会,才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赚大钱。”王阳明不满意老师的回答,自己说:“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是读书做圣贤。”后来王阳明进士考试,也两次落榜。周围的考生都以落第为耻,但王阳明却说:“世人皆以落第为耻,吾以落第动心为耻。”读了这些,曾国藩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因为这两点恰好处处击碎曾国藩引以为傲的内心;第一,他就是落第受辱后,才发奋读书。第二,他发奋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也就是曾国藩意识到自己恰好是王阳明所讨厌的平庸者。所以曾国藩从此决定立志做圣人,因此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有大志者必做到:自省自律。所以是,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曾国藩说成不了大事的三个特征(曾国藩:大处着眼)(2)

2.有胸怀: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曾国藩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意思是富贵功名都是给别人看的浮云,只有自我心胸开阔,无欲无求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心里爽快,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世事无常,无常是常。以历史为尺度看,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从宇宙为尺度看,人类是众生微尘,沧海一粟。所以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学会识人容人,看见他人的长处和难处,才懂得欣赏别人,理解别人。也懂得通过先放弃自己想要的来达到自己想要的。通过利他来利己,以不争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达到无所不为。也就是成大事者都懂得成就他人。

有胸怀者必做到:用人之长,成人之私。所以是,集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合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功。

曾国藩说成不了大事的三个特征(曾国藩:大处着眼)(3)

3.有恒心

大处着眼平天下,小处下手修自身

不问收获听天命,只问耕耘尽人事

屡战屡败立大志,屡败屡战积恒心

南宋儒家两大宗师,陆九渊追求“立乎其大”,朱熹追求“铢积寸累”。而曾国藩融合二人之长,提出“大处着眼,小处下手。”是做事的不二法门。如果做事只参曾国藩一句话,就参“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高明者大处着眼,精明者小处下手。大处着眼,就是做人做事,要立大志,做大事。所以曾国藩说:“凡成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大事苦争,小事放松。”也就是成大事的人,关键是得有见识,有战略思想,着眼于大局,大事大非面前,拼死相争。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上,拼命吃亏。得有主次之分,而才华是次要。简单说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小处下手就是说要完成大志,做成大事。就必须懂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曾国藩对弟弟说:“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也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曾国藩的认命,只是接受现实;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有所改变。如老洛克菲勒被酒店经理嘲笑:“您怎么每次都不住套间?这么有钱了,还不花?您儿子就每次都住套间。”老洛克菲勒笑了笑说:“小洛克菲勒命比我好,他有个富爸爸,我没有。所以我不喜欢花钱,我喜欢赚钱。”有个有钱的老爸,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没有有钱的老爸,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做大事者,都是在接受现状的基础上,才会有所改变。但尽人力,莫问天意。

曾国藩的人生经验,就是“屡败屡战”。所以他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做事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坚持到底。不怕屡战屡败,但要屡败屡战。也就是不怕牛逼的努力,就怕傻逼的坚持。做人就是要多做事,多犯错,多失败,才能多改过,多经验,多进步。所以曾国藩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也就说学习和做事一样,都是先立志,再用心,最后坚持到底。简单说就是,坚持追求进步的人,必有所成。

有恒心者必做到:刻意练习,延迟满足。懂得势穷力竭,是用人大忌。必须学会审势与攻心。所以是欲成天下之伟业,须顺时代之大势。欲成世上之大事,须得众生之人心。

曾国藩说成不了大事的三个特征(曾国藩:大处着眼)(4)

曾国藩成事五字决:诚,信,勤,专,恒。

1.诚

曾国藩说成功在于:“不自欺。”并认为人之所以做事无恒,修己不利,就是因为自欺欺人。人只有做到不自欺,才能成功。也就是人必诚,然后事业才能做得大,做得久。因为人必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才会疯狂付出,全情投入。而且只有心诚,才会志专。这样做事才会纯粹,我做这事只是为了做成这个事,而不是为了钱,为了名,为了色。所以不诚无物。

2.信

相信就是相信,信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你选择相信什么,为什么而活,是每个人的自由。有信念的人都是愿意为心中所爱做出牺牲的人,为心中所坚信做出行动的人,所以信仰是无条件的行动。在哪里,在什么时候,诚信都是成事的第一要素。这里的诚信是真诚和信仰,是对自己真诚,对未来相信。所以马云说:“多数人是因为看见了,才相信。少数人是相信了,才看见。”

3.勤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意思是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懒惰和骄傲才失败的,治懒惰的第一有效方法是不恋床,不睡懒觉。治骄傲的第一有效方法是管住嘴,不嘲笑人。要埋头做事,不走捷径,不求虚名。有采访者问华晨宇:“人们说你在唱歌方面是个天才,对吗?”华晨宇答:“我只是努力的比较早。”

4.专

曾国藩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就是说与多挖数井,不如深挖一井。凡事皆贵专,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比尔盖茨的母亲让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写下他们成功的秘诀,他们写下相同的两个字:专注。

5.恒

人在任何领域要取得成功都是两大方向:做到最好或规模最大。也就是无论你想要做到最好,还是最大。都离不开长时间的积累,就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特别声明的是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的力量,时间的力量。所以曾国藩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冠军之路怎么走?一天练十几个小时,一练就是十几年。就是这么简单,也是这么艰难。所以没有耐心的人,没有未来。成大事者都是长期主义者,不在乎几次战术得失,只在乎一生战略成就。我等采石之人,心怀建大教堂之愿。

曾国藩说成不了大事的三个特征(曾国藩:大处着眼)(5)

曾国藩经典语录:

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德不配位,心神不宁。德高望重,顺水推舟。

5.有仗打仗,无仗备仗。一心一用,一日一进。

6.看破生死,但求无悔。手上有刀,心里有佛。

7.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8.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1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1.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2.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1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4.吾辈位高望重,他人不敢指摘,惟当奉方寸如严师,畏天理如刑罚。

1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6.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贰者,多猜疑也,不忠诚也,无恒心也。

17.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高潮时做事,低潮时读书。

18.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9.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20.读书之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下流。有识,则自知不足。有恒,则无事不成。

真正做事的人永远别找借口

真正做事的人永远不要说钱不够,更不要说时间不够。因为时间有限、资源有限,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前提,没有例外。我们就是要在有限中把事做成,才叫做事的人。

点赞关注下期讲毛泽东思想,你们想了解什么伟人的思想可以发在评论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