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1]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水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微生物最终丧失机能,无法繁殖或感染[2],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84消毒液误喝怎么处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84消毒液误喝怎么处理(84消毒液科普)

84消毒液误喝怎么处理

  1.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1]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水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微生物最终丧失机能,无法繁殖或感染。[2]

  2.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现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3]

  3. 中文名

  4. 84消毒液

  5. 外文名

  6. 84 disinfectant

  7. 主要成分

  8. 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9. 研制时间

  10. 1984年

  11. 适用于

  12. 物体表面、环境等消毒

  13. 我也看到过这个消息,但是因为...

  14. 现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随便...

  15. 这种谣言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

  16. 两者混合确实会有安全隐患,但...

  17. 怎么现在的谣言这么多啊,各种...

  18. 八四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8条讨论

  19. 男子喷酒精遇电梯84消毒死为谣言

  20. 近日,网传“武汉盘龙城一小区男子把口罩喷酒精戴,坐电梯,遇电梯84消毒,瞬间晕倒死亡”。记者就此向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求证。根据排查,该局没有接到类似的110报警。黄陂公安内保大队排查了辖区医院,医院也没有相关记录。

  21. 百家号2020-02-13

  22. 这肯定是假的,量变但是质不变...

  23. 两者加在一起还生产出有毒物质...

  24. 谣言止于智者,希望大家都不要...

  25. 怎么会有这么多谣言,真的不是...

  26. 挺烦那些造谣的人的,给人民带...

  27.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8. 所以说关于药物类的叠加使用还...7条讨论

  29. 84消毒液酒精共用消毒加倍为谣言

  30. 近日,有传言称:“酒精可以消毒,84消毒液也可以消毒,那这俩混合在一起,强强联手,消毒能力翻倍”。将酒精和84消毒液混在一起,会发生下图这个反应,乙醇和次氯酸钠都被反应掉了,生成了乙醛,不过幸好这个反应的速率很慢。值得注意的是,生成的乙醛有可能会被过量的次氯酸钠氧化成乙酸甚至会发生氯仿反应,生成有毒的有机氯化物。

  31. 百家号2020-02-12

  32. 简介

  33. 如何避免消毒反中毒?84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4. 4个视频 | 3万次播放

  35. 精选

  36. 片单

  37. 84消毒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预防疾病并抑制传播的产品。由于其消毒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而深受大家的欢迎。目前市面上有品牌繁多的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84消毒液,是我国众多日化企业投入生产的主要产品类型。其使用场所从最开始的医院迅速扩展到学校、幼儿园、宾馆、写字楼、车站等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其消毒对象也从手术器械、温度计扩展到餐具、桌椅、马桶等。[4]

  38. 84消毒液为保证我国居民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切断交叉污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注意84消毒液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近几年新闻上就曾报道过错误使用84消毒液后身体不适送医的事件。[4]

  39. 研制历史

  40. 1983年上海甲肝暴发流行引起群众恐慌。 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一种方便有效的能够在家里使用、随时消毒杀菌、阻断疾病传播的消毒产品。[4]

  41. 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3]1985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地坛医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地坛医院设立“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劳动服务公司”,生产销售“84”消毒液。1992年6月,地坛医院出资设立“北京龙安医学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龙安公司),委托该公司生产销售“84”消毒液。双方约定,凡今后在“84”消毒液的生产、研制开发及经营销售中处理有关法律纠纷均以地坛医院的名义,由地坛医院出面解决。地坛医院还于1997年3月通过组建集团公司的形式,向全国三十多个生产厂家转让、许可使用其技术,生产、销售“84”消毒液。[5]

  42. 化学特性

  43.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效氯含量因不同厂家产品略有差异[4],通常为5.5%~6.5%。[3]

  44. 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分子量74.44,固体为白色或苍黄色粉末,极不稳定,熔点为19℃(七水物)[6]、18~21℃(六水合物)[7]、24.5℃(五水合物)[7]、58℃(半水物)[6]、75~ 78℃(无水物)[6],易于爆炸性分解。工业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强氧化性,能逐渐分解放出氧,受光或加热即非常迅速地分解。[7]混入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非常危险,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黑,随后褪色。具有优良的消毒性能。[6]使水溶液在真空中蒸发可得无色至黄绿色有潮解性的水合晶体。通常由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在较低温度(一般在30℃以下[6])时吸收氯气,或由漂白粉与碳酸钠作用而得。常用作氧化剂、杀菌剂、水的净化剂,还用于漂白纸浆和织物等。[7]

  45. 84消毒液不燃,但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产品本身具有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很剧烈。在光照下,它按下式分解:[4]

  46. 遇酸发生化学反应,较低的pH值下释放氯气:[4]

  47. 消毒原理

  48. 84消毒液一般通过氯气( 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4]

  49.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电解质,在水中首先电离生成次氯酸根离子(ClO-),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生成次氯酸,进一步分解生成新生态氧[O](氧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极强氧化力,在消毒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4]

  50. 84消毒液的主要消毒成分即以上化学反应中的三种产物。消毒原理归纳为:①次氯酸根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使病菌裂解。次氯酸根还能渗入到细胞内部,氧化作用于细菌体内的酶,使细菌死亡;②次氯酸同样具有氧化性,消杀原理同次氯酸根;③次氯酸不稳定分解生成新生态氧,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④氯离子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导致其丧失活性而死亡。[4]

  51. 漂白性

  52. NaClO因为其强氧化性,还可被用来作漂白剂。NaClO和棉纤维上的天然色素之间的作用很复杂,现对漂白原理作一般说明。[8]

  53. 根据NaClO溶液组成的资料,产生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ClO-、HClO和Cl2,这些分解产物对色素中的某些基团有取代作用,对色素分子结构中的双键有加成作用,此外还可能产生氧化、氯化等作用,从而使色素的共轭双键破坏,达到消色目的。[8]

  54. 次氯酸钠对纤维上的其它杂质,根据漂白条件的不同, 也可以发生氧化、氯化、加成等反应。果胶物质、多糖类及其水解产物,它们的醛基易被氧化而生成羧基,含氮物质和蜡质中的高级脂肪酸,可被氯化而成相应的氯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氯化衍生物,棉籽壳中的木质素可被氯化为氯化木质素。从而将这些杂质从纤维上进一步去除。次氯酸钠对纤维素也有一定的氧化作用,而且次氯酸钠对纤维素的氧化属非选择性氧化,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漂白工艺条件,否则将使棉纤维受到严重损伤。[8]

  55. 影响因素

  56. 影响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因素可以归纳为:[4]

  57. ①浓度与时间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即杀毒液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久,杀菌效果越好;[4]

  58. ②酸碱度:在家庭或非专业人员使用时,由于在酸性较高时容易生成氯气(有毒),所以禁止与酸性物质混用;[4]

  59. ③温度:高温本身可以杀死许多细菌,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多数消毒液的杀菌能力。但是对84消毒液而言,高温会使次氯酸分子分解,导致杀菌效果下降。常规家庭使用或非专业人员一般是室温下使用;[4]

  60. ④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以及其它还原性有机物会先一步与杀毒成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消毒成分含量下降,因此,还原性物质越多消毒效果越低。[4]

  61. 人体危害

  62.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有致敏作用。次氯酸钠溶液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9]

  63.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人体吸入的氯气与体内的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可以透过细胞膜,破坏细胞完整性,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造成呼吸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10][11]

  64. 使用方法

  65. 一般市售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各厂家产品略有不同,以产品包装或说明为准),相当于50000mg/L,使用时需稀释配置成200mg/L、500mg/L、1000mg/L的浓度。[12]

  66. 为方便普通大众利用身边工具配制,可戴上橡胶手套,将1瓶盖(10mL)的84消毒液倒入脸盆中,再加入1000mL水(2瓶500mL矿泉水空瓶装满水),搅拌均匀就可以使用了。[13]

  67.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68. (1)佩戴防护口罩与手套。84消毒液对皮肤和口腔黏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如果直接接触原液会有轻微的疼痛感。[14]

  69. (2)注意有效消毒的3个要素。消毒方式、消毒液浓度、作用时间是有效消毒的3个要素,缺一不可。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依据实际用途按使用说明书配制相应浓度的消毒液。消毒液并非浓度越高越好,过高浓度的消毒液既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又会造成环境污染。[14]

  70. (3)有机物影响消毒效果。次氯酸钠易受有机物(如血液、体液等)的影响,从而降低杀菌能力,影响消毒效果。如有有机物存在,需先清洗再消毒。[14]

  71. (4)消毒后切记冲洗干净。消毒液的残留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所以使用消毒液对餐具、茶具、厨房案板、儿童玩具等用品消毒后,一定要反复多次用清水进行冲洗。[14]

  72. (5)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等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次氯酸钠和盐酸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13][14][15]。氯气是一种刺激并损坏呼吸道的气体,人体大量吸入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当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氯气中毒,可能危及生命。[14]

  73. 急救措施

  74. (1)口服可以出现口咽、食道、胃黏膜损伤,如恶心 、呕吐、烧心 、反酸等,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高氯血症等。应立即给予口服100-200mL的牛奶或蛋清,并及时送医。[16]

  75. (2)因氯气的吸入发生中毒,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 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应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并及时送医。[16]

  76. (3)溅入眼睛,可出现疼痛 、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皮肤接触高浓度水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疮、红肿、皮炎等。误入眼睛,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min,并及时送医。皮肤接触者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