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ango_Abathur

守望先锋暴雪的故事(守望先锋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1)

雪花纷飞铃铛响,驯鹿凌空送礼忙。大家好,我是暴雪中国本地化团队负责《守望先锋》项目的译员Wango,又是一年圣诞季,想和大家聊聊《守望先锋》2021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

闲言少叙,我们直入主题。

破坏球:圣诞雪球

先来说说“破坏球”的皮肤“圣诞雪球”,英文很简单,就是Snowman雪人,之所以会得出圣诞雪球这样一个看似有些偏离的翻译,要从这款皮肤的配套头像说起。这款头像叫做Santa Claws,玩的是圣诞老人Santa Claus的谐音梗,Claws就是小仓鼠的小爪爪了。画面上的哈蒙德戴着圣诞帽,挂着白眉白须,一脸笑容憨态可掬,很容易想到把圣诞老人的“人”换成“鼠”,玩一个类似的文字游戏(虽然哈蒙德其实是仓鼠不是老鼠)。

再回到他的皮肤,采用和头像相同的格式“圣诞XX”来加强关联性,得到了“圣诞雪人”。考虑到破坏球的大部分皮肤译名都叫做“XX球”,这里同样把“人”换成了代表机甲的“球”。机甲部分的很多美术元素:工程抓钩发射口前的铃铛、机械腿上类似雪橇的装饰纹理、四联机炮上的礼物盒子都很有圣诞气息。由此看来,加一个“圣诞”前缀并不突兀,于是就有了最终的“圣诞雪球”。

守望先锋暴雪的故事(守望先锋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2)

“破坏球”皮肤“圣诞雪球”与头像“圣诞老鼠”

猎空:毛绒暖冬

再看第一周挑战活动的奖励皮肤,“猎空”的“毛绒暖冬”,英文为Wooltide。Wool意为毛线、毛绒,而Tide常见的意思是潮汐、潮流,于是第一反应是翻成“毛绒潮流”。然而随着进一步地了解,我才知道这个词是由Wool加上Yuletide构成的。

Yuletide即耶鲁节,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宗教节日,后来受基督教化变成了现在的圣诞节。Yule是北欧语Jól的现代英语转写,而这个词正是北欧神话中众神之王奥丁的别名。Yuletide的时间是每年12月21日到来年1月1日,为期12天,而后缀-tide表示的正是一段时期、时节之意。所以tide就不能写成“潮流”了。

既然耶鲁节后来变成了圣诞节,为了体现Wooltide在玩Yuletide的梗,写成“毛绒圣诞”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前面也提到过,这一批皮肤里“破坏球”的Snowman已经叫“圣诞雪球”了,还是想换个说法。莉娜换上保暖舒适的毛衣 毛线帽,可以暖洋洋地度过寒冷的冬日,这种状态和“暖冬”这个词很搭,而且“暖冬”也表达了一段时间,能体现出-tide后缀的精神。

虽然最后的定名“毛绒暖冬”已经几乎看不到Yuletide本源的含义,一连串的知识搜集没有派上用场,不过能学到有趣的新知识还是很好玩的。

守望先锋暴雪的故事(守望先锋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3)

“猎空”皮肤“毛绒暖冬”

布丽吉塔:薄荷脆巧

第三周挑战活动的奖励皮肤是布丽吉塔的“薄荷脆巧”Peppermint Bark。英文直译就是薄荷树皮,是一种圣诞季常吃的甜品,做法是铺一层黑巧克力,再铺一层白巧克力,最后撒上碎薄荷糖,将整片成品敲碎就得到了Peppermint Bark。这里的薄荷糖和我们在国内常吃的白色或薄荷绿糖片不同,是一种红白相间的糖果,常见的有配图所示的拐杖糖和圆形糖片。这款皮肤上黑白巧克力 薄荷糖的质感呈现得非常还原。

如果在中文搜索引擎中直接搜Pepermint Bark,搜到的相关资料都采用了直译“薄荷树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毕竟布丽吉塔这身打扮看不出什么“树皮”元素。由于之前从未见过这种食品,拿到文本后我参考了好几则美食制作视频,再仔细阅读了Bark的含义,这才找到解法。

Bark常见的释义有动物的吠叫、树木的保护性外皮,然而还有一条专门针对甜品的释义,指的是点缀有坚果、干果或糖果的巧克力薄片,还得是碎成不规则形状的那种。

也许是这种坑坑洼洼不规则的薄片让人联想到树皮吧,可若直接写成“树皮”还是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于是最终另辟蹊径用了“脆巧”,“脆”形容口感,和原义“被打碎的薄片”挺搭的,“巧”则指巧克力,最终的“薄荷脆巧”是不是更像甜品的名字了呢?

守望先锋暴雪的故事(守望先锋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4)

布丽吉塔皮肤“薄荷脆巧”(左)与现实中的Peppermint Bark(右)

奥丽莎:雪国驯鹿;D.Va:仙境雪橇

奥丽莎的“雪国驯鹿”和D.Va的“仙境雪橇”一经公布便收获了广泛好评。这两款皮肤的英文很简单,分别是Reindeer和Sleighing,驯鹿和雪橇。

刚拿到本期活动的皮肤名时,我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皮肤之间的关联。奥丽莎这边我觉得只要加个词简单修饰下就好了,写了“踏雪驯鹿”;D.Va这边我则是被洛丽塔小裙子吸引,去某电商平台搜索了一堆Lo裙店,揣摩人家给商品定名的风格(以至于首页推荐一度给我塞了不少小裙子),想着只有机甲体现了雪橇,小裙子上看不出来,索性大胆抛弃雪橇,叫个什么“冬日幻梦”、“飘雪之约”之类的,甚至可以致敬一下活动标题,叫“雪国之约”,听起来就很仙。

一边进行着游戏内文本的翻译工作,一边又收到了雪国仙境活动宣传片的翻译需求,看到宣传片里驯鹿奥丽莎拉着雪橇D.Va的画面我才恍然大悟——驯鹿拉雪橇,这么明显的组合居然没注意到。于是接下来的思路很明确了,要让这两款皮肤的名字建立关联。

之前致敬活动标题的灵感派上了用场:一个叫雪国XX,一个叫仙境XX。由于“雪橇”里已经有“雪”了,两个雪连起来不好听,最后就定了“雪国驯鹿”和“仙境雪橇”。“雪国”在前,“仙境”在后,正好是驯鹿拉雪橇,美哉美哉。

守望先锋暴雪的故事(守望先锋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5)

奥丽莎皮肤“雪国驯鹿”(左上)、D.Va皮肤“仙境雪橇”(右上)、宣传片中的驯鹿拉雪橇(下)

托比昂:熔火天使

最后说说本期活动的唯一一个特写:熔火天使,原文Lava Angel。这里玩了Snow Angel的梗,只是把Snow换成了岩浆Lava。躺在雪地里扫动四肢,留下的图案就叫做Snow Angel,大概是说画出的图案很像天使的翅膀吧。可以看到,该特写中托比昂也留下了这样的图案。

其实在我小时候,老爸带我这么玩过,记得他当时说这个叫“画雪蝴蝶”,这图案确实更像蝴蝶。然而我在网上并未搜索到相关的说法,而且《守望》在16年的第一期雪国仙境活动中推出过一款“天使”的Snow Angel喷漆,译名为冰雪天使;19年第四期雪国仙境的第三周挑战活动也会奖励一款同名的“天使”皮肤;“死神”和小美也有提到Snow Angel的相关台词。所以“蝴蝶”这个说法只好作罢,还是继续沿用“天使”。

比起“熔岩”、“岩浆”,“熔火”这个词对托比昂来说更具标志性,毕竟大招就叫“熔火核心”(玩家社区里“熔火”和“托比昂”也很有知名度(手动doge))。于是就有了最终的“熔火天使”。

守望先锋暴雪的故事(守望先锋雪国仙境活动的本地化小花絮)(6)

托比昂特写“熔火天使”(上),“天使”喷漆“冰雪天使”(下左),“天使”皮肤“冰雪天使”(下右)

2021雪国仙境活动还剩下最后几天了,不知大家的皮肤收集进度如何?这个寒冬很高兴能与你相遇,希望各位玩得开心!我们有缘下次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