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中国还处于封建王朝,在封建的社会中,不管是社会组成结构,还是人员等级,都有非常明确的划分。就拿清朝时期的官服来说,同样都被称为官服,但是官服的细节却能彰显出官员身份的不同:不同等级的官员,朝服的补子上的图案也有所不同。补子上的图案一般以动物为主,动物映衬了穿着此服的官员等级高低,也反映出该动物在当时的社会中被人们看重的程度。
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知清朝时期二品文官的官服为红顶花珊瑚顶戴,九蟒五爪袍,补子图案是锦鸡。仅次于仙鹤(一品文官补子的图案)的存在,出现在二品文官的补子上,可以断定这种禽鸟广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并在当时的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名字中带着“鸡”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家里养的土鸡或市场上贩卖的鸡肉,但通过对清朝官员官服的研究,才体会到锦鸡这个禽鸟的不简单。
金冠彩绘身
锦鸡和普通的家养鸡一样,同属于雉科,但锦鸡却是雉科中最华丽的一个物种。作为最华丽的雉科动物,锦鸡在普通禽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也恰恰回答了一个问题:不做凤尾,选择做鸡头也是蛮好的。锦鸡有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两种,它们多栖息于2000至4000米的山地,并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多个省份,其中,红腹锦鸡还是我国特产的物种。
红腹锦鸡也被称为金鸡,其体长在60至110厘米之间。明代诗人李东阳曾描写过红腹锦鸡的外表:“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彩成斑斓”。锦鸡的羽冠呈金黄色,腹部为红色,尾翼颇长却不影响美观,眼神骄傲却更显神气。色彩鲜艳的羽毛是它引人注目的特点,艳丽的外衣成为了它独特的名片。“金碧冠缨彩绘衣”的外表,也令许多人将它与凤凰联想在一起,好似红腹锦鸡就是凤凰的原型。
白腹锦鸡又称铜鸡,体长在54至145厘米左右,身上多为翠绿色,整体显示出其特有的金属光泽。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放在一起,犹如一金一铜,虽然白腹锦鸡不如红腹锦鸡一般艳丽,但它的风格自成一派,也吸引了许多人对它的喜爱。
民俗文化
在土家族,有一篇名为《锦鸡》的民间长篇叙事诗,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春哥的孤儿,从小被卖到土司家中当长工,受尽了欺凌和奴役。一天,春哥上山砍柴,从蟒蛇的嘴里救下了一只锦鸡,锦鸡为了报答春哥,化身一个美丽的姑娘报答春哥。后来,锦鸡姑娘不仅为春哥和其他长工兄弟赎了身,还与春哥结为夫妻。土司见锦鸡姑娘的美丽分外眼红,便要求对锦鸡姑娘行使初夜权,锦鸡姑娘将计就计,把罪恶的土司变成了床下的踏板。该叙事诗不仅包含了旧时土家族的文化习俗,还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痛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锦鸡在故事中的身份是锦鸡姑娘,同时也是解救被压迫在下层的劳动人民的救星。
除了土家族人民对锦鸡充满喜爱,聚居在贵州东南部的锦鸡苗族也是当之无愧的锦鸡热衷者。锦鸡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他们自称旮弄人,因崇拜锦鸡并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跳锦鸡舞而得名。相传锦鸡苗族的祖先到一片荒地上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因为没有粮食的种子,使他们面对饥饿只能摘野果、捕鱼虾来充饥。有一天,一个老人套到一只锦鸡,剖腹清洗时随手将囊包丢在一边的灰堆上,不久后灰堆上意外长出小米。次年,老人将种子播撒,坡上长满了小米,这些粮食帮助他们度过了饥荒,锦鸡也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在重要活动的时候,锦鸡苗族的人会穿上特定的服饰,模仿锦鸡在生活中的步态,伴随音乐,跳起锦鸡舞。
锦鸡养殖
可能是因为锦鸡过分美丽,也可能是因为它的味道过分诱人,使得在一段时期中,许多人对锦鸡滥捕滥杀,让野生的锦鸡数量急剧下降,致使它们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尽管如此,无论是锦鸡的观赏价值,还是它的食用价值,依然被人们捧得高居不下,因此,饲养锦鸡不失为一个致富的好项目。不过既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那么在准备饲养锦鸡之前,一定要先去当地的农林部门办理特种养殖经营证、特种养殖许可证、特种养殖运输证等相关证件,切不可私自饲养。
养殖锦鸡所采用的笼舍一般是双列式笼舍,笼舍的长宽之比最少是4:1,这样才可以保证锦鸡在笼舍中有足够的空间活动。每个笼舍还需要设立休息室和运动室,为锦鸡休息、避雨、运动、进食提供相应的场所。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保证笼舍内的卫生,避免锦鸡滋生疾病。
雄性锦鸡的成年年龄在两岁左右,雌性为一岁。每到5、6月份锦鸡的繁殖期,选择健康的公鸡配种3只母鸡,产的蛋可以让母鸡自行孵化,也可以用家鸡或机器代替孵化,孵化期在3周左右。要注意的是,用家鸡孵化时,一次孵蛋不可超过20颗;用电器孵化时,温度要控制在38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8%。在孵化一周的时候,还有应该照明鸡蛋判断其是否有受精,并在第二周的时候将死蛋挑出。
如果同时采用母鸡孵化和机器孵化,那破壳后的雏鸡也应该分开饲养。机器孵化的雏鸡,应该置入人工育雏箱,科学调控温度,控制好饲养和比例,保证它的营养和身体健康,促使雏鸡茁壮生长。
当雏鸡生长到两个月以后,它的羽毛就会显得丰满,颜色与成鸡相似,但这时候也不可以忽视它们的饮食、环境,因为锦鸡成年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
结尾:曾经是二品官服上的图案,如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过去很珍贵,现在也很“珍贵”,只不过珍贵的缘由变了,能见的野生数量也变了。今天还可以看见养殖户所产的锦鸡,希望未来不要只能在养殖场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