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凡情感
在《琅琊榜》中,皇帝梁王可谓是心狠手辣,他明知赤焰军是被冤枉,却下令全部歼灭,要知道,那七万赤焰军曾经为他打了多少场仗,流了多少血,可他眼睛不眨,说歼灭就歼灭。
祁王是他的皇长子,有能力,有威望,是不可多得的一代贤王,当夏江用阴谋指出祁王要谋反时,他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给皇长子判定逆反之罪。
他难道没有疑心吗?祁王是皇长子,虽说当时还不是太子,但自古以来,大多都是皇长子被封为太子,等他百年之后,祁王自会接替皇位,又何须要冒着被天下人辱骂的污名去谋反?
还有数次帮助他的朋友林燮,如果没有林燮,就没有现在的梁王,林燮辅助他登基,又忠心辅佐他数十年,可他仍然对林燮下手,要知道,林燮既是他的朋友,又是他的亲妹夫,还是他的大舅子,这多重身份加持,竟然也没有让梁王留一丝情意。
但反观后来他对越贵妃母子的做法,却和对待宸妃母子大有不同。太子母子设计陷害霓凰郡主,他虽然生气,却还是选择装傻,以此保全太子之位。
如果说越贵妃艳绝六宫,是他的宠妃,当年祁王之母宸妃也是他的宠妃呀,宸妃林月瑶当年已有心爱之人,是他利用帝王权势硬生生从言候手中把她抢走的。
可见宸妃在他心中的位置,应该也是无人能比的。但他还是眼都不眨地处置祁王,端掉林府,以至于他宸妃和他的妹妹双双自尽,就此殒命。
同样是宠妃和儿子,为何他对越贵妃母子如此宽容?却对宸妃母子痛下杀手?如果我们看懂原著中梁王的这段心理描写,就会明白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1祁王的耿直和贤王的见风使舵
当年的祁王是一代贤王,他深得民心,也很受朝中众臣的拥戴。但祁王也是耿直的,他和梁王在政见上有很多不同。父子俩经常在朝堂上发生争执,让梁王觉得很没面子,他对这个儿子心生忌惮,但又没办法贸然问罪,夏江陷害祁王正好给了他一个机会。
他害怕儿子将来有一天会对他取而代之。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他对梅长苏的坦白也说明了他当年杀掉祈王的真相。
在他生日那天,靖王和梅长苏让莅阳长公主当着众人的面跟皇帝自首,请求皇上重新彻查当年旧案,皇上坚决不肯。
梅长苏看着他冷冷地说道:“祁王在临死前曾经让宣诏官把陛下的诏书连念了三遍,他听完以后只说了一句话,父不知子,子不知父。随后就饮下毒酒。陛下可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如果知道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根本不会怀疑他有大逆不道谋反之心,祁王如果知道陛下是如此心狠手辣,也不至于到死都不相信,皇上居然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
请问陛下,今日知道他们是被冤枉 而死,你心中可有愧疚之意?”
皇帝却狠狠地说:祁王当年在朝堂上笼络人心,大臣们的奏折上都是夸赞祁王的,这让身为皇上的他心中很不是滋味。而且祁王经常会因为和他政见不同而发生争执,屡屡顶撞他,还动不动就是天下天下,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他萧景禹的天下?
由此可见,皇帝是因为祁王的威望和声势如日中天而惧怕,他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心知肚明,如今祁王的威望和声势都隐隐要赶超他,自古以来帝王家为争皇位,父子相残的事情太多太多,所以他抓住机会将祁王置于死地。
可是,他在后来的献王萧景宣宫中也听到了大逆不道之言,为何他却没有下狠手?我们看到萧景宣的做法就知道了。
当时萧景宣身为太子,和誉王为争皇位明争暗斗整整十年。听说霓凰郡主要招驸马,他们都想让霓凰招自己的手下为驸马,这样就等于把云南穆王府的势力拉到自己门下。
越贵妃和太子心存不良,竟然想要用“情丝绕”来逼迫公主就范。事情败露后,越贵妃一个人巧舌如簧 ,颠倒黑白,拒不认罪,是靖王和蒙挚作证,蒙挚又把抓到司马雷的事情禀报皇上,这才坐实了她和太子设计陷害霓凰的真相。
越贵妃看事情不可抵赖,就把罪责一下子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太子又是怎么做的呢?他连滚带爬地跑到皇上跟前,抱住皇上的大腿,一叠连声地说:“求父皇开恩,儿臣一定代母妃给霓凰郡主赔罪。儿臣只有一个母妃,如果她要是有事,儿臣该怎么活呀!”
他说着竟然把头靠在皇上的膝盖上。
看吧,太子在皇帝面前是多么会撒娇的,祁王肯定不屑于此,即便他明知道自己被冤枉,却只是说出八个字后就饮下毒酒,始终不肯为自己分辨 。当然,他明知道分辨也无用。但我们从皇上说的话就可知道,祁王是个耿直的人,他宁可因为真理跟自己的父王争执,肯定也不会像萧景宣这般在皇帝面前伏低做小做撒娇状的。
靖王从小跟着祁王,他的性子跟祁王很像,我们看靖王每次见皇上是什么样,就大概知道祁王当年在皇上面前是什么样。
一个儿子会撒娇,一个儿子却耿直无私,即便他知道这个儿子好,但内心还是会偏向那个会撒娇的儿子,不仅梁王会这么想,相信这是大多数为人父母都会有的想法。
而祁王的母亲宸妃和萧景宣的母亲越贵妃又有何区别?
2宸妃的英烈和越贵妃的谄媚狠毒
宸妃是林燮的妹妹,是将门之后,她身上自然有着将门女子的风采,她可以跟霓凰一样英烈,可以跟越贵妃一样聪明,但她绝对不会对着皇上谄媚。
大梁皇帝是个爱听好听话的人,我们从越贵妃受宠以及后来靖妃的做法就知道,他要的是后宫女子对他的软玉温存以及无条件的服从和崇拜。
宸妃林乐瑶当年早已和言候爷有了情意,是皇上硬生生把二人拆散,才娶到她的。她会怎么看这个皇上?她又如何会对他生情?更别说对他软玉温存,言笑盈盈了。
可是,越贵妃会呀,越贵妃娘家远在云南,在朝中无人做后盾,靠的就是她在皇上面前的谄媚和她的机敏。
那次,越贵妃和太子陷害霓凰时,靖王赶来救走霓凰,当时越贵妃竟然下令射杀靖王,说只有让死人不说话,我们才会有说话的机会。
后来事情败露,她又为了儿子把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因为她知道,自己犯错充其量就是被罚,只要太子还在,总有一天会把她救出来,可是太子一旦被罢免,那就再也没机会争储了。
皇上质问她,如果太子是被冤枉的,为何他从进来后就一直没有申辩?
越贵妃哭着大喊:你让太子如何申辩呀?难道你叫他当着大家的面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自己的母亲吗?太子生性纯孝,这种事他是做不来的,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保护自己,我才为他做这么多,我才会害怕他会被心怀叵测的人给骗了,我才会为他操碎了心,我才会希望他身边的人能够多支持他一点,以免遭到别人的暗算。
这个女人,不仅心思灵敏,而且巧舌如簧,她的狠毒也非常人所能及。单有这些还不够,她能够被皇上宠惯六宫多年,靠的肯定不只是美貌,她的心机,她对皇上的谄媚讨好,都是她多年来在皇宫安身立命的本事。
只可惜,她把聪明用错了地方。如果她把自己的聪明用在调教太子走正道上,相信她们母子的下场肯定会好很多。
无论多聪明的人,只要把心思用在歪地方,一定会被反噬,最终会自食其果。所谓的因果报应也是如此。
但是,越贵妃这一番梨花带雨的哭诉,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皇上立即发怒,他几乎是咆哮着指责她愚蠢至极,说她这样会连累太子。这就是说,皇上并不准备处置太子,这就是越贵妃想要的效果呀。
皇上看似很严厉地指责越贵妃,越贵妃母子做的事也该被惩罚,但是皇上就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地责骂了越贵妃,说她没有尽到一个好母亲的职责,说她会牵连太子。
宸妃和越贵妃对皇上态度的不同,也造成了皇上对她们的不同。
3年纪不同造成的心境不同
一个人的年纪是会影响到他做事情的态度,当年祁王一案对梁王的影响很大。
一般做父母的都会对第一个孩子管教得更加严苛,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当父母,因为他们还年轻,自然会以年轻人的心性去管教孩子。但是人到中年后,生第二胎时,他们对孩子就会没那么严厉了。帝王也是普通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心性。
他下令处置祁王和帅府是在十三年前,十三年前,他还是个野心很大的皇上,生怕别人会夺取他的江山,但是经历祁王一案后,这些年来他饱受良心的折磨,日日夜夜不得安生。
祁王旧案不仅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梦魇,更是皇上心中的噩梦。他知道自己冤枉了宸妃母子,错杀了人,他愧疚不安,他整日做梦,为了消除心中罪孽,他让靖妃偷偷给宸妃立牌位。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太子屡屡犯错时,他总是能想到祁王,从而不自觉地对萧景宣手下留情。
当然,他对萧景宣母子的不同要从多方面来看待。
首先,祁王的母妃宸妃不会跟越贵妃那样巧舌如簧,故意在他跟前讨好。
其次祁王是个耿直的人,不会在他跟前服软,撒娇。而献王却深谙此道,对于梁王这样的人来说,他在乎的不是哪个儿子的能力强,他在乎的是儿子的忠心和讨好,耿直的祁王为了黎民百姓的事跟他发生争执,本来是政见上不同,但皇上却认为儿子没有在大臣们面前给他这个老子留脸面,从而心生不满。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年祁王用自己的生命在此后数年的日子里时常给梁王敲响警钟。让他谨记当年的狠毒,不轻易再下杀戮之心。
即便后来誉王真的起兵反叛,皇上也只是让把他关进笼子里,并没有想着要他的命。
在原著中,关于萧景宣在皇上面前求饶,有一段非常细腻的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了梁王为何屡次宽容萧景宣的真实原因。
因为越贵妃母子陷害霓凰,越贵妃把所有罪行都揽到自己身上,太子哭着向皇帝求情。皇上一脚把他踢倒在地,质问他:你母亲做出这样的事,你怎么不劝阻?你的孝道哪里去了?
”太子嘶声哭着,又爬起来抱住了梁帝的腿,泪流满面。低头望着膝上伏着的这个人,梁帝突然觉得神思一阵恍惚,胸口如同被什么碾轧了一下似的,疼痛如绞。一个被刻意遗忘了多年的身影掠过脑海,那挺拔的姿态,那清俊的面庞,那抹冷傲倔强的表情,和那双如同燃烧着雄雄火焰般的激烈的眼睛。如果那个人也肯象景宣现在这样伏在自己的膝前哭诉流泪,自己会不会软下心肠,重新将他搂进怀中呢?只可惜光阴如水,逝去不再返。也许就是因为华发催生,暮暮垂老,才会惊觉当年的凌厉处置,毁灭的不仅仅是他人,同样也成了刻在自己心头一道隐秘的伤口,无人能够察觉。
这说明什么呢?这些年皇上虽然刻意遗忘萧景禹,但他越是想遗忘,却于是记得更加真切,当萧景宣伏在他腿上痛哭流涕时,他想到的是皇长子萧景禹,他想,如果当年景禹也肯像景宣这样伏在自己身前哭泣,自己会不会就软下心肠?
只可惜光阴如水,逝去的永不再返。也许就是因为华发催生,暮暮垂老,他才会惊觉当年的凌厉处置,毁灭的不仅仅是景禹,同样也成为刻在他自己心头一道隐秘的伤口,这伤口时时提醒他曾经犯下的过错,让他莫名心惊,只是这伤口被他掩藏很深,无人能够觉察。
正因为皇帝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在太后忌日,看到萧景宣公然在宫中饮酒作乐,他虽然很生气,但他只是给蒙挚下了一道口谕,并没有真正下旨,因为一旦下旨,太子势必会被贬。蒙挚一再请求他降旨意,他一再装傻。尽管他满腹怒火,看到萧景宣跪在那里时,他却只是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所有这些,都是皇帝为何对萧景宣母子宽容,却要对萧景禹痛下杀手的真正原因。他为自己当年对大儿子的处置深感后悔和愧疚,但是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他将会永远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中,终生受尽良心的折磨 ,不得安生。
但这又怪得了谁呢?是他的猜疑和自私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他今日所尝到的种种恶果,都是他当年种下的因。
这个世上,从来都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我是小凡,持续分享读书干货和情感故事,关注我,陪您一起成长。
更多精彩故事看这里:
《门锁》文质彬彬的他“为爱”连杀3人,背后真相竟是如此变态
再看《前行者》才懂:为何女特务陆怡明知将死,还要爬向忏悔录
首播收视第一,这部描写军旅医生的新剧中,“7种感情”让人泪目
《女心理师》尤娜2次自杀背后,戳中多少父母婚恋关系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