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岳衡山,有一座忠烈祠,是大陆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在忠烈祠中,共供奉过上万名抗日英烈的英魂,其中,排名首位的,即抗日第一名将张自忠。

抗日忠烈祠(抗战忠烈祠上万英魂中)(1)

张自忠出生于山东临清一个官宦之家,从小就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张自忠的父亲曾任江苏省赣榆知县,从张自忠懂事起就对他严格要求。所以,张自忠虽出生富裕的家庭,却没有沾染不良的习气,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深深地扎根在他幼小的心灵。

张自忠所处的年代,清政府腐败不堪,内忧外患,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清政府一面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割地赔款;一面对人民大众加重剥削,残酷镇压。政事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使青年时代的张自忠不胜忧愤,对他以后成为一名驰骋沙场的热血将军影响至深。25岁时,张自忠真正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虽然从军的时间比较迟,但是大器晚成的他却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军人武德的典范。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张自忠在每次战斗前,都会写下遗书,都会抱着誓死的决心亲临前线作战、奋勇杀敌,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

1940年,张自忠奉命驻守在襄阳、宜昌等地,面对多出数倍的日军,张自忠没有任何的退缩,他对官兵们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他身先士卒,亲临前线作战,抵抗住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由于寡不敌众,张自忠在南瓜店陷入了日军的包围,面对日军明晃晃的刺刀,他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最后力尽而亡。弥留之际,他没有想到妻女,也没有任何的遗憾,正如他生前最后所说的:“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

张自忠是一名品格高洁的将军,在被日军围困的关头,他的部下要掩护他突围时,张自忠非常不高兴地说:“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自行退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些土坷垃?我们中国的军队坏就坏在当官的太怕死了!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抗日忠烈祠(抗战忠烈祠上万英魂中)(2)

张自忠的高洁品格、他的勇往无前也因此赢得了日军的崇敬。在他去世后,日军不仅没有破坏他的遗体,而且将之运回了后方安葬,并为之树立了墓碑“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当天深夜,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播放了张自忠阵亡的消息,称“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

张自忠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开以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任何代价要夺回张自忠的遗骸。当张自忠的遗骸运至重庆时,举城痛悼。蒋介石亲自为张自忠扶棺,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且入祀忠烈祠首位。随后,蒋介石下令为张自忠举行了国葬,数十万人为他送葬,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立志要为他报仇。

张自忠殉国后,他的夫人李敏慧闻讯后,平静地说:“张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然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随后绝食七日而死。国民政府为了表彰张自忠夫妇的忠烈,将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