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述的是朱元璋身旁的四位丞相,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的结局是良好的,但是有两位的下场非常的悲惨,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四位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先要和大家说的就是明朝的宰相制度。朱元璋这位皇帝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想要区别于他人的特殊者。但是在皇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碍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老朱一直沿用的是前朝使用的宰相制度。但是在统治慢慢稳定之后,老朱开始想要开始新的制度,于是在他统治的第十三年的时候,他将宰相制度废除,因此在朱元璋的在位期间,只有四位人担任过宰相。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1)

老朱废除宰相制度与跟随他的这四位宰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现在的史书记载来看,朱元璋一直想要给子孙后代开创一个安稳,握大权于手的局面,因此在他的在位期间,他开始逐渐的收回了分散在各位武将之中的军权,在各位文臣手中的处理权。因此后世也评价朱元璋太过于专制。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2)

朱元璋的专制也使得在他的皇帝位置期间,不可避免的与手下的各位谋臣发生了明面上,暗地里的冲突。而当过宰相的四位人就成为了冲突的首要目标。老朱在十几年与这几位宰相的相处过程之中,愈发的决定宰相手中圈过大,想要子孙后代基业永存就需要废除宰相制度。因此以往当过宰相的这群人就一定需要处理掉。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3)

四位宰相之中,当属李善长与老朱的恩怨,冲突最过严重。大家要知道的是,在老朱还没有完全发迹之前,还只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名小将,而就是在哪个时候,李善长就已经投奔了他。郭子兴这个人也是拥有着自己的野心的,在发现了自己小弟小朱手下有这么一个精明的谋臣时,他开始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希望能够挖到这块璞玉。但是李善长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那个时候的老大。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4)

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艰难啊。在老朱早期的时候,拥有这么一位忠心耿耿的手下,以后发迹了一定不会亏待他把。历史告诉我们,老朱没有亏待他,李善长当上了宰相高位,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位置,也给他带来了灾难。在史书上的记载之中,李善长在明朝成立了之后,功绩赫然排到了诸多功臣之首,被老朱赐予了公爵。这足以看的出来老朱对他的厚爱。但是在李善长担任上了宰相的位置之后,也许是他飘了,又或者是还没有明白他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前只是门客与军阀,但是后来已经变成了君臣),在判断国家的大事上经常自己直接决断,不报告给皇帝朱元璋。君臣之间就算以前的关系再怎么好,也不能够在这种国家政事上起冲突,于是两个人的关系慢慢的破裂。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5)

李善长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嗅觉的,发觉了关系已经不复从前,主动告老还乡,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还让自己的儿子与老朱的大女儿定下了娃娃亲。但是在丞相制度还没废除之前,这个活还是要人干,于是后面的汪广洋、胡惟庸就上位到丞相之位。汪广洋这个人历史上的记载比较的少,这是因为此人善于投机取巧,而能力不足,恰好不是老朱喜欢的那种人,于是早早的被赶出了京城,最后被赐死在半路之中。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6)

胡惟庸这个人呢恰好是在老朱的大儿子死掉的时候上位的,他的上位是朱元璋想要依靠他制衡朝纲。但是在胡当上丞相许久之后,老朱发现已经失衡的朝廷被破坏的更加严重,究其原因就是这位新上任的丞相胡惟庸,他不仅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帮了倒忙。后期经过调查之后还发现这位丞相和李善长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皇帝最怕的就是这种拉帮结派,于是倒霉催的胡惟庸就这样被老朱找借口给处理掉了。

朱元璋干过几件有名的事(朱元璋与他的四个丞相)(7)

这四位丞相之中的三位都给了我们三种启发,从李善长身上来看,我们要清楚的明白自己在社会之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清晰的定位自己,不做越级的事情。第二个人汪广洋告诉我们的事,做事情切勿投机取巧,需要脚踏实地。第三个胡惟庸告诉我们,需要勿忘本性,不做误人误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