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五华县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五华县16个镇党委书记现场亮诺,把各镇的重点工作任务摆出来、亮出来,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

水寨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2)

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狠抓重点、力破难点、争创亮点,今年力争向上争取资金5600万元以上,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目标。

一是以“产出思维”大抓项目。贯彻“制造业”当家发展理念,全力以赴为重点项目建设“保供地”“抓安全”。充分运用招商引资“八种形式”,积极对接国企、龙头企业、商贤商会,引进更多“打粮食”项目落户。

二是以“用户思维”优化服务。履行“属地牵头抓”职责,统筹辖区企业用工、用电等需求,保障企业“快落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拿地即开工”,保障企业“快投产”。做实巩卫创文、环境整治等基础文章,保障企业“快发展”。

三是以“发展思维”振兴乡村。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扭住产业振兴这一关键,把握县域经济这一核心,突出绿美水寨这一重点,依托产业社区这一平台,用活专项债券这一抓手,凝聚乡贤人才这一力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品质县城、美丽圩镇、和美乡村。

四是以“系统思维”强化引领。深入实施党建赋能工程,以干部作风转变推动事业高质发展,以全科网格治理服务优化基层治理格局,以干部、党组织、村居先行示范带动全镇高质量发展。

河东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3)

按照市委、县委工作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镇上下笃定信心、攻坚克难,以一往无前的姿态争当五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以干事必成的信念,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攻坚战。集聚资源要素大力发展茶亭岗金柚、丝苗米等特色产业。依托河东工业园平台优势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用品生物制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建筑设施屋顶资源有序推进光伏项目建设。

以抓铁有痕的拼劲,全力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挂图作战倒逼进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加快国道G238线五华县城改线段、平南互通2条连接线改建工程征拆工作和完善河东工业园用地手续,推进太和村小型农田水利、河东片区环天云岭乡村风貌带等项目建设。

以精准有效的措施,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研透国家、省、市、县新政策、新举措、新布局,抢抓机遇,找准与河东镇发展的契合点,在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做实做细可申报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向上争取资金。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改善服务企业的软环境,主动为企业、经营个体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当好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员”。

转水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4)

坚持“实”字当头、“效”字为先、“干”字为要,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奋力开创转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做好项目建设文章。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狠抓智能矿山机械产业园征地工作,充分利用政府专项债、公益金等项目资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联心大桥新建工程项目入库、加快青塘村文体项目建设。

二是做好乡村振兴文章。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机遇,把资源要素优先用到“打粮食”项目上,牢牢把握产业振兴着力点,大力推进撂荒复耕、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不断擦亮“黄青维”农业品牌,做优做强丝苗米、毛豆、蔬菜、稻虾等特色产业。立足转水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深入实施美丽圩镇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提升、绿美行动,壮大高质量发展引擎,打造县城最美后花园。

三是做好招商引资文章。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积极沟通联系乡贤企业,吸引优质企业植根转水、投资转水。坚持“用户思维”,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广政务网上办理业务,始终给群众留一把椅子,跟踪解决好企业合理诉求,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华城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5)

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理念,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抢抓机遇谋突破,凝心聚力促发展。

一是用好“一支队伍”,强化要素保障。华城镇将结合“四强四优”模范机关和“五型五好”党组织建设要求,提振干部队伍“闯、创、干”的精气神,高效落实上级各项激励措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在人才、用地等方面的需求,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积极向上争取要项目、争资金,今年内高质高效向上争取项目资金800万元以上。

二是谋划“一批项目”,加快落地见效。华城镇将保持“快人一步”的作风,坚持高质量发展电力先行,全力保障葵富村220KV威光变电站、新桥35KV输变电工程和南方电网储能站等项目征拆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五华高铁经济产业园、华润(五华)循环经济产业园、神牛摄影器材公司二期增资扩产等项目。进一步盘活华城工业园及周边闲置土地、厂房和低效用地,引进一批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打粮食”项目。

三是打造“一个示范”,推动协调发展。紧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益水长乐·状元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古邑新城·客家乡韵”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稻虾共作和蔬菜种植基地,深化数字乡村试点改革,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华城示范。

四是守住“一种底色”,谱写生态华章。紧紧围绕全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梅州定位,抓好“绿美五华”试点推进工作,推动农光、渔光互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护好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岐岭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6)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客家酒镇·古韵岐岭”,确保今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

一是抢抓政策促发展。研究吃透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政策机遇,立足岐岭大眉山古驿道、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旧址和曾国华故居等资源禀赋,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积极走访番禺区对口帮扶单位和外出乡贤,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着力擦亮“古韵岐岭”金字招牌。

二是大抓项目促发展。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加快推进以美丽圩镇为重点的岐岭镇美丽乡村专项债项目首期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华润(五华)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梅龙高铁(岐岭段)建设工作。

三是用心服务促发展。牢固树立“一把手”抓招商的理念,主动“走出去”,打好“乡情牌”;坚持“用户思维”,全力协助企业克服用林、用地等问题,加快推动菌棒、蛋鸭养殖等一批意向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协助眉山水泥、佰仕伟业、福悦农业等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打响品牌。

潭下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7)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奋力谱写潭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坚持产业兴农、品牌兴农,用好县、镇农业奖补政策,采取“企业 农户”模式扩大鹰嘴桃种植规模。主动对接引入优质农业企业发展菩米产业,大力挖掘菩米健康属性,引导菩米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持续擦亮潭下月光糕市级非遗品牌,推动“月光糕”等客家传统糕点“上规模、走出去”。同时,全力服务好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顺利投产。

二是做大做强电商平台。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电商发展,镇政府提供奖补政策,精准对接、贴心服务,壮大电商直播产业,持续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建强助农富农平台,推动潭下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持续推进道路攻坚和美丽圩镇建设,做好全域农房风貌管控,加快完善全镇污水处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电商强镇·富庶潭下”。

长布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8)

落实好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进一步笃定信心、勇毅前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持续实施党建赋能行动,深化“四强四优”的模范机关创建,全面推进“五型五好”党组织创建,立足“一支部二中心三片区四项目”方向,全力打造“兴业富民·七彩长布”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机遇,谋项目,求发展。坚持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抓手,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以“绿美五华”为契机,坚守绿色发展定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守住守好长布的42万亩山地,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积极对接市、县上级政府部门,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项目落实,转化为发展成果。真正让果农变果商,粮农变粮商,茶农变茶商,把农、工、商、服深度融合,打造长布发展新格局。

抓产业,显特色,提效益。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全力以赴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推动大田柿花、澳洲坚果、梅占茶、丝苗米等产业做强做优,实现长布“四个一万亩”目标任务。坚持外联内动,主动对接乡贤、优质企业,全面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韧性,打好镇域经济发展基础,促进农业产业效益实现新突破,真正让产业兴起来,让百姓富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周江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9)

以观念大更新、作风大提升、工作大落实,围绕“四个打造”和完成年度争取资金为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一是打造“牙匠之乡”。成立五华县周江镇口腔协会,凝聚乡贤力量,加大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发展口腔产业;谋划建设牙科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口腔历史。

二是打造“秀美周江”。创建“省级森林小镇”,建设百岁山森林公园,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绿美行动。

三是打造“平安周江”。推进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服务,创建“无信访村(居)”,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全面筑牢安全防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打造“宜居周江”。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光伏发电,壮大百香果、丝苗米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抓好人居环境,争创“国家卫生城镇”;启动周江中学、中兴学校足球场升级改造,谋划供水、供电、道路等民生项目,补齐城乡短板。

横陂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0)

今年横陂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向上争取资金600万元,力争全镇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

一是凝心聚力抓项目。树牢项目意识,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力推足球小镇二期、长乐谷国防教育中心、谷城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高效完成,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千方百计争资金。超前谋划、提早布局,抢抓各项政策机遇,主动和省体育局、省广晟集团对接,打好项目资金争取主动仗。利用好横陂乡贤优势资源,积极对接争取资金,全面拓宽资金争取渠道,为横陂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多源头活水。

三是全力以赴促振兴。整合各类闲置资源、土地,发展光伏产业、种养产业;积极谋划可持续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道路硬底化、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加快推进陂中路升级改造、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继续传承好横陂足球文化,举办第二届“乡村振兴杯”足球联赛,弘扬球王文化精神。抓好污染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推进绿美横陂建设。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五型五好”党组织创建。

郭田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1)

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机遇政策,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梅州方案》为指南,真抓实干、奋楫扬帆。

一是抓项目、促发展。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标准服务继续保障百岁山矿泉水项目稳产扩产,以高质量筹备推动三渡水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地建设,持续做强做大“水经济”,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丰华高速出口至圩镇连接线改建工程、S226公路服务区、Y227郭田至龙潭单改双工程建设,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郭田。

二是抓产业、促振兴。立足“乡村振兴特色样板区”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继续推动高山红薯、丝苗米、布惊茶、梅州柚、陈皮柑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稻虾共作”产业全面铺开,持续推进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继续打造“红色 绿色”文旅产业,力争全域实现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

三是抓保护、固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擦亮“广东省特色森林小镇”金字招牌,大力实施绿美郭田行动和古树资源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在75%以上,推进蕉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奋力守护郭田巍巍青山、悠悠蕉水。

四是抓民生、强保障。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大力推动医疗体系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郭田学校运动场升级改造工程、圩镇升级改造工程,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双华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2)

一是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好辖区内红色历史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谋划好双华镇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二是做优做强优势产业,推进本地主要农作物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三万三千”产业工程,实现种植板栗1万亩,三华李1万亩,茶叶1万亩,丝苗米1000亩,稻虾混养1000亩,金银花1000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全科网格治理服务体系,抓实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创建国家卫生镇,打造宜居家园;稳步推进郭双公路、四小园、长者饭堂等惠民工程建设,提升民生福祉;扎实开展“四强四优”模范机关、“五型五好”党组织创建工作,推进周转房、文体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奋力谱写“红色热土,森林小镇”新篇章。

安流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3)

准确把握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抓项目,拼经济,全力推动安流高质量发展。

狠抓党建引领发展。打造全科网格治理服务新格局,深入推进“五型五好”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人才振兴16条”和“青梅计划”,挖掘更多“田专家”“土秀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安流发展注入新活力。

狠抓实体经济发展。突出要素支撑,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安流生态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省自然资源厅和中铁建发展集团的帮扶优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项目谋划,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争取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安流。用心用情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车间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狠抓乡村振兴发展。推动琴江两岸滨水绿道项目建设和大都圩镇升级改造,实施绿美安流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牢守耕地保护红线,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抓好春耕春种,推广发展稻虾共养等项目,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壮大红山发展模式,促进林下经济,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棉洋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4)

吹响棉洋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角,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棉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固本培元,做强特色茶叶产业。按照“固基础、强产业、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茶叶基地标准化创建、品牌创建、制茶工艺、茶文化培育四大工程,加快建设茶旅小镇。以天池-棉洋茶叶加工厂模式为典范,以特色茶产业撬动企业进驻,强化链式招商,加快培育引进一批茶叶产业链企业,紧盯重点领域、精准对接,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力争今年茶叶总产值超3亿元。

大抓项目,力推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一带两区三芯”发展规划,实施棉洋镇全域乡村振兴连片连线特色文旅基础设施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覆盖棉洋圩镇升级改造、智慧农贸市场、天柱山古烽火台活化利用、镇级森林公园、联西至黎洞七村联动乡村振兴示范带、七畲径茶旅园等项目,以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强化要素保障,聚焦企业服务,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速提质增效,大力发动社会资本,争取专项债等上级支持,加快项目落地生金。

快跑多争,完成资金争取任务。树立“跑”的意识,养成“争”的习惯,主动争取项目、资金、试点,大力盘活低效厂房、废弃校舍、老村部等闲置土地资源,不断优化要素环境,筹备优质“谈资”,争取各方资金支持,挂图作战,拉条分解,到点“交卷”,争取超额完成向上争取资金任务,争当五华高质量发展队伍的“排头兵”。

梅林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5)

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积极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抓产业,促乡村振兴。巩固好桑芽菜、菜脯、油茶等梅林特色产业,从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方面实现产品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奥尼罗非鱼养殖和精品蔬菜(夜兰花、树仔菜、龙须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四强四优”模范机关、“五型五好”党组织,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抓项目,建设美丽圩镇和美乡村。积极推动梅林圩镇外立面整体提升工程和内街升级改造,争取梅林堤尽快动工,建设风景旖旎的一河两堤。以乡村道路硬底化建设为着力点,全面建设和美乡村。

抓作风,提升镇村干部形象。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强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等顽瘴痼疾,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为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抓综治,建设平安梅林。认真做好信访维稳、禁毒、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等工作,全力推行全科网格治理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建设2个示范村,辐射带动平安梅林建设。

抓招商,促高质发展。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企业水平,争取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华阳镇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6)

全力争取更多重大政策、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在华阳“落地开花”,如期完成年度向上争取资金500万元的目标任务。

一是全力推进重点发展项目。狠抓总投资约2.1亿的“美丽圩镇提升改造和四村联动乡村振兴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及特色产业链条建设,为群众增收营造良好的机遇。

二是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党建赋能狠抓乡村振兴,推进17.5公里小拔河治理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持续巩固“绿美五华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实现生态由“绿化”“绿满”向“绿美”华阳过渡,让华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四是着力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树立主动服务企业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政策、用足政策,以更大力度、更实作风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龙村

广东梅州五华县机构改革方案(梅州五华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17)

统筹推进实体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民生项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坚持把梅蓄项目建设摆在全镇的重中之重,确保梅蓄二期全程无障碍施工。同时对接好樟华水厂、龙村大桥、温训文化公园、敏捷四村联动等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二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立足镇村资源禀赋,发挥离珠三角近的地理区位优势,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优质企业到龙村投资,全力协调支持五华永鹰生猪养殖项目建设,谋划新建1个生猪屠宰场,努力完成年度向上争取资金800万元任务,让更多“打粮食”项目在龙村落地生花。

三是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牢固树立“产出思维”,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三红柚、茶叶、丝苗米、脐橙等农产品,打造龙村品牌。积极对接驻镇帮镇扶村项目,撬动金融支持,扩大项目建设规模,增加村集体收益。

四是努力推进环境优化。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理念,愿当“店小二”,善当“店小二”,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主动走进企业,倾听企业家的呼声和期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曾晓彬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