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时候,陈寻和方茴成绩差不多,进重点大学基本没什么问题。为了能上一个大学,他们填志愿的时候报考了一样的学校。

如果这之后没有评区三好学生,他们顺利地参加高考,那么也就没有陈寻为了方茴,放弃一道物理大题的事了。

01 如果要在一起,为什么会投自己一票

评上区三好学生,可以得到高考20分的加分。全年级只有四个名额,为了确保入选,陈寻在投票的时候给自己投了一票。后来,陈寻如愿评上了区三好学生。

可是,明明在这之前,他已经和方茴约定好,要考一个学校的。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能看出来,陈寻并不是一个以感情为重的人。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高考和前途比较重要。

匆匆那年陈寻最后还爱方茴吗(看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明白)(1)

剧照

所以,当他评上区三好之后,他超级开心。而方茴,却惶恐不安。20分,她就算超常发挥,也很难多考这么多分数吧。

巨大的心理压力,把方茴击垮了。可陈寻丝毫感觉不到她的不安。在高考前,他对她说:“你知道我最紧张什么吗?我怕咱俩不能考上一个学校……L大分那么高,有时候我都想干脆咱们直接考二批W大得了!”

小说里写道,陈寻的话“一下子点破了她心底的恐怖”。可是方茴没有办法告诉陈寻她有多么害怕。这时,陈寻还给她施加压力,让她一定要好好考。

结果,当晚方茴就失眠了。高考第一天,她还勉强能应付。可是连续两天失眠,让她在第二天的考试里发挥失常了。

陈寻看她脸色不好,隐约地感觉到方茴可能考砸了。在小说里,物理是陈寻的强项。可在做最后一道物理题时,陈寻犹豫了。

“这次的试卷他基本都做出来了,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能拿120多分,而方茴平时的物理却不好,顶多能得100分出头。加上他区三好加的20分,他们之间就差出了40多分,高考成绩差40分,可能就差出了十七八所学校,陈寻想了想,终于还是空着那道题目没做。”

匆匆那年陈寻最后还爱方茴吗(看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明白)(2)

剧照

02 13分太奢侈,他也曾后悔过

高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为了方茴,陈寻能放弃13分的大题,毫无疑问,那时他是真心爱她的。

可他的爱是有限的,做不到无怨无悔。收卷的一刹那,他就后悔了。出了考场之后,那种为爱牺牲的自豪感又冲淡了他的担忧。可是,这种短暂的自豪感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因为这13分,陈寻无缘重点大学。知道考分的那一刻,他就有点后悔,因为如果他做了那道题,就可以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了。

放弃那道题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分数有多重要。他为了方茴“自毁前程”,只能说明那时的他还未真正长大,他的感情还充满了青春的青涩和幼稚

只可惜,方茴并不懂得。她永远像高中时那么天真和执着,她不知道她深爱着的男孩会脱离幼稚,慢慢变得现实。

匆匆那年陈寻最后还爱方茴吗(看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明白)(3)

剧照

03 你是陆地,而我爱上了飞鸟

上了大学以后,陈寻和方茴都觉得很累。他们的感情瓦解的速度非常快。一个军训,让陈寻对沈晓棠有了好感,一个十一假期,让陈寻爱上了沈晓棠。

陈寻明明已经陷进沈晓棠明媚的微笑里,却还对方茴说:“你在我身边就像空气一样,也许有时候并不能强烈地感觉到,但是绝对不能失去,否则会没办法呼吸。”

方茴本来最讨厌“对不起”这三个字,比起爱人的离开,她更愿意自己骗自己。可是,她还是想知道一个答案。她告诉陈寻,如果喜欢上别人,一定要跟她说。

可陈寻仍然不说实话。他已经不是那么爱方茴了,所以只能用过去的付出做证明。他对她说:“你知道么,当初我高考物理有一道大题没做,就是为了能和你在一个学校!我们一定会一直在一起的!”

高考的13分,能让他回心转意吗?如果不能,提过去的事有什么意义呢?

陈寻曾说,方茴就像他的陆地。有她在,他会感觉很踏实,他飞得多高都不会害怕。等到离开她太远的时候,他一开始会有种解脱感,可紧接着就是不知所措的迷茫。

迷茫的感觉是很容易消失的,那不过是离开旧爱时短暂的不习惯罢了。当他在台上拉着沈晓棠的手,唱着《匆匆那年》时,台下的方茴知道,陈寻,她真的留不住了。

匆匆那年陈寻最后还爱方茴吗(看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明白)(4)

剧照

04 13分的爱,没那么伟大

“打电话可以成为一种习惯,照顾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关心可以成为一种习惯,问候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可是爱情却永远无法成为一种习惯。”

分手后,陈寻仍习惯性地惦念着方茴,生怕她过得不好。方茴的手机里留着他的短信,那时她的手机只能存20条信息。

“方茴还犹豫了半天到底是删3月份的‘干吗呢’还是删4月份的‘干吗呢’。”

她就像个过时的珍贵宝物,被陈列在博物馆里,可再也不会有人把她日日捧在手心了

匆匆那年陈寻最后还爱方茴吗(看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明白)(5)

剧照

陈寻对她的爱,永远停留在那年高考,停留在那13分大题上。他为她放弃13分, 是因为他那时很爱她,习惯性地想和她在一起。他无法预知未来的改变,他能给的,只是来自高中生的那种幼稚的喜欢

这种幼稚的喜欢,既解决不了爱情里的烦恼,也抵挡不了现实的诱惑

就像陈寻能为方茴舍弃13分的大题,但是不会为她放弃20分的加分。他能给她的爱,是有限的。

他不是方茴。方茴为了他,可以放弃一切。而对陈寻来说,高考的13分,已经是他付出的极限了。没了这13分,他上了一个二流学校,毕业之后找工作也自然受了影响,他也不是毫无怨言。

多年后,他仍牵挂着方茴。他虽没那么爱她,但因为是初恋,她永远在他心里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其实他和沈晓棠在一起的时候,心还是留了一半给方茴。沈晓棠聪慧,她知道陈寻对她有些漫不经心。而那些缺失的爱,她知道他是给了方茴。

方茴想要的爱情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而陈寻,他只适合做一个“中央空调”,被他温暖过的人,他都放不下。

在陈寻的自述里,他说道:“有时候我也纳闷,当年我怎么能那么……少做一道13分的大题。这道13分的大题除了非常13地让我考了个二流大学,弄丢了一个姑娘,学糙了一个专业就没给我留下丁点好处。”

陈寻还是不明白,13分的爱,没那么伟大,它虽可以感动一个青春少女,却无法让两个人相守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