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中英文版报道组】针对近期上海市民反映强烈的生活物资保障难问题,在4月7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表示,因为疫情防控,在商超、菜场还无法正常营业的背景下,电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也明显下降,导致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矛盾突出。出现生活物资难以抵达家门的现象,上海市正全力以赴推进保障工作。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面对突然封控该如何保障生活物资配送到户,这是此前武汉、西安等地都曾面临的难题,曾于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参与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的社区工作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志愿者力量,将极大的提升物资配送的效率。

物资供应管理问题(物资供应最后一百米)(1)

“我们小区目前的基本生活物资很大一部分靠居民自救自助,我们的邻居几乎人人都能做‘团长’,为大家联系供应商,给小区居民送菜。”一名上海宝山区的居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而另一名来自闵行区的上海市民则表示,其所在的小区属于此轮疫情的重灾区,从3月11日开始启动封控管理,目前小区居委会已为居民发放了三次生活物资,有大米、蔬菜、肉类和调味料,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该市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刚开始居民对疫情有一些恐慌情绪,但现在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时公布信息,大家情绪也有所好转。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启动封控之后,目前许多上海市民每天早上会通过登录一些购物平台,比如叮咚、美团购买菜品,但是菜品不足以及运力不足的现象依旧存在,一名居住在静安区的上海市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现在是通过参加一些团购活动来满足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另一位上海静安区的居民则表示,自己所在小区的楼长会组织居民团购,而楼里的邻居也会积极地自救和互相帮助,“谁家缺了什么物资会在微信群里说一声,基本上都会有人伸出援手,这次疫情让人很难受,但是也拉近了邻居们的距离。”

为所在社区提供团购服务的上海市民冯女士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虽然能团购到物资,但还是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物资在运到小区之后又该如何配发到居民手中。冯女士反映,团购发起人在向居委会报备登记发起团购后,需要全程负责团购货物的接收、搬运、消杀、配送等各环节。而这些工作需要大量志愿者来帮忙协助完成,“我也是一个帮助组织街坊邻居团购生活物资的普通居民,我没有能力仅靠自己去完成这项工作。”冯女士说。

此外,冯女士表示,因为大面积的小区封控,使得快递员以及商超工作人员等许多保供人员无法到岗工作,这也造成上海市物资供应难的问题。目前已有市民建议允许各大超市加入对所在区域的物资配送工作,再由小区物业对家庭单元进行“末端”配送,从而解决上海市民物资保障难的问题。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封控之后物资保障难的问题已在多地上演,在引起高度关注之后,各地都结合本地特点出台相应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在2020年武汉疫情中,承担社区居民物资保障的武汉市硚口区社区工作者潘女士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在武汉启动封城之后,其所在社区先后采用了两种方式保障居民生活物资的供应,第一种方式是物流方将蔬菜肉类运送到社区之后,由社区统一组织志愿者将肉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然后每家每户在规定时间内派出一人到指定地点领取,或者由志愿者送货上门。第二种方式是居民向社区工作者提出采购需求,然后社区工作者统一到大型商超中进行采购后,再由志愿者发送到每家每户。

另一位在武汉封城期间在东西湖区某社区从事居民生活物资配送工作的社区工作者李女士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当时,供应商在将生活物资运输到各小区后,首先会由物业安排固定位置存放物资并进行消毒。然后社区和物业组织辖区内的党员及志愿者对物资进行分拣打包。分拣完毕之后,由物业在群里通知楼栋长,楼栋长分区域分单元通知居民前往物业门口有序分批领取蔬菜,在此过程中会强调健康人员下楼领取蔬菜一定做好防护措施,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逗留。此外,小区的志愿者和党员每天还会帮助老人运送蔬菜和采购药品,“有一段时间没有蔬菜送进来,我们得知武汉周边许多农户种的菜也送不出来,于是我们组织有通行证的志愿者去为大家采购农户的蔬菜,从而帮助很多小区解决了蔬菜问题。其实大家担心的主要问题就是吃菜问题、慢性病老人的药品问题、婴幼儿尿不湿和奶粉问题,如果我们把问题解决了,大家就会安心宅在家配合抗疫。”李女士说。

而据媒体此前报道,在2021年末暴发的西安疫情中,西安市多地也是以线上采购的方式了解市民的需求,然后将市民购买的生活必需品送货到家或单元楼下指定区域。而经营单位则向小区派驻责任人,并加入小区居民群,负责小区住户每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统计、销售和咨询服务等。社区会组织配送志愿者负责统计各自楼栋所需的物资,为了减少居民聚集,志愿者会从小区出入口的货品临时堆放区处取走自己楼栋居民购买的物品,挨家挨户送上门。

曾参与这项工作的西安市民王先生表示,志愿者负责筛选商户,将这些商户的身份信息、核酸检测、车牌号等信息统计好后交给区负责物资保障的工作人员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后,商户会获得通行证,获得通行证后,商户就可以将生活必需品配送到小区的货品临时堆放区。

目前,上海方面也正在全力解决市民生活物资配送端的难题,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通也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推进保障工作,其中第一条就是:努力解决采配效率不高的问题。坚持以集采集配、平价套餐作为保供的主要方式,对接超市卖场、电商平台、团餐配送等各类保供企业,积极组织货源,扩大备货规模,推出保供套餐,最大限度地覆盖市民的基本需求。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的形式,通过居委会、社区物业、业委会,汇总居民订货需求,全力保障市民生活需要。政府组织相关国有企业做好兜底保障。

发布会还表示,上海正努力解决生活物资供应节点网点缺乏的问题。建立保供白名单,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电商大仓、中央厨房等网点解封出来。在封控区和管控区,结合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在周边配置必要的生鲜食品店、超市、药店、电商前置仓,关门不停业,线上下单,线下理货,集订集送。在防范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限允许商业网点恢复经营,合理配置网点点位、合理安排开店数量、合理确定上岗人数。同时,对入店顾客落实预约、限流、保持距离等防疫规范。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的突出问题。诸多电商平台已提出共享员工、公交车运送物资等临时方案。上海盒马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4月6日起,盒马已在沪开启“自提应急通道”,服务采取团购自提方式,优先保障对物资有急需的医护群体、志愿者团体、特殊人群的保供需求。随后,自提应急通道将在上海盒马鲜生门店全面铺开。有需求的居委会或相关单位,可以在app首页点击“X会员店”,进入后找到“自提应急通道”,登记团购份数、收货地址、小区封闭情况并上传通行证后,门店工作人员会根据需求迫切程度,尽量在48小时内与对接人取得联系。而对接人可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和健康码到店取货。针对民众急需的母婴类、防疫类商品的特殊需求,该通道也会尽力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