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

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爱普通百姓,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1)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止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呢?朱熹为此在《大学章句》之中做了解释——格物致知。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让我们达到“止至善”的最高境界。

但是在“格物致知”的问题上,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意见相左。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出自《大学》

朱熹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道理应该从外在的事物上求得,这才是格物致知。我们格尽天下万物,道理也就自然而然会浮出水面。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2)

王阳明认为,从外在的事物上求至善,是把“义”当做外在的东西了。(《孟子·告子》中记载,告子认为,仁是内在的品德,义是外在的品德。孟子反对告子,认为仁义都在人的内心之中。)至善是“心”的本体,只需要去除私欲,那么“心”本来就是符合“天理”的。所谓“格物致知”是拔除私欲,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天理”

《传习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弟子徐爱听闻阳明先生的“格物”理论之后十分不解,于是问道:“如果至善只在心中求,恐怕天下这么多事的道理,不能穷尽吧,比如孝顺父母,忠君爱国,诚信交友,仁爱自己的子民,这些道理难道不需要仔细观察研究吗?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3)

王阳明解释道:“侍奉父母,难道要根据父母的情况来改变自己孝顺的道理吗?比如忠君爱国,难道要从君主身上再去分析出一个忠诚的道理吗?你只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纯是天理,不外加一分。有了这样一个天理之‘心’,用来侍奉父母,就是孝道。用来侍奉君主,就是忠心。用来交朋友,就是诚信。用来管理百姓,就是仁爱。这就是‘心即理’的道理。”

这天下间的道理便都在我们心中,可是比如侍奉父母,如何才能侍奉的好呢?嘘寒问暖,早晚问候,这些礼节我们不能从心上学到吧?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4)

“心学”认为,倘若你的内心纯是天理,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欲间杂,冬天自然会思量父母的寒冷,夏天也会关心父母如何避暑。至于如何做,你自然会想办法。而这一切都是那一颗诚孝的心发出来的。而这颗心就好比是大树的根,而这许多礼节、道理,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要先有了根,然后才有枝叶。不是有了枝叶才去反过来约束根。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出自《礼记》

《礼记》中的这句话,恰恰印证了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大智慧,也是讲求先有个“深爱”作为根,然后自然而然的符合礼节。

那么从外在的事物上就不能求得真理,然后达到“止至善”的境界吗?比如,孝顺父母讲究‘冬温夏清(qing四声)’(冬天取暖,夏天避暑),总要讲究个恰到好处,这不也是外在的事物上寻求至善吗?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5)

“心学”认为,外在的所谓讲究恰到好处,只需一两天就能说完,至善难道是这么容易的事吗?唯独是你在实行这些至善的时候“心”要纯乎天理之极,不能有一丝人欲间杂,这才是至善。如果只是讲究这些礼节适当,就好比扮成戏子一般,装出这许多冬温夏清的礼节,那也能叫做至善了。

在《论语》之中也有同样的一段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论语·为政篇》

译: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能够赡养父母。按照这种说法,连狗和马也有人喂养着。如果没有心存孝心,供养父母和喂养犬马有什么分别呢?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格物致知)(6)

阳明先生晚年时候,总结自己的一生理论为“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至此心学所理解的格物概念已然明朗起来。

人的心,最初是无善无恶的,只是一颗纯朴的心;后来有了意念,接触了社会之后,有的走向善,有的走向恶,全凭自身的环境改变;等到知道了所谓善于恶之后,这是良知。有了良知则终其一生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便是为善去恶的格物(存天理,灭人欲)。如此方得止至善之功。

欢迎留言讨论!新人求个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