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时要面对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当校长后就想办法让教师过得“舒服”一点。
季海峰,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保定市名校长,涿州市人大常委,涿州市高新区学校首任校长
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学校校长季海峰说,自己上学时感觉学习很辛苦,于是做了教师就想办法让学生学得“舒服”一点;自己做教师时要面对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很多时候觉得很压抑,于是当校长后就想办法让教师过得“舒服”一点。从这种朴素的认知和情感出发,让教师在学校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成为季海峰多年思考和探索的主题。
季海峰对“幸福”有一种执念。
1995年,他从河北省保定教育学院毕业走进河北省涿州市乡镇学校任教,2018年调任涿州市高标准建设的高新区学校任校长,23年间,季海峰的身份从教师、教导副主任到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再到校长,从乡镇到城市,力所能及地让更多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更多幸福,是他坚守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
“‘幸福’一词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上学时,我感觉学习很辛苦,做了教师又要面对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校园有时给我的感觉是十分压抑的。因此,刚做教师时,我就想着如何让学生学得‘舒服’一点,当校长后,我就想办法如何让教师过得‘舒服’一点。只有‘舒服’了,人才可能感受到幸福。”
让教师在学校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是季海峰多年思考和探索的主题。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对教师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行动。
归属感:把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
每年寒假放假前,涿州市高新区学校的教师都要给季海峰写一封信,信中可以对学校发展提建议,可以说说“心里话”,还可以吐槽、抱怨……
季海峰收到信后,按照信件的内容分门别类,分出轻重缓急,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研究这些信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
“教师有意识把自己与学校的发展‘隔离’起来,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或者看到学校需要改进的工作,不敢、不愿、不想与校长沟通。通过一封信的方式打开教师心里的‘枷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学校发展的主人,不是旁观者。”谈起“一封信”的起因,季海峰说。
入职3年的音乐教师黄雨桐在寒假的一封信中建议学校尽快建立校史馆,“学校从无到有,经过3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积淀会愈发厚重。”这是黄雨桐提出建议的初衷。新学期开学,学校就组建团队开始整理学校发展的材料,为修建校史馆做准备。这样快速的反应让黄雨桐没想到。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季海峰会以匿名的方式在各种场合进行解答或者给出行动计划。“当看到自己的意见被学校采纳并作出整改,我们的心亮堂起来,学校把我们看成是一家人。”采访过程中,许多教师表达了类似的心声。
把每个人的成长融入学校发展中,让教师在学校找到归属感,这是教师幸福的第一个层次。
季海峰总与教师说,你所在的团队决定你前进的方式——与鱼在一起,你就会在水里游泳;与鸟在一起,你就会在天空飞翔。
因为是新建校,学校需要谋划和践行的事情千头万绪,季海峰激励每一个教师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学校的校歌、校赋、校徽等文化设计均来自一线教师。截至目前,随校园文化一起写入校史的教师有102人。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增强了教师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也进一步丰富了幸福文化。
如何增强教师在学校的存在感?让教师心甘情愿在学校这块土地扎根?“为教师幸福提供肥沃的土壤。”季海峰说,在高新区学校,除了注重人性化管理外,还让每一处角落都有教师参与,给教师发展留出足够空间。
2018年入职的王珊大学毕业后“北漂”了3年,她深切知道一个人从零开始打拼有多难。毫无教学经验的她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每一项活动。“我感受过那种独自打拼的漂流感,加入高新区学校后就像一块海绵投入水中,我‘贪婪’地在这个团队中汲取养料,生命逐渐变得‘饱满’起来。”如今可以独当一面的王珊组建了钢琴社团和舞蹈队。“没有团队的支撑,自己打破僵局是很难的”。
季海峰说,“归属感体现的是一种共情能力,我们积极营造团队文化,让大家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也懂得付出,因为团队的未来决定了其中每个人的未来。”七年级思政课教师陈雪飞的话印证了季海峰的观点,“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团队一点点在变好;反过来,团队又反哺我们每一个人。”
尊重感:以付出、成长赢得尊重
2020年,有着23年教龄的物理教师鲁艳侠调入高新区学校。在学校,相对处于劣势的物理学科组终于有了带头人,每天被同组的年轻教师围着问东问西,鲁艳侠的职业热情再次被点燃。“虽然有着打破舒适区的阵痛,但从默默无闻的‘尘埃’到一个学科的‘专家’,我找到了价值感。”
“被尊重、被需要”是季海峰提倡的教师幸福的第二个层次。
1995年走上讲台,季海峰在自己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多阅读和分享,避免题海战术;1999年担任中层负责年级组工作,他提倡教师少做重复性工作,倡导高质量的集体备课;2007年开始担任副校长,“幸福”在季海峰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对幸福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他把目光落在教师幸福的更具体行动中。
季海峰将尊重感细化为自尊和自强两部分,强调个体在团队中的自我发展。如何才能实现“被尊重、被需要”?自尊让每个人的品德更高尚、内心更纯洁,自强让每个人更有本事、更有能力。
在学校中学部两栋教学楼的中间小广场上,修建了一座“幸福门”和刻有教师誓词“幸福箴言”的影壁,每年暑期,季海峰都会组织新教师走进幸福门,学习“幸福箴言”,开展欢迎会和入职教育。从“终于等到你”“欢迎新家人”为主题的欢迎会到“洁身自爱”的师德教育,每年都会如期上演。“让教师感受到成为学校一员的荣誉感和应承担的责任,懂得要守住这个荣誉和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要自珍自爱自强。”季海峰说。
高新区学校教师大部分为“90后”,平均年龄不到31岁。这些教师年轻,有活力,有冲劲,有个性,但教学经验不足。如何让年轻教师站稳讲台?“对内我们营造尊重教师的氛围;对外想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就需要教师的专业硬起来、强起来。”季海峰针对年轻教师制订了“一揽子”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板书规范化书写、班主任管理要点、教育素养提升等各个方面。
九年级物理教师张慧是2019年入职的,当时物理学科还没有带头人,她又没有教学经验,最初上课全程照着PPT读,自己很累,学生成绩也很差。后来,鲁艳侠来了,每周五下午,九年级物理学科开展集体备课,虽然只有3名教师,但他们也会按照集体备课流程一丝不苟地进行。“课上怎样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感觉这届孩子不会化简,这点课堂上要加强”“课上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情而不是赶进度”……窗外暮色渐浓,而教室内讨论得愈发热烈。张慧对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她不再一门心思忙于把课讲完,而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收获。她彻底改变了在课上手忙脚乱的状态。
“我们的物理课一点也不枯燥,宋珂老师会利用NOBOOK虚拟物理实验室等平台把同学的兴趣激发起来,改变了死记硬背的课堂模式。”让九(1)班学生傅依佳信服的宋珂是九年级物理组3名教师之一,也是一名新教师。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一方面对教育教学有了自信,内心更笃定从容,另一方面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季海峰还针对不同成长需求的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对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发展性培训,助力其从“合格”走向“卓越”。其培训内容主要有两类:第一类让教师明确“我到哪儿去”,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人生职业规划,如短期规划、中长期规划等;倡导教师关注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视野,提升格局。第二类让教师知道“我怎么去”,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践行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提升专业素养。
付出、成长赢得尊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自觉追求这一状态。
成就感:每个人都渴望绽放
2016年,季海峰调任大邵村中心学校任校长。面对淳朴、勤奋的农村教师,季海峰暗下决心,一定要给他们之前没有“享受”过的教育生活。从那时起,培育幸福教师开始有了实践样本。
食堂设备简陋落后,季海峰就购置餐桌、空调,增添蒸箱等厨具,让教师在温馨的环境中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联系企业家为学校捐助了30多台空调,让大邵村中心学校成为全市唯一的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都有空调的学校,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他为住宿教师建浴室,教师们再也不用跑到城里去洗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也开始多了起来……
“幸福教师在乡村学校有了模样,那个时候的‘幸福’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根植于乡土,确实对教师的生命是一次唤醒。”高新区学校教导副主任杨海花当时在大邵村中心学校所辖的村小当教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原来教师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
一个人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是对自己负责,这是季海峰对教师成长的期望,也是他自身成长的真实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成长的期待值也不一样,但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身边的人更‘舒服’一些,这是人活着的终极意义。”季海峰说,“成就感是教师幸福的第三个层次,给人的力量也是最强大的”。
在高新区学校,历史教师杨晓芳的名字“家喻户晓”。“课堂上的她有一些小幽默,总能用笑声把同学们拽到课堂上。”九(2)班学生安妮这样评价道,“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和她说。”
“她总是默默承受工作的辛劳,不抱怨、不争抢,像一个‘知心大姐’。”这是许多同事对杨晓芳的评价。“做一个光芒万丈的人,成就自己也照亮别人。”杨晓芳有点害羞地说。
“早上6:30到校,7:30迎接学生,7:50督促早读,第一节课后组织集体备课,三四节有语文课……”这是语文教师勾术山在笔记本上写好的工作安排。除了教语文,他同时还兼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年级主任、语文备课组长。“学校会科学、细致地分析每个教师的能力,并分配相应工作。在我看来,自身能力最大程度的释放是一种幸福。”勾术山信心满满地说。
“输出也是一种生产力。”鲁艳侠每一天都很忙碌,但成就感爆棚。
学校管理不是冷冰冰的发号施令、硬邦邦的数字考核,每个教师都希望得到认可、渴望绽放。季海峰倡导领导班子与教师共享幸福。“幸福多一个人分享,就多了一份影响和传递,有人分享幸福也能激发成就感”。
“三个层次的幸福不是割裂的,不同成长需求的教师在不同阶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2019年,在全市校长交流大会上,季海峰感慨地说,“幸福是一种能力,我的幸福就是我们的教师学会了怎样去理解、感受和创造幸福。让人欣慰的是,高新区学校的教师正在这条路上不停地奔跑。”
来源: 中国教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