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四段产程要点(分娩期的三个产程)(1)

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

临床工作中将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

一、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初产妇的宫颈较紧,需11~12小时;经产妇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

妊娠患者出现规律的下腹痛,自觉阴道间断性或持续性流出液体,多为无色清亮或含有胎脂的液体。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规律下腹痛 产程开始时,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习称阵痛。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且弱,间歇期较长(5~6分钟)。

随产程进展,持续时间渐长(50~60秒)且强度增加,间歇期渐短(2~3分钟)。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达1分钟或更长,间歇期仅1~2分钟。

2.阴道流水胎膜破裂,简称破膜,胎儿先露部衔接后,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称为前羊水,约100ml,形成的前羊水囊称为胎胞,宫缩时胎胞楔入宫颈管内,有助于扩张宫口。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正常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二)辅助检查

1.子宫收缩产程中必须连续定时观察并记录宫缩规律性、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强度。

(1)检测宫缩最简单的方法:是助产人员将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宫缩时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

(2)用胎儿监护仪描记宫缩曲线:可以看出宫缩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持续时间,是反映宫缩的客观指标。

2.胎心 胎心监测是产程中极重要的观察指标。

(1)听诊器听取:常用电子胎心听诊器。胎心听取应在宫缩间歇时。

(2)胎儿监护仪:多用外监护仪描记胎心曲线。此法能较客观地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

二、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也有长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妊娠患者出现规律且较前增强的下腹痛,排便感。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1)规律下腹痛:破膜后,下腹痛常暂时停止,产妇略感舒适,随后重现下腹痛且较前增强,每次持续1分钟或更长,间歇1~2分钟。

(2)排便感:当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时,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地向下屏气。随产程进展,会阴体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

2.体征(1)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

(2)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

(3)胎头着冠后,会阴极度扩张,产程继续发展,胎头枕骨于耻骨弓下露出,出现仰伸动作,胎儿额、鼻、口、颏部相继娩出。胎头娩出后,接着出现胎头复位及外旋转,随后前肩和后肩也相继娩出,胎体很快顺利娩出,此时羊水随之涌出。

分娩的四段产程要点(分娩期的三个产程)(2)

(二)辅助检查1.密切监测胎心第二产程宫缩频而强,需密切监测胎儿有无急性缺氧,应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有条件应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若发现胎心减慢,应立即行阴道检查,尽快结束分娩。

2.检查会阴弹性估计会阴弹性,若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应行会阴切开术。

治疗要点1.人工破膜 第二产程胎膜多已自然破裂,若仍未破裂,影响胎头下降,应行人工破膜。

2.指导产妇屏气 正确运用腹压是缩短第二产程的关键,指导产妇双足蹬在产床,两手握产床把手,宫缩时深吸气屏住,然后如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产妇呼气并使全身肌肉放松。如此反复作屏气动作,能加速产程进展。

3.接产准备 当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应将产妇送至分娩室,作好接产准备工作。让产妇仰卧于产床(或坐于特质产椅上行坐位分娩),两腿屈曲分开,露出外阴部,在臀下放便盆或塑料布,用消毒纱球蘸肥皂水擦洗外阴部,顺序是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大腿内上1/3、会阴及肛门周围,然后用温开水冲掉肥皂水。用消毒干纱球盖住阴道口,防止冲洗液流入阴道。最后以0.1%苯扎溴铵液冲洗或涂以聚维酮碘消毒,取下阴道口纱球和臀下便盆或塑料布,铺消毒巾于臀下。接产者准备接产。

4.接产(1)接产步骤:接产者站在产妇右侧,当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方法:在会阴部铺盖消毒巾,接产者右肘支在产床,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利用手掌大鱼际肌顶住会阴部。每当宫缩时应向上向内方托压,左手同时应下压胎头枕部,协助胎头俯屈和使胎头缓慢下降。宫缩间歇时,保护会阴的右手稍放松,以免压迫过久、过紧引起会阴水肿。当胎头枕部在耻骨弓下露出时,左手应按分娩机制协助胎头仰伸。此时若宫缩强,应嘱产妇哈气消除腹压,并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时稍向下屏气,使胎头缓慢娩出,以免过强的产力造成会阴撕裂。若胎头娩出发现脐带绕颈一周且较松时,可用手将脐带顺胎肩推上或从胎头退下,若脐带绕颈过紧或绕颈2周及2周以上,应快速松解脐带,立刻用两把血管钳夹住一段脐带从中间剪断,注意不要伤及胎儿颈部。

胎儿娩出后,右手仍应注意保护会阴,不要急于娩出胎肩,而应先以左手自鼻根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然后协助胎头复位及外旋转,使胎儿双肩径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接产者左手向下轻压胎儿颈部,协助前肩从耻骨弓下先娩出,再托胎颈向上使后肩从会阴前缘缓慢娩出。双肩娩出后,保护会阴的右手方可放松,然后双手协助胎体及下肢相继以侧位娩出。

(2)会阴切开术:包括会阴后侧切开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手术助产则一般多采用左侧斜切开,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会阴切开:在胎头着冠时趁宫缩间歇,左手示指和中指伸入阴道撑起会阴体,置入剪刀一叶。待一阵宫缩高峰后下一阵宫缩前,右手持侧切剪刀在左手引导下,自会阴后联合朝左下方方向切开会阴,一般为4~5cm。切开后应用纱布压迫止血。

2)分娩:一手保护会阴,另一手助胎头俯屈,使其以最小周径娩出。产后常规检查有无延裂及直肠损伤。清洗伤口,消毒。

3)缝合:用20肠线连续缝合黏膜,直至处女膜,在舟状窝处结扎。第一针应在切口尖端上方0.5cm,以结扎回缩的血管防止血肿形成。

4)手指入阴道检查:切口是否密合、平整。

5)关腹:用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或用20肠线间断缝合皮下,作皮内连续埋藏缝合,术后不必拆线。

三、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指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胎儿娩出后,宫底降至脐平。由于宫腔容积突然明显缩小,胎盘不能相应缩小,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剥离面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子宫继续收缩,剥离面积继续扩大,直至胎盘完全剥离而娩出。

产妇表现为轻松感,数分钟后出现下腹痛。

诊断

1.产妇略感轻松。

2.宫缩所致的下腹痛暂停数分钟后再次出现。

3.有少量液体流出胎盘剥离前阴道常有少量流血。

4.宫体变硬成球形,下段被扩张,宫体呈狭长形被推向上,宫底升高达脐上。

5.阴道少量流血。

6.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

7.接产者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处理1.新生儿处理(1)清理呼吸道:断脐后继续清除新生儿呼吸道黏液和羊水,用新生儿吸痰管或导管轻轻吸除咽部及鼻腔的黏液和羊水,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当确认呼吸道通畅而仍未啼哭时,可用手轻拍新生儿足底。新生儿大声啼哭后即可处理脐带。

(2) 处理脐带:用两把血管钳钳夹脐带,两钳相隔2~3cm,在其中间剪断。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及其周围,在距脐根0.5cm处用无菌粗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外0.5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外0.5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20%高锰酸钾液或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带断面,待脐带断面干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扎紧脐带,防止出血,又要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脐带断裂;消毒时药液不可接触新生儿皮肤,以免皮肤灼伤;处理脐带时新生儿要保暖。

(3)新生儿阿普加评分(Apgarscore)及其意义:虽然判断新生儿窒息及严重程度有多种方法,但目前仍普遍采用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该评分法是以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又称青紫窒息,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药等措施才能恢复;0~3分为重度窒息,又称苍白窒息,缺氧严重需紧急抢救,行喉镜在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并给氧。对缺氧较严重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时再次评分,直至连续两次评分均大于8分。1分钟评分是出生当时的情况,反映在宫内的情况;5分钟及以后评分是反映复苏效果,与预后关系密切。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以呼吸为基础,皮肤颜色最灵敏,心率是最终消失的指标。

(4)处理新生儿:擦净新生儿足底胎脂,将新生儿足印及产妇拇指印印于新生儿病历上。对新生儿做详细体格检查,系以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和床号的手腕带和包被。酌情肌内注射维生素K11mg,将新生儿抱给母亲,请母亲辨认性别,进行首次吸吮乳头。

2.协助胎盘娩出(1)正确处理胎盘娩出,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2)当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于宫缩时以左手握住宫底(拇指置于子宫前壁,其余4指放在子宫后壁)并按压,同时右手轻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当胎盘娩出至阴道口时,接产者用双手捧住胎盘,向一个方向旋转并缓慢向外牵拉,协助胎盘胎膜完整剥离排出。若发现胎膜部分断裂,用血管钳夹住断裂上端的胎膜,再继续向原方向旋转,直至胎膜完全排出。胎盘胎膜排出后,按摩子宫,刺激其收缩以减少出血,同时注意观察并测量出血量。

3.检查胎盘、胎膜(1)将胎盘铺平,先检查胎盘母体面胎盘小叶有无缺损。疑有缺损用Kustner牛乳测试法,从脐静脉注入牛乳,若见牛乳自胎盘母体面溢出,则溢出部位为胎盘小叶缺损部位。然后将胎盘提起,检查胎膜是否完整,再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血管断裂,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副胎盘为一小胎盘,与正常胎盘分离,但两者间有血管相连。若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时,应在无菌操作下徒手入宫腔取出残留组织。若手取胎盘困难,用大号刮匙清宫。若确认仅有少许胎膜残留,可给予子宫收缩剂待其自然排出。

(2)测量胎盘大小、重量、脐带长度。

4.检查软产道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阴道穹隆及宫颈有无裂伤,若有裂伤,应及时缝合。

分娩的四段产程要点(分娩期的三个产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