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也称“土话”,但简单地把方言理解成“土”是不对的,千百年来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方言和所谓的官方语言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其实官方语言的前身就是方言,它的词汇、发音和语法都是来源于“土话”。现在推广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言。另一方面,生活中一些普通百姓也会学着文人说一些“文绉绉“的词汇,这样方言的词汇、发音和语法也在不断地丰富。历史上秦始皇他老人家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甚至还统一了车辙的宽度,却唯独没有统一语言,所以至今我们还保留着南腔北调的各地方言。试想一下,当时满朝文武大臣们的语言五花八门,讨论起朝政来是一片“莺歌燕舞”,他老人家当初怎么就没有考虑一下统一语言呢?实在想不通。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土话”不“土”,方言里有一个词“瞧瞽”,读作qiāo gǔ,意思是说人眼瞎、看不到,也可以理解为不长眼。生活中不小心碰撞到他人,被撞的人会生气地说:“你眼瞧瞽吗?那么大个人看不到,愣往我身上撞!”这个“瞧”现在意思是看,可它的本意却是眼睛昏花。“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在他的文章《难自然好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睹文籍则目瞧,修揖让则变伛,袭章服则转筋,谈礼典则齿龋。翻译成白话就是:看文章就眼睛变瞎,作揖谦让就成驼背,穿上正统的礼服就抽筋,谈论礼法经典牙齿就会生蛀虫。这里“瞧”就是眼睛昏花,眼瞎的意思。“瞽”这个字现在不常用也很难写,上面一个“鼓”字,下面一个“目”字,意思是盲人、瞎子。《阴符经》里有一句话:瞽者善听,聋者善视。意思是:眼瞎的人听觉好,耳聋的人视觉好。这样看来“瞧”和“瞽”都是眼瞎的意思,“瞧瞽”就更是眼瞎了。《难自然好学论》和《阴符经》当然不“土”,你还能说方言“土”吗?

下面继第一篇,再说惠民的土话。(注音尽量接近方言,与标准注音可能不同)

D

方言朗读示范(D)

打嘚嘚(dǎ dei dei):哆嗦,天气冷冻得发抖。

例句:今天早上太冷了,冻得我直打嘚嘚

打扎儿(dǎ zhár):很多地方称打尜(gá)儿,扎(尜)是用一段短木棍削成的两头尖中间粗的游戏工具,把扎放在地上,手持另根一木棍去击打“扎”的尖端,在“扎”弹起来的一瞬间,再次去击打它,让它向远处飞去,根据游戏规则来评断输赢。“尜”字上下各一个“小”,中间是“大”,这个字更形象一些。“打扎儿”也许是“打尜儿”读音的误传。(游戏场景见下图)

滨州几种方言(滨州惠民方言二)(1)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打够嘚(dǎ gōu déi):一般指吃饱饭后引起的膈肌痉挛,人不由自主地收缩胸腔,咽部会发出“额”的声音。。

例句:你娘给你做地啥好吃地,你看撑地你光打够嘚

打瓜(dǎ guā):应该是由“呆瓜”演变而来,指头脑不灵活,智力有缺陷的人,一般用来骂人。

例句: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真是个打瓜

打呱啦(dǎ guā la):雷雨以前猛烈炸响的雷电。

例句:你不用光干坏事,到时候打个呱啦劈死你。

打栏(dǎ lān):母牛、母羊等家畜进入发情期,称为打栏。

例句:老张家的小牛这才将(jiāng)了几个月,大牛又开始打栏了。

道么子(dào mō zi):说话絮絮叨叨,让人厌烦。

例句:你这个叨么子,一天到晚嘴闲不着。

道道么么(dào dào mó mó):头脑不灵活,行为古怪、循规蹈矩。

例句:你受啥刺激咧,咋变地道道么么地了。

道瑟(dào sé):多指年龄大的人(女性)说话、办事不明事理,不看形势不守规范。

例句:你咋么道瑟囔,孩子给你买的你就收下吧!

道了嗒瑟(dào le dà sé):意思同道瑟,但程度更重一些,稍有贬义。

例句:她上了年纪道了嗒瑟地,别跟她一般见识。

道闷(dào mēn):理解、明白的意思。例句:这么简单的帐,你咋道闷不过来呢(ni)!

得了便宜卖乖(dē le pián yi màiguāi):指愿望达成后却装出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

例句:给他买了他又说不买也行,他这是得了便宜卖乖,一开始怎么不拦着不让买啊。

得了屁想屎吃(dēi le pì xiǎng shǐ chī):得寸进尺,不知满足的意思。例句:别人都一个,已经给了他两个,他还想要,真是得了屁想屎吃

瞪眼猴(dèng yǎn hóu):空欢喜的意思。这是一句哄骗小孩子的话,大人赶集时小孩子要跟着去,大人会骗他说:你听说好好在家里等着,我在集上给你买个”瞪眼猴“回来,实际上什么也不给买,让小孩子干瞪眼,称之为瞪眼猴

睇希(dì xi)一般指小孩子不断用啼哭等方法乞求大人给自己想要的事或物。泛指多次用各种乞求的手段达到目的。

例句:孩子光在家里睇希,不给买就躺在地上打滚。

掉链子(diào liàn zi):原指自行车掉了链子,无法前进,泛指关键时候出了差错,影响事情的进展。

例句:自己说得很有把握,关键时候却掉了链子,闹出了笑话。

迭不地(dié bū di):抽不出身,没有时间。

例句:如果你迭不地,我就让小张去吧。

蹀躞(dié xié):原意是小步走路,徘徊,惠民方言中意思是搞砸了、失败了。蔬菜等失去水份,不再新鲜也会用“干毛蹀躞”一词来表达。

例句:这下行了吧,蹀躞了,让你狗筋!

顿混(dùn hún):停顿一下,变得清醒。

例如:刚睡醒了,我顿混顿混再出去。

掇活(duō huó):掇,有拾取、摘取的意思。“掇泥”就是小孩子玩泥巴,把淤泥往地上摔。掇活指做事不认真、杂乱无章,有贬义。

例句:都怪你把事情掇活乱了。

多咱(duō zan):什么时候,何时。

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们》“你听见过队伍了?”“听见了。”“多咱?”“前天夜里。”

例句:你多咱放假啊?我去接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