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看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恨不得三个月养成一个学霸,一年出个学神,考入北大清华。这样的案例不是没有,但真的很少,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最常看到的,还是一直保持优秀的学霸。

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学霸,是2018年的安徽省高考状元方清源。他取得713分的高考成绩不是一日之功,三年前就是他们市的中考状元,上了高中之后基本上一直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绩。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总结(高中三年稳居第一)(1)

方清源认为,好成绩不是靠一天两天打鸡血取得的,而是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学习的漫漫长路很辛苦,唯有将自律的主旋律贯穿始终,才能在"最终决战"中取得胜利。

那么方清源是如何坚持自律的?以下三个方面对各位家长和孩子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家庭环境: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

在方清源小时候,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特别高,会给他定严格的规矩让他遵守。反倒是等他年纪大了之后,家长就逐渐放手了。到了初中阶段,基本上是靠他的自觉在学习。

从管到不管,这个过程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

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他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很多规矩都不知道。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很容易"长歪"。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们的三观逐渐成型,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如果这时候过度干预他们的理念,会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管束,应该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也就是让孩子从他律逐渐向自律演化。

不要在孩子小时候放手让他随便玩玩,等他长大了,开始对他指手画脚,这是很不可取的。

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让他养成好的习惯,在他长大之后,也一样能够将好习惯延续下去。而当孩子长大了,是需要更多的主见和自己的判断,这时候,家长就要学会放手了:给孩子一点信心。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总结(高中三年稳居第一)(2)

2.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形成体系,再形成惯性。

方清源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套自己的学习节奏,基本上都是预习 学习 反思和总结 优化思路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法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主动性,让他能够用更加游刃有余的态度面对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之后,他只要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就好了,形成一种"自动化"学习的模式,更有利于坚持。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的学习方法。很多方法都是好的,值得借鉴。可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去选择这些学习方法,很难坚持下来。在接触到这些学习方法的时候,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形成一个体系,以后的学习都可以按照这个体系来,就会逐渐形成习惯了。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方法同样可以是逐渐进行优化的,如何让自己更轻松?如何才能提高效率?总结与反思的过程必不可少。

这就是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再将自己的东西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对学习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再配合上孩子强烈的主动性,可以大大降低坚持的难度。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总结(高中三年稳居第一)(3)

3.劳逸结合:不必在一两天内透支自己,强调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方清源是一个将努力和坚持发挥到极致的人。但是他同样不赞成过度压榨自己的学习方法。事实上,他几乎不在校外上课外辅导班,本人比较喜欢打羽毛球,哪怕在压力较大的高三阶段,也没有放下。

他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缓解学习压力,转换一下心情,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味的报班,如果利用率不高,也没有什么用。

有些家长急于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不仅在周末的时候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就连平时放学后的时间也不放过: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等等。孩子连喘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对学习的兴趣会大大降低,过度疲惫的学习体验也会导致学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学习是一个长久的马拉松赛跑,切忌"揠苗助长"。

高强度的学习透支了孩子的身体和精力,学习效率怎么可能得到提高?报班辅导不一定对孩子的学习毫无作用,但是应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不要过度压榨孩子的休息时间。

适当的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也是孩子在坚持学习的同时必不可少的休息方式,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更愉悦的心情。

正如古人有言:"学习如取水,终日取而不能逾其量。"

超过了孩子精力限度的学习只会起到反效果,在孩子承受范围之内的高效率学习法才是"努力"的最终秘诀。不要期待着孩子在一两天之内就把所有内容都学完,学习更在乎的是可持续发展。

优秀是持续性的自律,而不是间歇性的自虐。想要让优秀成为习惯,离不开家长和孩子的通力合作。

本文由@学霸学习方法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更多学霸学习方法、故事,点击我的头像,免费查看。

更多提分好文:

"牛娃"学霸董翰元:学习兴趣两不误,保送北大全靠这3点

状元邱昕瑶:不熬夜、不补课,却以758分考入北大,就靠这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