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现代商业元素(那年花开月正圆)(1)

最近由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带我们认识了“吴安寡妇”周莹,这个清末出身的陕西女首富的传奇故事。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现代商业元素(那年花开月正圆)(2)

其实,这个电视剧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大义秦商》。

自秦至清的几千年里,陕西商人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形成了以泾阳、三原为中心,以西北、川、黔、蒙、藏为势力范围,输茶于陇青、贩盐于川黔、鬻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的名震全国的商业资本集团,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明清时期,陕西泾阳是中国西部“商务总汇”、“金融中心”,号称“陕西小长安”、“中国西部华尔街”,对我国西部经济在明清时代的发展发挥过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现代商业元素(那年花开月正圆)(3)

明清时期,中国商界流传着一句话:“天下会馆数陕西。”与晋商一样,陕商是当时在全国建造会馆最早和最多的商帮。他们将在家乡盖四合院的习惯搬到了各地,在全国修建了有文史记载和实物遗存的会馆达274所之多。在四川成都车水马龙的陕西街首,一座陕西会馆傲立街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据说,当年建造这座会馆所用的土,全是从陕西背来的黄土。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现代商业元素(那年花开月正圆)(4)

那个时候,每到一个固定的日子,陕商都会托付镖局,将自己在西部挣到的银子运回家乡。明清两代,每逢“走镖”之期,从西部流向陕西三原的银两都在三千万两以上,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2秦商的“大义

周莹的传奇,不仅是因为她陕西女首富的名声,还有她在国家危难关慷慨 解囊的行为。

1900年,慈禧在西安避难时,周莹向慈禧提供了10万两白银,慈禧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并收她为义女。《辛丑条约》签订后,她又向清政府进交白银,同赴国难,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而周莹并不是唯一一个捐钱给国家的商人。国难当头,以她为代表的诸多秦商纷纷捐出巨额白银。

据记载:清代末年,庚子国变,清室西狩,秦商纷纷捐资国难,渭南焦家捐银5万两,常家捐银10万两,曹家捐银3万两,西塬贺家捐银10万两,泾阳安吴吴家捐银5万两……一时间,“资政大夫”的牌匾挂遍渭北各县。早在百年前,秦商商就懂得了“厚重质直,忠义仁勇”的道义。

3秦商的衰亡

“没有永远的巨人”,即使辉煌如秦商,衰退和没落同样来的迅速与彻底。

进入清朝后期,陕西商帮内外交困,迅速走向瓦解,成为了明清时代全国十大商帮中最先瓦解的商帮。

究竟是什么压垮了曾经强壮如巨人的秦商?

从外部原因看:可以说清末一系列的社会动荡给陕商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渭北各县陕商财富几乎被掠夺一空。清军入陕作战后,征粮派饷,陕商积累百年的财富被搜罗殆尽。

当此之时,胡雪岩正鞍前马后为左宗棠及湘军筹措物资,帝国第一红顶商人正逐渐引领徽商走向高峰。土焦瓦砾上的陕商荣耀从此淹埋。

除了时局因素,以及徽商的后来聚生,秦商的衰败究其内因是封建商帮的保守性,在清末整个时代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之时缺乏应变,很难和西方资本主义竞争。

第三海南文昌华侨中学教师潘爱琼对此有精彩论述:

徽商富而好儒,广修书院、学堂,当地形成一股儒商之风,当了官的商人会扶持商人,这便形成了既商且儒的徽商;晋商不喜做官,其优秀的子弟多去继承祖业经商,其次做胥使,中材以下的子弟才去读书应试,其中还有中了进士回去经商的,这也让晋商的智力得到提升,形成一个精明的商业团队。反观秦商,相当一部分出身农家,他们在取得商业利润后并不是扩大经营规模,而是购田置地,修建住宅。这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也许不算坏事,一旦社会出现变革,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特点就是致命的弱点和缺陷。

而今,曾经叱咤风云的秦商虽然辉煌已成过往,秦商辉煌的业绩如今也鲜有人知。但是文明的魅力永远不会被尘封,秦商的文明也等待有人去发现、去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