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城市,我们很多人可能比较了解的无非就是这几种: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县级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深圳有可能成为省一级市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深圳有可能成为省一级市吗(深圳是副省级城市)

深圳有可能成为省一级市吗

谈到城市,我们很多人可能比较了解的无非就是这几种: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县级市。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深圳,很多网友的评论是——“深圳不是地级市,是副省级城市”。看到这点,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看完之后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直辖市

我国大陆地区的直辖市有4个,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和天津市,直辖市的行政地位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相同,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是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市。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省会城市

我国的省会为省级行政区(除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我国有23个省,省会就有23个。

当然这里要区分的是,我国有5个自治区,自治区的行政中心都是称为首府,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南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呼和浩特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乌鲁木齐市、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拉萨。

因此,“首府”和“省会”本质上基本没有区别,都是指的省级行政中心的行政驻地,不过需要清楚的是,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没有省会或则首府之说!

第三,我们来了解一下副省级城市

对于副省级城市,很多人都会和省会或者是地级市进行区分,副省级城市也可以称为副省级市,副省级市的行政级别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也就是党政干部属于高配。国家将部分城市定为副省级市,不仅有利于加快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且这些城市能在一些区域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我国目前有15座副省级市,分别是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在这15个城市里面,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这15个副省级市里面:东北三省有4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大连和沈阳;中部地区1个,即武汉;西南地区1个,即成都;西北地区1个,即西安;华南地区2个,分别是广州和深圳;东南地区1个,即厦门;山东半岛2个,即青岛和济南;江浙沪3个城市,分别是宁波、杭州和南京。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副省级城市在该区域里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的。

第四、我们来了解一下计划单列市

前面也讲过,副省级城市的前身是计划单列市,其全称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即国家计划单列市,简称“计划单列市”。第一次和第二次计划单列时期,各国家计划单列市的管理受中央和所在省的双重领导,以省领导为主。从党政领导方面,出任这一行政区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官员由所在省提出建议,并由中央任命,级别为副省级。

国家计划单列市的财政与中央挂钩,但不一定就与所在省财政完全脱钩,也就是说“单列不脱钩”,目前我国有5个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

最后,我来了解一下地级市

地级市,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个名词,很多人的理解是省会、副省级以外的城市是地级市,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1983年,我国实行了市管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实行了管辖的县级市、县、自治县划归原有的地级市管辖的改革,还有一部分地区直接被改为地级市,地级市的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行政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

截止目前,我国总计地级市293个,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地级市的上一级是省级行政区,下一级是县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也是地级市

在我国也有地位比较特殊的地级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副省级市”,绝大多数地级市的的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的行政级别为厅局级正职,但有些地级市的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其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为省部级副职。前面也讲过,副省级市有15个,而副省级市的前身是计划单列市,具体的城市名称可以看看副省级市的名录!

所以针对很多人说“副省级市不是地级市”,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副省级市也是特殊的地级市,而省会(首府)城市则是省或者是自治区行政驻地的地级市!

因此,网友则讲:“该补补社会科学方面的课了!”这些你应该清楚了吧!

#社会科学##副省级市##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