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作文的“硬伤”是指作文在文字表达、选取素材、中心立意以及行文结构中有明显的不足,让阅读老师毫不犹豫把此文定为四类文及以下不及格的分数。因此中小学生写作文要想得高分就要避免应该作文中的“硬伤”。

作文“硬伤”一:文字表达不顺畅,叙事无条理,前后表达不连贯,病句错字过多等。

一个语文基础差的孩子,写起作文来经常词不达意,句意表达不顺畅、不连贯,让读者读来费解。这样的作文阅卷老师一看就会认为此生语文能力一定差,作文肯定也写不好,于是失去了再深入看卷的兴趣,基本分数达不到三类文的分数,50分的作文最多也就给到20分左右。

改进方法:1、作文下笔之前要有完整的构思。

要想好选材什么样的材料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想好首段、中心句、点题句、结尾句等的写法。最好简要列个提纲,把文章能出彩的句子或段落首先构思好,或打好腹稿或写在草纸上,然后再下笔写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文气贯通、一气呵成。并且最大限度的保持文章顺畅,像开头结尾这些阅卷老师必看的地方,如果表达顺畅,中心突出,点题扣题明确,卷面又干净的话,那么离作文高分就不远了。

2、最忌“动笔草率、仓促成文”。

很多同学一见题目就马上动笔写,结果选材不够典型,情感思想表述不够真切动人,或者立意粗浅俗套,甚至出现事件交代不清,或叙事无序,语言表达不通顺的现象。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功”,想好再写,才是成就一篇好作文的关键。

作文硬伤二:选材不够新颖、典型、无法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

中小学生应试作文的命题范围一般集中在“精神励志”类和“情感感悟”类两种,都要求有一定的情感性和思想性,要求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每个人的生活和感悟必将是独特的、个性的,如果大家一写“感恩”就是父母深夜送自己上医院,老师带病上课等,那么作文势必因千篇一律而落入俗套,让人感觉非真情实感,难以打动人心。

改进方法:1、选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触深刻的事情,以小见大、深耕细作,写出真情。

生活处处是真情,而精神的力量源自内心,因此写好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审视,对人事的深刻思考和体会,一颗细腻的心即使是他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他都能从中体会出真挚的情感。而这些均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2、最忌“选材大而空泛,言之无物”。

有些同学写作文时会把从电视剧中或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当作写作的材料,出如写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写陌生人见义勇为、写某个人的励志故事等,这样的选材往往因为作者不是事件主体人,而且事件本身又太大,往往文章流于平铺直叙,缺乏个人思想情感的上的碰撞,给人以言语空泛无物的感觉。因此最好不要选这样的素材来写。

作文硬伤三:偏题跑题。

偏题跑题是写作的大忌,一旦跑题偏题,文章的得分就有可能最低,造成偏题跑题的原因多出现在审题上。

1、没有体会题目的含义而造成立意错误。或者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忽略了题目对立意的限制造成偏题。

例如《心中一片月》此题目中的“月”并不是表面意思,而是写像月光一样给自己带来光明和慰藉的人或者精神力量等,如果写成写景的文章,就意味着偏题了。因此写作之前的审题至关重要,真正弄清楚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再选合造的材料来表现中心思想,才不至于偏题跑题。

2、行文中缺乏“一步三回头”式的扣题,结尾缺少“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主题回扣,使文章中心主题不突出。

要想行文不偏离主题,那么就需要在行文中的恰当处不断扣题,形成一唱三叹或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思想情感剖析的效果,结尾处再总结深化一下主题就会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不会有跑题之嫌。

例如今年河北中考作文《爽》,在行文中就要尽可能的表现与“爽”有关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比如,看到妈妈脸上露出的久违的笑容,我心中的那团火、那个结终于释然了,心头如炎热的夏天里吹来一股清风,如干涸的土地上冒出一泓清泉,我的内心呈现出一个大写的“爽”字来。文章中要时时有表现“爽”的情感的句子,或者用“不爽”来对比突出“爽”等,再加上立意深刻,不落俗套的话,那么中心明确突出的文章一般得分都不会低。

语文中考作文不好怎么办 怎样避开语文考试作文中的(1)

作文“硬伤”四:开头入题太慢,下笔千言不见主题。

作文开头讲究一下“引”字,就是快速地引入作者所要写的主题上去,所以要求简洁、或语言美或情感美或思想有力度地扣住主题即可。例如有些同学写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本来是从旅游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的作文,开头即用大量的句子写旅游前的准备,这就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感觉了。显得头重脚轻,主次不分,这是作文开头的大忌,一定要避免。

作文“硬伤”五:结尾无力,或者草率结尾,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

文章的结尾起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重要作用,有卒章显志之功效,要求收束有力,能总结升华主题,一个好的结尾能使文章成功升格。但很多同学却存在草草结尾的现象。例如写《感动》,结尾常有“这就是让我感动的一件事”这样简单的结尾,既不能体现其思想的深化性,也不能感受作者饱满情感的抒发,让读来读来平淡无味,这样的结尾往往造成失分。因此,在写作时,作文结尾的总结升华,对作者思想情感或观点的再扣深挖是必不可少,千万不可草率结尾造成失分。

例如下图中鲁迅的《故乡》结尾以思想性见长,读来引人深思,意味隽永。而朱德的《我的母亲》则以纯朴的情感抒发见长,读来动人心弦。

语文中考作文不好怎么办 怎样避开语文考试作文中的(2)

作文“硬伤”六:文体不明

不同的文体,语言的特点和写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记叙文以情动人,语言多用描写和抒情,极少用议论讲道理。而议论文则以理服人,要求用大量的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文章大量的语言是以议论讲道理为主。因此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中最忌文体不明,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先定位好文体,然后再写出符合文体特点的作文来。

一般初中生写议论文,因此掌握的论据素材较少,不能引经据典,或者选取典型的有时代气息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加之观点肤浅俗套,很难写出高分的议论文,往往文体也会不明,造成失分严重。因此中学生学生写记叙文依然是作文的重头戏。

综上所述,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从文字表达到谋篇立意避开以上几个“硬伤”,力求写出真正写出自己满意,令读者动容的好作品来。同学们听了小徐老师的解析,好好回忆下自己的文章有没有避开以上几个硬伤呢?如果有,那就需要根据本人提供的改过方法加以练笔了,在不断的练笔中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坚决禁止一切抄袭行为。

语文中考作文不好怎么办 怎样避开语文考试作文中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