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墓惊现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都城雍城的所在地,据文献记载,从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383年,秦国在此建都,时间长达294年,这里也自然成为了当时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这段时间里,秦国完成了氏族末期到奴隶社会的过渡,又开始了向封建社会的迈进,最终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段时间里,19位秦国国君长眠于雍城的秦公陵园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被意外发现后,在海内外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对秦史研究的广泛关注。从时代上讲,秦始皇陵属于秦统一之后的遗迹,而据史书记载,凤翔雍城所属的秦公陵园则是秦始皇先祖们的安葬之地,如果能在雍城找到这个安葬秦公们的陵园,不仅能为秦公和秦帝的葬礼制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而且对整个秦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为专门探究秦公陵园遗址的雍城考古队于1975年正式成立,韩伟任队长、凤翔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曹明檀为副队长,开始寻找秦公陵园和秦公大墓。

然而,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去秦始皇陵参观过的游客往往会为秦始皇陵上那小山一样的封土而感到叹为观止,封土,往往也成为后来人们寻找墓葬的最重要坐标。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葬俗和统一六国后的秦朝葬俗是不一样的,东周的秦人葬俗是“平地起坟,不封不树”,就是说,秦公大墓不可能像后来的秦始皇陵那样在坟墓上面堆起醒目的封土,所以,寻找它并不容易,只能先根据文献记载来摸索秦公陵园的方位。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

秦始皇陵高大的封土。然而,秦始皇的先人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下葬时却没有在墓葬上堆封土的习惯,导致秦公陵园遗迹2000多年后难以寻找。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宁公(宪公之误)墓在陵山的西山大麓,故号秦陵山也”。史籍中提到的“陵山”便是凤翔县现在的灵山。所以根据这条文献,考古队员首先来到了位于凤翔县城以西约10公里的灵山附近进行勘探,结果一个冬天下来,几乎把整个灵山钻了个遍,却一无所获,只得沮丧地撤回凤翔城南的驻地,韩伟队长甚至因此开始怀疑是不是司马迁所说的内容有误,不然不可能一点墓葬的痕迹都找不到。

虽然遭此挫折,但工作还得继续进行,此处找不到,那就换个地方继续找。第二年(1976年)春天,正当他们寻找新的大墓线索的时候,有一天,凤翔县南指挥村的农民斳别信来到考古队向曹明檀提供线索说,在他们村东的土壕里,土特别硬,里边还夹杂着碳灰,这块地还有个毛病,就是不长庄稼,他怀疑这里可能有墓葬。

这个情况确实蹊跷,看起来似乎那里是个古代的遗址,至于是不是墓葬,还得亲自去钻探一下才能得出结论。于是队长韩伟、副队长曹明檀和队员王保平等人赶紧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南指挥村的那块奇怪的田地,经过初步勘探后,他们发现这里存在大面积的夯土和木炭分布范围,与过去其它地区发现大墓的迹象非常相似,即便不是大墓,也起码算得上是一处重要的大型人类活动基址,他们马上觉得,这里有戏。

然而,进一步的调查过后,遗迹的规模却又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怀疑。因为根据勘探,夯土遗存的面积达到5334平方米,这个规模实在太大了,远远超出考古人员脑海中关于墓葬规模的认识。以往他们发掘的墓葬,即使如安阳殷墟的商王大墓,最大的面积也不过400多平方米,此处遗址的面积已经是商王陵的十倍以上,很难相信还有这么大的单体墓葬,所以考古队一开始根本无法确定这到底是墓葬还是建筑遗址。

为进一步确认遗迹的性质和分布情况,考古人员继续用探铲钻探,可谁知第一铲打下去,竟然打不到底,连续打下去,竟然达到24.5米深才见到原生的黄土,考古人员这才确认,这确实是一个大型的墓葬。道理很简单,如果是建筑基址的话,深度是不过超过10米的,而24.5米的深度说明这只能是个墓葬。最后经过完整勘探,终于确定这个墓葬为宽42.5米、长300米,拥有两条斜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

在探铲带出的泥土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木炭、朱砂以及葬具腐朽后留下的木灰,从这些细节来看,进一步确定墓葬应该属于春秋时期,初步估计墓主应该是一位秦国国君,由于这是在雍城发现的第一座秦国国君墓葬,秦国国君的爵位又是商周时期确立的五等爵(既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制度中“公”,因此,人们称呼它为“秦公一号大墓”

这座面积达5334平方米的墓葬规模无愧于“大”字,这个通过横向对比便更直观了:目前已知春秋时期北方诸侯国国君墓葬,即使算上墓道,面积也都在500平方米以内,而秦公一号大墓面积则其它们最大号墓葬的十倍!如果还是觉得有些抽象的话,笔者再举个例子便更清楚了,熟悉考古的人都知道出土举世闻名的女尸“辛追”的马王堆一号汉墓。深埋地下16米(加上封土堆高度的话则是20米)的马王堆一号汉墓规模已经算很大了,然而秦公一号大墓却比它还大20倍,是20世纪以来中国所发掘最大墓葬之一,如此大的墓葬,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墓葬。

二、十年艰苦发掘

1976年12月,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中国考古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终于开始,这也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我国考古史上又一重大事件。

发掘这座深度近25米、夯土遗存面积达5334平方米的超级大墓,注定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工程。发掘的第一步是清理墓坑和墓道中的填土,由于发掘过程中为避免破坏文物,因此没有使用任何机械参与清理,都是靠人工来进行,因此进展缓慢,非常耗时费力。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2)

发掘初期的照片。从中可看出,全靠人工在进行。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3)

解放军战士也来帮忙了

而更让考古人员揪心的是,刚挖了两米,便在墓坑的工作面上陆陆续续发现了盗洞,而且随着发掘的步步深入,发现的盗洞也越来越多,最后竟然达到247个之多。虽然墓葬出现盗洞很正常,但通常来说,绝大多数墓葬也就一两个盗洞,单个墓葬出现247个盗洞,这已经创下了中国考古史上的记录。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4)

秦公一号大墓密密麻麻的247个盗洞,其中10多个盗洞打穿了椁室。

秦公一号大墓的这247个盗洞大多呈椭圆形,这种形状的盗洞通常都是古代盗墓贼所留,和现代盗墓贼们挖的圆形盗洞有明显区别。考古人员还从这些盗洞中发现不少古代的瓷片,结合墓葬的年代分析,很显然,这些瓷片是盗墓贼留下的,这进一步说明盗墓者多为古人。至于那些瓷片属于什么器物,考古人员经过分析,确定是宋代盗墓贼所使用的油灯。不过,秦公一号大墓并非在宋代才被盗掘,考古人员经过对盗洞的分析,发现最早的盗洞可追溯至战国晚期,比宋代要早1000多年,也就是说墓主下葬两三百年后便开始出现盗掘行为,不过,从盗掘的次数上看,最频繁的还是唐宋时期。

那么多的盗洞,墓坑中的椁室会不会已经被盗掘一空了?怀着这样沉重的疑问,考古工作仍然按部就班地开展发掘工作。为什么都已经这样了还继续进行发掘?因为盗洞虽然多,但并非都打穿椁室,实际上达到椁室的盗洞只有10多个,因此,如此大规模的墓葬里面的大批随葬品不大可能全被盗光。同时,考古发掘不是为了取宝,不是只看墓内有没有文物,墓坑、棺椁以及其所反映的葬俗等也都是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能够体现和说明当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最后,即使墓葬已被盗空,按照国家保护文物的政策,这么大规模的墓坑和棺椁也是要清理发掘的,不能置之不理。

不过,离解开这个谜底为时尚早,因为发根据考古程序,必须先把充斥墓室和墓道的填土清理干净,最后才能打开棺椁,而这项工作要挖掘的土方就达到10多万平方米。由于不能使用机械且所有挖出的土都要过筛,劳动强度特别大,进展自然就比较慢。另一方面,秦公一号大墓发掘需要大量资金,这不仅包括支付给工人的挖掘费用,还涉及对出土文物进行除锈、修复和保护等的资金,当时省文物部门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资金,只得挖一挖,停一停,工期自然不断延后,因此,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工作断断续续整整持续了十年之久。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5)

秦公一号大墓发掘现场,从图中可见上面围满了围观的人群。

1986年初,发掘完成后的大墓终于完整展现在众人面前:大墓有东、西墓道和墓室,东西墓道均呈斜坡状,东墓道长156.1米,西墓道长84.5米,墓室为长方形,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45—38.8米,深24米。大墓全长300米,总面积约5334平方米。

此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棺椁上,因为,最后一项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既开启棺椁,即将开始。秦公一号大墓采用当时最高等级的“黄肠题凑”葬式,这无疑更加让人对棺椁里面的文物多了不少期待。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6)

椁木两边伸出排列整齐的榫状木心为我国迄今出土最早的“黄肠题凑。这种结构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的棺椁才能使用。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7)

图右上方矗立的圆木称为“木碑”,是下葬时所用的重要设施,这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物“木碑”。当时把绳子系在木碑上,作为人拉的纤绳,把巨大的灵柩慢慢降落到椁室里。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8)

秦公一号大墓平面图

秦公大墓即将揭椁的消息传出后,每天都有大批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为确保开启棺椁工作的顺利进行,南指挥村的民兵们从自家拿来铁丝、绳子、木桩,在大墓四周做了防护栏,还组织护墓小分队,维护现场秩序和保护出土文物的安全。

1986年5月2日,这座被称为中国考古史上迄今为止发掘出来的最大墓葬终于开始揭椁开棺了。然而结果有些让人沮丧:古代盗墓贼们早已捷足先登,棺椁内的文物早已惨遭洗劫。据专家估计,被盗大件文物多达1000多件,占随葬品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墓主棺具也被倒塌的椁木压为碎片,导致无棺可开,考古人员在棺具碎片中,发现了零散的骨骸,有些棺木碎块上还留有骨钉。按周礼葬仪,天子与诸侯之棺分别用金钉和骨钉封固。此时骨钉的出现,也再次证明了墓主便是秦公。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9)

清理大墓底部时的场景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0)

秦公一号大墓主椁室“黄肠题凑”复原图。黄肠题凑中的“黄肠”指黄心的柏木,就是去皮后的柏木。“题”指题头,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指向内聚合。黄肠题凑就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外垒叠起来,全部题头向内。"黄肠题凑"是当时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原则上只有周天子才可享用。秦公一号大墓的墓主却使用了“黄肠题凑”葬具,属于礼仪上的僭越。

三、差强人意的出土文物

经过密集盗扰的秦公一号大墓虽经过考古人员反复搜寻后出土铜、铁、金、陶、玉、漆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3500多件。出土文物数量看似很多,其实整体质量不佳,墓内随葬的大型器物已被洗劫一空,留给考古人员的大多是古代“摸金校尉”们看不上的陶器、石器,里面虽有少数金器、玉器,但都是体积细小的物件,估计要么是由于太小了,盗墓贼们没看到,要么是携带出来的时候掉落的。不过,文物也不能仅凭经济价值,出土的文物里面也不乏在考古学家眼中非常重要的器物,其中就有帮助解开墓主之谜的石磬。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1)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部分文物。金玉之类的贵重物品都是盗墓贼遗漏掉的,物件都很小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2)

考古人员在清理出土的陶器。陶器在盗墓贼眼中几乎没有经济价值,所以经常连碰都不碰。

四、墓主身份之谜

在两周(西周和东周)的贵族墓葬中,通常会有青铜礼器随葬,这些青铜礼器中往往会铸有铭文,而这些铭文是辨别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但由于秦公一号大墓里几乎所有的青铜礼器都不见踪影,考古人员无法从这一途径获得墓主人的身份,庆幸的是,在劫后余生的文物中,考古人员找到了34件石磬,其中17件刻有文字。

作为春秋时期重要的乐器,石磬不仅是贵族阶层的象征,还是几乎所有国君大墓随葬器物的标准配置。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这批石磬有的形制巨大,有的又十分小巧,考古人员估计,原先最少有三套,在对这些残断石磬进行缀合后,共发现26条铭文、206字。

这批石磬可以说是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最有价值的文物,它们不仅为进一步研究秦国的历史、文化和礼乐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为确定该墓的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个依据来自于其中一条铭文:“天子匽喜,龚桓是嗣。髙阳有灵,四方以鼐平。”这具铭文的意思是:天子举行宴飨,做磬者是共公、桓公的嗣子,秦人祖先的高阳氏在天有灵,国内才四方升平。”

这个文字明确指出,制作石磬的主人是秦共公和秦桓公的后裔,而秦共公又是秦桓公的父亲,是直系亲属,因此,秦公一号大墓的主人顺理成章地应该也是秦桓公的直系亲属,也就是秦桓公的儿子,既秦立国后第13代国君秦景公。秦景公在位长达40年,是秦国建都雍城期间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营造这样大规模的墓葬,自然不在话下。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3)

解开墓主身份的石磬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4)

石磬铭文拓片,红框中文字(由右往左)便是揭开墓主人身份的“天子匽喜,龚桓是嗣”

根据石磬上的铭文,再结合墓葬器物的分期,专家们推断墓主为公元前577年-537年在位的秦景公,这一结论也普遍为学界所接受。不过,由于只是通过推理考证得出的比较合理的结论,并无直接和确凿的证据,所以该墓一直称为秦公一号大墓而非秦景公墓,这也体现出科学研究的谨慎态度。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5)

如今博物馆里面所立的秦景公塑像

五、艰难曲折的保护

发掘完后,实际上事情还没结束,因为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墓葬遗址该怎么处理?回填还是保护?

1986年大墓发掘结束后,曾有专家建议国家拨款建立与秦始皇兵马俑类似的遗址性博物馆,并向国内外开放参观。原本国家和陕西省文物部门是准备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的,可惜的是,秦公一号大墓时运不济,遭遇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尴尬。当时距大墓仅50公里的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恰好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并出土了释迦摩尼佛指真身舍利,震动海内外。由于当时国家保护文物的经费有限,并且此时宏观政策是压缩基建规模、紧缩银根,有限的文物保护经费便转而投向了在海内外影响更大的法门寺,而对秦公一号大墓的保护只能暂时搁置了下来。

发掘完成后,喧闹一时的南指挥村也重归于平静,同时秦公一号大墓这个东西长60多米、南北宽38米、深20多米的巨大露天墓坑,自1986年发掘后便任凭风吹、雨淋、日晒,杂草丛生、污迹斑斑,几乎成了臭水坑和垃圾站。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南指挥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民兵连指导员的赵生祥。

赵生祥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其实原本对历史知识了解很少,更谈不上兴趣。不过自1976年考古工作者来到南指挥村后,作为一名村干部,在做许多协调工作中,与考古工作者交往增多,也跟着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尤其是秦公陵园的发现和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取得的重大收获,在他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进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么重要的秦文化遗址就在本村的情况,心里也多了一份自豪和荣耀,同时也感到了一种责任,他想,作为村干部,就要带领村民们把这个重要遗址保护好。

另一方面,虽然秦公一号大墓被冷落了十多年,但重要价值并没有被忽视,在这期间每年都有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专程前来大墓参观,这也让赵生祥从侧面了解到了大墓的重要性,因此,赵生祥便产生了利用大墓遗址来建设旅游景点的想法。他和村领导班子经过分析后认为,大墓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对大墓进行保护和管理,如果能替国家把大墓遗址的保护任务接下来,再对大墓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不仅能为保护文物作出贡献,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于是,由农民集资修建秦公一号大墓的想法便应运而生。

1998年4月,南指挥村人在从省文物管理局接过对秦公一号大墓的管理权后,很快便在赵生祥的发动带领下,村里的70多户村民自发筹集资金100多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8月新建了我国首家农民创建的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赵生祥担任馆长。博物馆建成后随即开始布置展室、清理墓坑,准备对整个遗址进行就地保护。

然而,原址保护需要建立覆盖整个墓坑口5000多平方米范围的拱棚,这需要花费数百万元,这对于人均纯收入仅1000多元的南指挥村而言完全无力承担,墓坑只得继续裸露在外,经受日晒雨淋。由于长时期被雨水浸泡,此时南侧墓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大面积滑坡痕迹,墓坑底部的主棺室因长期积水已被泡塌,金字塔墓框的形状逐渐消失。赵生祥馆长为此忧心忡忡,他担心若再不采取保护性措施,用不了十几年,这座号称“东方倒金字塔”大墓将不复存在。

而由于这座博物馆的民营性质,这个先天的体制问题使得它无法像大多数博物馆都可以通过立项来申请保护资金。2005 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曾下拨380多万元文物保护经费用于大墓的遗址保护。可是,钱到了宝鸡市,却迟迟发不下来,就因为这是座民办博物馆。捉襟见肘的境况维持了几年,最后经文保人士奔走呼吁,终于在2007年,迎来了收归国有的好消息:当年9月18日,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收归国有,并更名为“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民营改为国有后,保护力度自然一下子就上去了,秦公一号大墓的顶棚加盖在几年后便实现了,而且其他方面的完善措施也陆续落实,如前后两次对大墓南坡及墓道南壁部分进行加固保护,加装了防护栏杆;改造了陈列馆,拓宽了陈列内容;完成了雍城遗址保护标志碑的栽植、文保员队伍的扩充等等,秦公一号大墓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6)

现在的秦公一号大墓已经有了顶棚进行保护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7)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里秦公一号大墓椁室内部复原图1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8)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里秦公一号大墓椁室内部复原图2

秦公一号大墓考古队(已发掘墓葬系列2)(19)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