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崎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月入8000住家保姆的真实生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月入8000住家保姆的真实生活(女大学生当全职住家保姆月入过万)

月入8000住家保姆的真实生活

邓崎凡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话说起来轻松,道理也人人能懂,但一落到具体的事儿上,却容易遇到让人难以接受的情况。好比,大学生当保姆。

保姆,一个类似“打杂”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甚至连正经职业都算不上;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正规教育,读了那么多书,干什么不好,非要去干这个,合适吗?

鞋合不合脚,脚知道;工作合不合适,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案例:29岁的山东女孩刘宇大学学习音乐专业,曾在日本留学一年,会拉小提琴、弹钢琴,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她现在在北京是一位全职住家保姆。做饭、打扫、辅导孩子功课……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5年。

近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但她自己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月收入过万,包吃住,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类似刘宇这样的案例,这些年越来越多。较高的收入、稳定的工作环境,加上“我喜欢”的态度,让很多人和刘宇一样,对这份工作有了不同常人的看法。

可即便“千金难买我愿意”,但还会有旁观者评论,这是人才浪费。

“人才浪费论”一点都不新鲜。海归去当城管了,是人才浪费;博士去中学教书了,是人才浪费;名校毕业生卖猪肉了,是人才浪费……在“人才浪费论”者眼中,好像没有不浪费人才的职业,只有站在云端超凡脱俗的“人才”。

就拿“保姆”来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政市场的供需缺口达上千万人,未来五年高层次家政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高达20万。消费者对学历和一技之长都非常看重,精品保姆更成为市场“香饽饽”。可在巨大的人才需求情况下,国内开设家政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寥寥无几,一些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也面临招生难的尴尬。大学生当“保姆”是人才浪费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

“人才浪费论”的潜台词是,职业分三六九等,从事职业的人也因此会被分为三六九等。

职业本没有贵贱之分,但不同的工作强度和回报高低,却决定了不同职业在人们心中的等级和地位。说到底,家政工这类的职业会被认为是“浪费人才”,原因可能就在于回报太低。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课题组于2019年6月至10月先后在北京、济南两地,对1591名家政工进行访谈,并发布调查报告。根据报告,两地住家家政工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3小时。北京、济南受访的养老护理员平均小时工资分别为14.8元/小时和14.2元/小时,仅为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的61.7%和74.3%。

刘宇们是站在这一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虽然收入和工作状态让自己满意,却依然无法改变大众对行业的固有印象,这不得不再次提醒人们:家政行业的发展已经把行业制度建设甩在了身后。家政行业的人才培养、薪酬待遇、职业准入和职位晋升等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理想的职业”,但每个人都能有“职业的理想”。社会要提供实现这种职业理想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个健康发展的职业体系下,个人选择何种职业应该以意愿和能力为前提,而不是以身份去定义和评价职业选择。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话:大学生当“保姆”,有何不可?

来源: 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