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上海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以下称“中电科三十二所”)嘉定园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上海城市运行管理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中迈入新阶段。

古代为什么盛行卜算(神算所凤还巢后)(1)

此前,上海市与中电科就以嘉定为试点,推进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打牢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的数字化新基建理念,形成“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数字新基建体系,赋能上海市“一网统管”和关键行业智慧应用。

“凤还巢”后的中电科三十二所根植嘉定科创中心承载区的深厚腹地,创新如鱼得水。

曾创造中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为迅速壮大我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国家发布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58年8月,嘉定被上海市政府定位为“科学卫星城”,同年,中科院等机构随即响应号召,相继在嘉定设立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电科三十二所)应运而生。

古代为什么盛行卜算(神算所凤还巢后)(2)

“1960年,中国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对于刚刚起步不久的计算机科学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党的十四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中电科三十二所退休职工李德元回忆起往事感慨道。这年初春,李德元走出校门,带着行李,加入了创建不到2年的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娃娃兵”的队伍之中。

上世纪60年代初,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边搞基建,边搞科研,条件十分简陋。李德元和所内有志青年一起,边干边学,废寝忘食地研究。“当时我和其他同志一道参加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的研制,该机通过中国科学院鉴定之后,便投入应用,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作出了贡献。”李德元笑着说。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上空,西方列强的“核讹诈”从此落空……“当时真的非常激动,这是无数人心血的结晶。”李德元感慨。

古代为什么盛行卜算(神算所凤还巢后)(3)

“自成立以来,我们先后成功研制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多种中大型计算机及软件系统。在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中,中电科三十二所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创造了我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中电科三十二所工会主席金光介绍,中电科三十二所在研制中大型计算机方面填补了当时国内多项空白,先后研制成功上海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每秒运算5万次大型电子管计算机(J-501机)、上海首批工业化生产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X-2机)、首台第三代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655机)、我国首台500万次计算机(905机)等,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水平,也为我国众多重大工程,特别是“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出走到归来

上世纪90年代,经济、科技、社会事业开放,蓬勃发展。地处嘉定的中电科三十二所由于交通、交流等方面的制约,在业务发展中受到掣肘。

“当时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国际交流业务很多,我们和日本、美国等顶尖科技企业都有合作,由于地处郊区,给交流合作带来一些不便,专家来嘉定需要坐很长时间的车才能到达。”金光回忆,对于员工来说,市中心区的吸引力也非常大,“和我一起同年进所的员工有近400人,最终留下来的只有20多人,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古代为什么盛行卜算(神算所凤还巢后)(4)

2000年,中电科三十二所将工作总部从嘉定搬到徐汇漕河泾,“但是当时那里只有20多亩地,随着发展,我们的员工人数从几百人发展到了上千人。”金光表示,后期因为员工数量不断增多,不得不租房给员工办公。

“我们的根始终在嘉定,尽管我们把重心转移到了漕河泾,但嘉定每年还是邀请我们去参加科研院所座谈会,倾听了解我们的困难与需求。”金光说,当听到中电科三十二所面临着场地不足的困境时,嘉定区政府伸出了橄榄枝。2010年,中电科三十二所响应嘉定“凤还巢计划”,重回嘉定。经过几年紧张有序的建设,2016年6月,中电科三十二所工作总部从徐汇漕河泾搬回嘉定。

“建所初期我们只有120多亩土地,现在我们已经扩大到300多亩土地,嘉定区政府在用地上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为我们的高端科技人才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金光说,去年企业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这与嘉定区政府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密不可分。”

中电科三十二所综合管理部高级专务顾斐是嘉定人,自大学毕业后就在所里工作,跟着研究所从漕河泾搬回了嘉定,更亲眼见证了嘉定的发展:“和大城市的形象越来越贴切,让人感到自豪。”

在中电科三十二所副总工程师任敏华看来,嘉定自身的发展,也帮助研究所留住了人才,“近年来计算机行业人才争夺处于白热化,嘉定的发展帮助我们留住了一批又一批高知分子、科研骨干以及海归精英,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创新成为嘉定发展的“硬核”动力

“从研制中大型计算机到研制通用计算机,中电科三十二所一度享有‘神算所’美誉。”中电科三十二所党委书记、所长江波表示,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中电科三十二所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拥有自主可控先进计算关键技术、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自主可控数字化解决方案龙头企业。

中电科三十二所只是嘉定“凤还巢计划”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嘉定栽下“梧桐树”,善待“金凤凰”,引入科研院所、创新企业,为回归和入驻的高校院所提供近2000亩土地,为人才累计提供700多套六折配售房、140个货币化购房补贴和近千人的租房补贴,一大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产业化项目、平台落地嘉定,国内首条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质子刀、联影医疗器械等一批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及相关产业,成为嘉定发展的新名片。

古代为什么盛行卜算(神算所凤还巢后)(5)

嘉定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把“创新”摆在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位置,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要素集散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应用示范地、创新话语发布地”。未来五年,嘉定将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


来源:上海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