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深海之惊蛰》是由张若昀、王鸥、阚清子等人主演的抗日谍战剧,在剧集刚开始播出的时候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欢,许多观众表示,剧情矛盾冲突紧张有序,既有言情又有谍战,特别是主角陈山在重庆卧底,在上海卧底的戏份,看得观众是酣畅淋漓。

可是随着剧集的不断播出,《惊蛰》的整体口碑也一路下滑,观其原因不难发现,从谍战剧变“神剧”是主因。

惊蛰谍战剧评论(惊蛰口碑一路下滑)(1)

《惊蛰》的整体剧情很简单,观众理解起来也不难,主要讲述了上海弄堂小混混陈山因长相酷似军统特工肖正国而被日本人发掘成了一名特工,接着被派往重庆执行潜伏任务,但是就在重庆的潜伏过程中,陈山的民族大义逐渐崛起,受张离影响,他成了一名双面间谍,回到上海之后继续潜伏在日本人当中,为抗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期间发生了数次危机吗,但都被陈山一一化解了。

惊蛰谍战剧评论(惊蛰口碑一路下滑)(2)

惊蛰谍战剧评论(惊蛰口碑一路下滑)(3)

就前期来说,《惊蛰》还是蛮优秀的,张若昀、王鸥、孙艺洲等人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演技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表演中该笑的笑,该哭的哭,若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在演技方面是没有什么吐槽的地方。

唯一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在陈山还是一名混混时,张若昀的表现稍微用力了一点,像是硬装出来的,没有那种上海弄堂里土生土长的感觉,不过这段戏份很少,无伤大雅。

在剧情方面,多次的矛盾冲突是最大的看点,比如陈山在重庆的时候就因为李伯钧、周海潮等人差点暴露,但好在有“主角光环”,一次次危机都被他化解了。

回到上海之后,在剧情细节方面虽有不同,但去表象观其本质,似乎与重庆潜伏的日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日常也就是为陈山制造各种“差点暴露”的戏份,但都被他一一化解了。这种紧张的矛盾冲突,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有趣,但看多了,对于观众来说难免会缺乏新鲜感。

抗日谍战剧,其最大的受众群体是男性观众,一开始《惊蛰》剧情简练直接进入主题,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节奏,这是它赢得观众好评的原因,但是随着剧集的播出,言情戏份逐渐多了起来,简单梳理了人物关系之后,我们会发现剧中主角团里面是情感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周海潮爱余小晚,余小晚爱陈山,陈山爱张离,张离爱陈河,再加上一个仅露了一次面的肖正国,顿时变得复杂了起来。

《惊蛰》的剧情进入中后期基本上就从谍战剧变成了抗日言情剧了,这就好比挂羊头卖狗肉,对于言情戏,男性观众自然是不待见的,所以其口碑一路下滑,特别是陈山与张离结婚为时间节点,接下来的戏份多次在紧张中插入慢节奏的情感部分,让观众看得很是出戏。

当然,这还不是主因,《惊蛰》之所以口碑一路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剧情逐渐开始变得与“神剧”越来越接近。

何谓“神剧”?可以简单理解为“主角光环”太重,通过一系列“陈山遇到危机”、“陈山差点暴露”、“陈山完美化解危机”的神操作,整个剧情顿时就变得似乎不那么合情合理了,观众们纷纷表示谍战剧变“神剧”了。

其实随着电视剧市场的发展,观众的审剧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低质剧,特别是那些“神剧”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惊蛰》此时涉足这个领域,是一个比较愚蠢的做法。

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多了却有反作用,刚开始的时候安排一些此类情节或许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得剧情冲突有致,但是多了却会造成审美疲劳,《惊蛰》中后期剧情最大的缺点也正是在于此,安排太多危机给陈山去化解了,每次危机来临都是“命悬一线”,但每次都能完美地将锅甩出去,以至于观众对此类剧情逐渐产生抗性,再也兴奋不起来了。

其实如果从整体来看的话,《惊蛰》还是挺不错的,演员表现良好,剧情矛盾冲突频繁,能够充分调动观众情绪,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保持住刚开始的水准,遇上张离、余小晚之后大谈言情,情感戏明显有喧宾夺主的嫌疑,这也就落入俗套了。

不过目前《惊蛰》才播出30多集,还有十几集才结局,尚且有很大的变数,如果在剧情上能够调整回来,仍不失为一部好的谍战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