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云长特点(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1)

关公像

作为整部《三国演义》中最为高光的人物,关云长在《三国志》当中并不算露脸,拿得出手的事迹不多。就是杀颜良和刮骨疗毒货真价实,还有一个水淹七军,这个属于捡便宜,山洪暴发,冲垮了于禁的大营,关羽捡了个漏。

对了,还有一个,就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是有的,降了曹操之后,曹操很爱惜这员将,但发现关羽不惦着一直在他这儿工作,他就让张辽问问关羽什么想法。关羽跟张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在刘备那边的时候,他对我也是恩重如山,我跟他发誓同生共死,所以我绝对不会一直待在这儿,我会给曹将军立功之后再走。”张辽跟曹操一说,曹操觉得关羽够仗义。到后来关羽刺了颜良,您注意,这儿是刺颜良,不是斩颜良。东汉末年的冶炼技术还无法打造大刀这样的武器,关羽使的应该是矛。

不管是什么吧,关羽杀了颜良之后,曹操就知道他在自己这儿待不长了。然后关羽挂印封金,给曹操留书一封,就走了,这点《三国演义》基本上照搬了《三国志》。曹操身边的大将一看关羽走了,都要去追,曹操就说了一句:“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放关羽走了,灞桥挑袍这段就完全是虚构的了。

三国关云长特点(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2)

关云长

另外,《三国志》还记载了关羽一些个不太露脸的事,完全不符合《三国演义》里面塑造的关羽的形象。最著名的当然是秦宜禄他老婆那档子事。话说曹操剿灭吕布,当时刘备和曹操是一个阵营的,吕布手下有个秦宜禄,他老婆长得很漂亮。关羽就跟曹操说,希望消灭吕布之后,把秦宜禄的老婆赐给他。曹操一开始答应了,结果关羽沉不住气,前前后后说了好几回,这下曹操琢磨了:这女人得有多漂亮,让关羽这么念念不忘。结果消灭吕布之后,让人先把这个秦宜禄的老婆送到自己这儿,他先看看。结果这一看,曹操自己把这个女人留下了,确实太漂亮了,关羽郁闷了。

要看《三国志》,关羽也就是一个类似李广的人物,勇是肯定有的,谋差点,真有谋也不会在那么多人看着的情况下撺掇刘备杀曹操,估计刘备听了他这话,心里都得骂街:“你长点脑子行不行?”

而罗贯中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一下打造出一个在后世被万众敬仰的神一般的人物。他怎么做到的?基本上我在序章中提到的创作手法,他都给关二爷用上了。一五一十不用说了,杀颜良,刮骨疗毒都是,当然,斩颜良前面还让关公放份儿,说颜良“插标卖首”之类的话,这也是加上的。画龙点睛,水淹七军啊,点睛之笔就是让关二爷由被动变主动,变成了他的计谋,这一下就不是有勇无谋了。

三国关云长特点(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3)

千里走单骑

添油加醋,千里走单骑就是,明明就是走了之后很顺利的就到刘备那儿了,但小说里让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增加许多精彩故事。其实就算不说过这五关在地理上的混乱,这里面的事也明显的不可思议。其实真要有这五关,守将不想让关羽过去,直接把关门一关,城墙上安排弓箭手,关羽还能飞上来?就算他能飞上来,他那俩嫂子呢?所以这就是故事而已,但您看了吗?五关的故事关关不同,体现的是作者讲故事的水平。对于看小说的人来说,故事精彩就行了,其他的并不重要。

移花接木就不用说了,孙坚斩华雄的功劳全记在关羽头上了,还弄出一个温酒斩华雄的精彩故事。无中生有,最有名的就是战长沙,关黄对刀,这二位其实就没碰过。经过这么一番再创造,关云长这个形象就算立起来了,有勇有谋,义薄云天,忠心无二,罗贯中先生再给他打造一把青龙偃月刀,齐了。

三国关云长特点(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4)

曹孟德

《三国演义》里面保留了很多体现关羽缺点的事,比如孙权提亲,他来句:“虎女不嫁犬子”,一下子把孙权得罪苦了,也为后来失荆州埋下伏笔。还有马超投降的时候,关羽给诸葛亮写信,问他马超什么水平。《三国演义》里面还加上关羽想和马超比武,让诸葛亮不得不专门写信哄他。

把他的缺点也写出来,这也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手段。要是这个人一身优点没有缺点,从头到脚德艺双馨,交朋友遇到这样的是你祖坟冒青烟。但如果是文学作品当中有这样的人,那这个形象并不能算成功。好的艺术形象都是优点缺点共存,瑕瑜互见,这样的人物才显得真实可爱,才立得住。大家对金庸小说的评价普遍高于梁羽生的作品,也有这个原因,梁羽生先生的小说当中好人坏人分得太清楚了。

三国关云长特点(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5)

关公

所以这里罗贯中先生,也赋予了关羽一些缺点,这也是这个形象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您注意,他塑造关羽缺点的时候,笔墨都是照着一个方向使劲,就是塑造关羽的傲气,有助于展现这个特点的都留下了,还创造和丰富了一些故事,加深印象。比如后来封五虎上将的时候,关二爷一听有黄忠,立刻来了一句:“不与老卒为伍”。这个是虚构出来的话,用来加强关羽孤傲的形象特点。对于不属于这方面的缺点,罗贯中先生坚决不往里面加,比如他惦记人家老婆的事,加上了这个形象就乱了,所以就不要了,就往傲上使劲就行了。

不过说到关羽这个“傲”字,我觉得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前期的关二爷很少有什么太傲慢的表现,基本上还能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唯一一次略微地表现出来一点就是白马坡斩颜良,当时曹操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他来了一句:“土鸡瓦犬耳。”就是说这帮都是泥捏的畜生,没什么用。新版三国在这儿给关羽的台词改了,来句:“都是一堆破砖烂瓦。”这么一改,就不知所云了。然后曹操又让他看颜良,他又来句“插标卖首”。就是说他在那儿卖他脑袋呢,确实有些傲气。不过这会儿的傲还是有来由,有资本的傲,属于战略上藐视敌人,然后战术对头,他又有这个能力,说出来能搂得住,这个没什么问题。

但转折点在哪儿,就在刘备进兵夺取西川,留关羽守荆州开始,诸葛亮临走时问他,如果曹操孙权一块儿来打荆州,你怎么办。关羽回答:“分兵拒之。”就是分兵两路,一块打。诸葛亮一听;“若如此,荆州危矣。”给了他八个字:“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但这番对话其实是一个转折点,之前关公虽然与生俱来就有傲气,但能够随时控制住自己。到了这个时候,年岁越来越大,他控制不住自己了,傲气越来越突出。诸葛亮给他那八个字,他是一点儿也没听进去。毛宗岗先生在这里批了一句:“未得西川,而荆州之失已兆于此。”西川还没拿下来,荆州丢失的兆头已经出现了。

三国关云长特点(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6)

神勇关公

从这之后,关二爷傲气的表现越来越重,而且经常是没来由地就犯病。比如要到益州和马超比武,荆州的防务他就不管了,这有点儿老小孩的意思了。然后刘备封五虎上将,他一听有黄忠,来了一句:“不与老卒为伍”。当初战长沙的时候,您不是还和人家惺惺相惜来着吗?这会儿就老卒啦!要不说这人上了岁数,就是容易犯糊涂。后面还有孙权给自己儿子提亲,要娶他闺女。虽然勾心斗角,毕竟你们还算同盟,您就算不愿意,也客气客气,找个词儿,来个婉言拒绝,不挺好嘛,都留点面子。他来句“虎女不嫁犬子”。骂这个闲街得罪人,有必要吗?要是年轻时,他绝不会这么说。那会儿都是张飞惹祸,关羽稳重,刘备有事都和二弟商量。关二爷那会儿是熄火的,现在变拱火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