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文字轻语】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每天更新三个成语,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成语故事100篇卧薪尝胆(85期成语故事天夺之魄)(1)


天夺之魄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赵同的态度很傲慢,刘康公看后很不高兴,骂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晋书·温峤传》

【释义】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用法】作宾语;指临死

【相近词】天夺其魄


成语故事100篇卧薪尝胆(85期成语故事天夺之魄)(2)

同病相怜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

【典故】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释义】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反义词】同床异梦、幸灾乐祸


成语故事100篇卧薪尝胆(85期成语故事天夺之魄)(3)

铁石心肠

【成语故事】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杀父继位,命负责检察的司隶大夫薛道衡对天下官员进行一次考察。薛道衡对卫州司马敬肃的评语是:“心如铁石,老而弥笃”。大臣宇文述希望敬肃庇护他那些仗着他势力为非作歹的亲朋。敬肃则将他们一一正法。

【典故】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  唐·皮日休《宋璟集序》虽兄之受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  宋·苏轼《与李公择书》

【解释】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心肠硬

【相近词】泥塑木雕、我行我素、铁石心肝

【反义词】心慈面软

敬请关注!【文字轻语】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记得点赞哦,喜欢就分享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