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七月廿九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日
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粟婆。关于地藏之名,《大方广十轮经》卷一以其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又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地藏十轮经》卷一言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
地藏菩萨是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于释迦牟尼佛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前的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众生始愿成佛之菩萨。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广为弘传。
地藏菩萨另有功德,也从地藏名义而来。《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能满众生所求,增长一切草木和农作物等,一切从地上生长的都得到丰硕收成,这是农民所希望的。此经译出后少人弘扬,所以地藏菩萨这方面功德少人注意。又《须弥藏经》说,地藏菩萨具有令众生增长精气,增进健康,祛除疾病的功德,是“大妙药”。
世俗也有称为地藏王,但经中只名地藏,印顺法师认为,可能是因为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的九华山地藏比丘出身新罗王族,所以加“王”字以尊称。而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是有“地藏王菩萨”这一称呼。也因此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汉传地藏菩萨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宝珠、莲花、幡幢等。地藏菩萨有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叫做:“谛听”或“善听”。
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唐代的佛教,正如日中天,吸引了日朝等国不少僧人来华求法。当时的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即新罗、高丽、百济。有新罗王子金乔觉(696-794),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力大可敌十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金乔觉出家名地藏比丘,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地藏比丘在各地游化数年后,于开元末年来到安徽省九华山。地藏比丘在此深山的盆地里结庐苦修,过着渴饮涧水,饥食白土的生活,且常被毒虫伤螫。
深山苦修的地藏比丘,若干年后被当地士绅诸葛节游山时发现。见此和尚住石洞茅蓬,破锅残粒中渗有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得知是新罗王族远来中国求法,诸葛长者发心倡议为他修建道场。九华山主姓闵,家财甚富。建寺必请闵公布施山地,闵公也非常敬仰地藏比丘,问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据载,地藏显神通力,袈裟一披,盖尽九华,于是闵公将整个九华山全部布施供养。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在九十年代后,所见地藏菩萨像,两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闵公父子。
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1
地藏菩萨本愿:
其一、地狱未空不成佛:《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劫以来修行,早已达到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圆满具足,早就应该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救度众生。故《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因为程度不够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所以功德虽然与佛齐等,却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其二、求诸所愿皆满足:地藏菩萨功德与佛平等,敬信菩萨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地藏十轮经》说:如在一百劫中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所求如求康寿财富或断烦恼等,不如在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大功德,若有所求皆能圆满达成。这是弘扬地藏菩萨法门,所以特地赞叹地藏菩萨功德的超胜。又《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如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十方世界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令众生离种种困苦,所求皆得满足。
今日农历廿九,恭迎地藏菩萨圣诞日。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