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几个版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全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全诗(让他三尺又何妨)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全诗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几个版本

“让他三尺又何妨”是我们熟悉的诗句和故事,可是真正的来源在哪里呢?现在把几个不同的版本介绍如下:

六尺巷

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在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发生地界纠纷,互不相让。张英家人修书一封送交给张英,想借张英来“收拾”邻居。张英收到家信后回诗一首,说:

  万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显然是要家人退让。家人收到来信后很是惭愧,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一看,也惭愧了,于是也后退三尺,所以就成了著名的“六尺巷”。

诗中所说的“万里长城”英文翻译过来,就是“伟大的墙”的意思。秦始皇修了这墙,目的是御敌,保住秦朝的万古江山,可惜的是,秦建国后不多久就终结了。不见了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和邻居各退三尺的墙,也是“伟大的墙”,而且这是个很有些人文意义的墙。秦始皇修建的伟大的墙分出了敌我;张英家的伟大的墙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没有谦让,邻居就可能化为仇敌了。

1958年,毛主席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曾引用此诗。那时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毛主席引用此诗,是希望双方采用和解的态度,来解决分歧、冲突。

六尺巷的故事

安徽桐城有一小巷,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六尺,名六尺巷。是张英故居。

六尺巷的碑铭上这样记载着:“清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一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得名焉。”

谦让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古诗

“鸡声共林巷,烛影隔茅茨”、“蒸藜尝共灶,浇薤亦同渠”。多么美好。

千里修书只为墙

清代礼部尚书张英老家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问题与邻居发生了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张英知道此事后,修书一封劝解家人,内容只有上文的这首诗。

张英的家人接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看到张家这样处理此事,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仿效张家又让出了三尺土地。于是就腾开了六尺的巷道。一时间,两家处理问题的做法传为美谈。

让他三尺又何妨

明进士裴应章历仕右副都御史南京吏部尚书。其子想在福建清流县老家盖一府第,但必须拆除邻家余姓的住宅。而余姓人家不愿拆除。其子便给裴应章去信一封,意使乃父通融县官而强买。裴应章却回信说:

“千里驰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何曾看见秦始皇。”其子得书,十分惭愧,终于取消了盖府第的打算。

让他三尺又何妨

明朝正德年间状元舒芬,作了翰林修撰后在京供职。他儿子多次写信告诉他说邻家每年都要侵占他家的墙基,并希望舒芬能修书父母官,争回墙基。舒芬看完信后在信尾题一诗寄给他儿子: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多次来信只说墙基之争,谦让对方一步又有什么关系呢?秦始皇妄想把帝业传至千万世,为此不惜耗尽民力去修筑万里长城,结果又如何呢?秦至二世而终,只有长城兀立万古是昔王荒唐的见证。

他这种勇于“让”的精神感动了邻居,两家互谅互让各得其所,从此和睦相处。

在原则问题上,不主张让步,但在生活中一些小事上,让一步又何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妥协便是其中的一种。

妥协是暂时的,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确实能给你带来不少好处。

让他三尺又何妨

有两个小兄弟,被邻居占去了一堵墙皮。后来,兄长卖力供弟弟读书,弟在京城当了御吏。兄长以为复仇的时机到了,便写了几次写家书催促弟弟回来报仇。弟弟觉得兄命难违,第三次才差人送去回信:千里家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后来,弟弟把兄长接到京师。

据传,故事中的那个弟弟就是清朝时名声显赫的曾国藩。

官拜御史的曾国藩,居然能容人所不容,选择了息事宁人,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曾国藩有如此广阔的胸襟,主要是因为他有谦让、忍让的风度。他对于名利得失,不能不说是看得很透的。他说得透彻极了,当年的秦始皇称王称霸,争得了天下,还劳民伤财地修筑了万里长城,可到今天,却不见得是秦家的天下。

龚万巷

合肥三孝口西南侧,曾有一巷,名“龚万巷”,又名“龚弯巷”。居住两户相邻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朝廷重臣,人称

“龚大司马”;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人称“万大老爷”。

两户相邻多年,并不来往,好歹是左邻右舍,各走各的门,相安无事。

这年,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大有显荣贵之意。两户在翻建房屋时,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结果引发了争吵,吵到县衙。

龚、万两家都有权有势,县老爷岂敢轻易判决,迟迟没有结果。

龚家因家主官大,派人持书京城,禀报龚大司马,希大司马出面干预,以振族威,出掉这口怨气。

远在京城的龚大司马,起初确也气恼,好在其妇人知书明理,淡淡一笑劝道:“相邻相争,只为一墙,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对此区区小事,当大度才是,让人几尺何妨?”

龚大人闻妻言之有理,顿时息怒,随即付书一封,交管家人带回。龚家人拆看,书仅诗一首:

“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言,皆息怒默语,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

龚家一反当初的举动,使万家很受震动,愧疚之余,也仿效龚家做法,主动将与龚家相邻的山墙退建三尺。这样一来,使得龚、万两家宅居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人们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也即后来改称的“龚弯巷”。

郑板桥弟弟

郑板桥作官时,他的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以致两个人各向前修围墙,阻断了道路。弟弟写信给郑板桥,希望帮忙打贏官司。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邻居非常感动,于是各自退让三尺,两家之间形成一条宽宽的“六尺巷”。“六尺巷”由此得名,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