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库仅作为员工自学辅助内容,不指向特定复习重点,不保证覆盖全部考 试内容,不确定与考试难度相当题库编制人员水平有限,有关题目答案如存疑,请先行查阅有关课程教材,中 心将适时组织有关人员更新题库,敬请谅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级职称真题及答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级职称真题及答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定)

中级职称真题及答案

本题库仅作为员工自学辅助内容,不指向特定复习重点,不保证覆盖全部考 试内容,不确定与考试难度相当。题库编制人员水平有限,有关题目答案如存疑,请先行查阅有关课程教材,中 心将适时组织有关人员更新题库,敬请谅解

电专业知识 单项选择题: 1.电流的参考方向是指() 。 A、电路任意设定方向 B、电流实际方向 C、负电荷移动方向 D、正电荷移动方向 答案: A 2. 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 3A 和 4A,则它们总的电流 有效值为()。 A、7A B、6A C、5A D、4A 答案: C 3. 支路电压等于其支路两端电压之差,与()无关。 A、节点 B、电压 C、路径 D、电流 答案: C 4. 电路中两个并联的电容元件()相等。 A、能量 B、电压 C、电流 D、电荷 答案: B 5. 理想电流源的()在平面上是与电压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A、 伏安特性 B、电压特性 C、VRC D、电压电流关系 答案: A 6. 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可以由()表示。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 C、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 D、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 答案: B 7. 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 2 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增大到原来的() 倍。 A、1 B、2 C、3 D、4 答案: D 8.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D、不能确定有没有等效关系 答案: B 9. 电阻是()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D、不储能也不耗能 答案: C 10.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 A、负载电阻增大 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D、电源输出的电流减小 答案: C 11. 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 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D、无电流,有功率损耗 答案: B 12. 电感是()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D、不储能也不耗能 答案: B 13. 电容是()元件。 A、储存电场能量 B、储存磁场能量 C、耗能 D、不储能也不耗能 答案: A 14.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A、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B、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 C、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答案: A 15. 应用叠加原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 ,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 A、短路开路 B、开路短路 C、开路电阻 D、电阻短路 答案: B 16. 直流电路中,()。 A、感抗为零,容抗为无穷大 B、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零 C、感抗和容抗均为零 D、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 答案: A 17. 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大约为() 。 A、50% B、60% C、70% D、80% 答案: A 18.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 A、交流电路 B、直流电路 C、线性电路 D、正弦电路 答案: C 19. 将小灯泡与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到恒流源上,当可变电阻减小时,小灯泡的 电压()。 A、减小、变暗 B、减小、变亮 C、增大、变亮 D、不变、不变 答案: D 20.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 A、最大值 B、瞬时值 C、有效值 D、最小值 答 案:C 21. 在电阻电路中,若星型连接中 3 个电阻相同,均为 6 欧姆,则等效三角型 连接中 3 个电阻也相同,它们等于() 。 A、18 B、2 C、3 D、6 答案: A 22. 交流电路中电流比电压滞后 90°,该电路属于()电路。 A、复合 B、纯电阻 C、纯电感 D、纯电容 答案: C 23. 电路元件按与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口、三端口、四端口元件, 按与时间的关联程度可以分为时不变元件和()元件。 A、非线性元件 B、线性元件 C、时变元件 D、无源件 答案: C 24. 三项对称电路是指() 。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C、电源和 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D、电源和负载任一对称的电路 答案: C 25. 关于正弦稳态电路中元件的功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电阻吸 收的感性无功功率等于零 B、电感吸收的感性无功功率大于零 C、电感吸收的感性无功功率等于零 D、电容吸收的感性无功功率小于零 答案: C 26. 描述回路与支路电压关系的定律() A. KCL B. KVL C. KCL 和 KVL D. 欧姆定律 答案: B 27. 描述回路与支路电流关系的定律() A. KCL B. KVL C. KCL 和 KVL D. 欧姆定律 答案: A 28. 在线性电路中,当电压源不作用时,在电压源处可以用()代替。 A. 开路线 B. 理想电压源线 C. 短路线 D. 理想电流源 答案: C 29.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串联电阻可以分压 B. 并联电阻可以分流 C. 电阻串联越多阻值越大 D. 电路并联越多阻值越大 答案: D 30. 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位法 D. 都不是 答案: B 31. 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位法 D. 都不是 答案: C 32. 电路动态过程产生的实质是() A. 电路有储能元件 B. 开关的打开或闭合 C. 元件的接通与断开 D. 能量不能跃变 答案: D 33. 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A. 含有直流分量 B. 不含有直流分量 C.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D. 其 他 答案: A 34. 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大小是() A. 绝对量 B. 相对量 C. 常量 D. 大于 0 的值 答案: B 35. 负载要获得最大功率,必须要求() A. RL>R0 B. RL=R0 C. RLδ2,在忽略线 路电阻影响的情况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 从首端流向末端; B、无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 C、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无功功率从末端流向首端; D、有功功率和无功 功率都从末端流向首端。 答案:C 181.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中,所有参数应为归算到同一电压等级(基本级)的参 数,关于基本级的选择,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最高电压等 级作为基本级; B、在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最低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 C、在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最高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 D、选择发电机 电压等级作为基本级。 答案:C 182. 装有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中可以维持电压恒定的变电所母线属于 ( )。 A、PQ 节点; B、平衡结点; C、不能确定; D、PV 节点。 答案:D 183.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 ) A、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发 电机的有功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B、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电 力系统中无功电源的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 范围; C、根据系统频率的 变化,切除或投入负荷,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D、根据负荷的变 化调整系统中变压器的分接头,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 围。 答案:A 184.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最适合担负系统调频任务的发电厂是( )。 A、具有调整库容的大型水电厂; B、核电厂; C、火力发电厂; D、径流式 大型水力发电厂。 答案:A 185. 关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就可以将电力系 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 B、要维持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首要的条件是要满足在所要 求的电压水平下的电力系统的无功率平衡; C、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改变 变压器变比,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 压限制在允许范围; D、当无功 负荷变化时,不必改变系统无功电源的总出力,只要调整电力系统的 无功潮流 分布总可以将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 答案:B 186. 在下面所列出的各组无功电源中,完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的一组是 ( )。 A、调相机、 TC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B、TC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S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C、调相机、 S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TC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D、调相机、 S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TSC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答 案:D 187.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 )。A、等 耗量微增率准则; B、等比耗量准则; C、 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D、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答案:D 188.最大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下降,最小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 电压适当升高,这种调压方式是( )。 A、恒调压方式; B、逆调压方式; C、顺调压方式; D、常调压方式。 答案:C 189. 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短路故障是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 B、短路故 障中除三相短路外,其他短路故障都属于不对称故障; C、短路 故障又称为纵向故障; D、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发 生的概率最高。 答案:C 190. 关于无限大功率电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无限大功率电 源的端电压和功率保持不变; B、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三相短路电流 中的周期分量在暂态过程中幅值 保持不变; C、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 三相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起始值均相等; D、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发生三相短路后的暂态过程中,各相短路电流 中都包含有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答案:C 191. 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转子励磁绕组和定子三相绕组电流之间 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与转子励磁绕组中的周期自由分量相对应的定子绕组 短路电流分量为( )。 A、基频周期分量; B、基频周期分量稳态值; C、基频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 D、非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答案:D 192. 关于同步发电机各电抗参数之间的关系,下述各组中正确的是( )。 A、 xd x q、 xd xd xd B、 xd x q、xd x d xd ;; C、 xd xq、 xd xd x d ; D、 xd xq、xd xd xd 。 答案:A 193. 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的分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派克变换的目的是为了将描述发电机电磁暂态过程的原始电压方程由变系数 微 分方程变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B、将派克变换后的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进行拉 普拉斯变换的目的是将基本方程 由微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 C、对同步发电机 机端三相短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利用用象函数表示 的发电机基本方 程和边界条件,求出待求量的象函数,再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求 待求量的原函 数(d、q、0 等效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 ,最后通过派克变换求出 定子三相绕 组系统中的电气量; D、派克变换仅适用于同步发电机三相对称短路的分析计 算。 答案:D 194.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用计算中在发电机方面所采取的假设条件是 ( )。A、发电机用空载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 动势相位 相同; B、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 有发电机电动势相 位相同; C、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 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 位相同; D、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交轴次暂 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 相位相同。 答案:B 195. 分析不对称短路的方法是( )。A、 运算曲线法; B、叠加原理; C、对称分量法; D、节点电压法。 答案:C 196. 关于电力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阻抗,下述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静止元件的正序阻抗等于负序阻抗; B、静止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 抗和零序阻抗都不相同; C、旋转元件的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严格讲各不相同; D、电抗器正序阻抗、负序阻抗和零序阻抗相等。 答案:B 197. 关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输电 线路的零序阻抗大于正序阻抗; B、双回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大于单回输电线 路的零序阻抗; C、架空地线的导电性能越好,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越大; D、有架空地线的输电线路,其零序阻抗小于无架空地线的同类型架空线路的零 序阻抗。 答案:C 198. 对于下述电力系统的零序等值电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199. 电力系统同一点发生不同类型短路故障时,按照故障处正序电压从高到低 的短路类型排列顺序是( )。 A、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 C、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三相短路; D、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单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 答案:C 200. 在 Y/ -11 接线变压器三角形侧两相短路时,关于变压器星形侧三相线路 中的电流,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压器星形侧三相线路中都有电流 流过,其中非故障相中电流为故障相电流 的两倍; B、变压器星形侧三相线路 中都有电流流过,其中故障相中的超前相电流为其它 两相的两倍; C、变压器星形侧三相线路中只有故障相有电流流过; D、变压器星形侧三相线 路中都有电流流过,其中故障相中的滞后相电流为其它 两相的两倍。 答案:D 201. 简单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的条件是( )。 A、加速面积等于最大减速面积; B、加速面积大于最大减速面 积; C、 dPE d 答案:D 0 ; D、加速面积小于最大减速面积。 202.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 ) A、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 作用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B、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作用后, 不发生自发振荡或失步,自动恢复 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C、正常运行的电 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D、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打 干扰作用时,不发生自发震荡和失步,自动恢复 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答案:B 203. 在空载电动势 Eq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隐极机的最大电磁功率出现在 ( )。 A、 900 ; B 、 1800 ; C、 900 ; D、 900 。 答案:C 204. 当采用制动电阻提高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的暂态稳定性时,下 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动电阻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的原理是增加了故障情况下发电 机输出的电磁功率,减小了发电机的过剩功率; B、为提高制动效果,应采用过制动方式。 C、采用 串联制动时制动电阻越大,制动作用越大; D、采用并联制动时制动电阻越小,制动作用越大; 答案:B 205. 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 分量的影响,原因是( )。A、非周期分量已衰减到零,负序分量电流对转子 的平均电磁转矩为零,零序电 流一般情况下不会流入发电机定子绕组,即使流 入发电机定子绕组也不会在发电 机气隙中产生电枢反应磁通; B、认为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已 衰减到零; C、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已衰减到零,非周期分量电流对转子的 平均电磁转矩 为零; D、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不会在发电机气隙 中产生电枢反应磁通, 所以对发电机转子的运动无影响。 答案:A 206. 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供 电可靠性; B、提高电力系统在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情况下并列运行的 暂态稳定性; C、提高电力系统在三相短路情况下并列运行的暂态稳 定性; D、提高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相间短路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 答案:B 207. 下述所给出的各个选项中,完全属于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静态稳定性的 一组是( )。A、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发电机装设先进励磁装置、输电线 路装设重合闸装 置; B、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发电机装设先进励磁装置、 提高输电电压等级; C、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发电机装设先进励磁装置、 快速切除故障; D、快速切除故障、输电线路装设重合闸装置、发电机装设先 进励磁装置。 答案:B 208. 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在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方面的 作用是( )。 A、提高电力系统在发生接地短路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 B、提高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 C、提高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两相短路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 D、提高电力系统在相间短路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 答案:A 209. 架空输电线路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装设( ) A.避雷器 B.避雷针 C.电阻 D.避雷线 答案 D 210. 流注理论未考虑( ) A.碰撞电离 B.表面电离 C.光电离 D.电 荷畸变电场 答案 B 解析: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及空间光电离是维持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并 强调了空间电荷畸变电场的作用。 211. SF6 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答案 D 212. 为防止避雷针对构架发生反击,它们空气间距离应( ) A.≥ 5m B.≤ 5m C.≥ 3m D.≤ 3m 答案: A 213. 电压波沿电缆线路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的( ) A.0.5 倍 B.1 倍 C.2 倍 D.3 倍 答案: A 214. 切除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的主要原因是 ( ) A.电弧重燃 B.截流现象 C. 电容效应 D. 中 性点不接地 答案:B 相当于切除电感负荷, 截流现象迫使储存在电感中的磁能转化为电能, 导致电压升高 215. 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 。 A.电击穿 B.热击穿 C. 电化学击穿 D. 闪络 答案: B 216.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常采用的的补偿方式是( ) A.欠补偿 B.过补偿 C.全补偿 D.不确定 答案: A 217. 220kV 及以下电网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主要由( )决定 A.大气过电压 B.操作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谐振过电压 答案: A 218.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其吸收比 K 将( ) A 远大于去 1 B 约等于 1 C 小于 1 D 不易确定 答案: B 219. 雷电流通过避雷器阀片电阻时,产生的压降称为 ( ) A.额定电压 B.冲击放电电压 C.残压 D.灭弧电压 答案: C 解析:残压:击电流流过避雷器时,在工作电阻上产生的电压峰值。 220. 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是指具有 ( ) 左右雷击概率的空间范围。 A. 0.1% B. 0.67% C. 0.5% D. 0.32% 答案: A 221. 通常将固体和液体介质的耐热性分为若干个等级,其中 E 级对应的极限温 度是( )℃。 A.90 B.105 C.110 D.120 答案: D 解析:Y90℃,A105℃,E120,℃130B℃,F155℃, H180℃,220C℃. 222. 在冲击闪络之后,建立起( )才会引起线路跳闸。 A.工频电弧 B.冲击电弧 C.电晕电弧 D.雷击电弧 答案: A 223. ( )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A.大雾 B.毛毛雨 C.凝露 D.大雨 答案: D 224.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 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 答案: A 225. ( )属于操作过电压。 A.工频电压升高 B.切断空载变 压器过电压 C.变电所侵入波过 电压 D.铁磁谐振过电压 答案: B 226. 产生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 ) A.电弧重燃 B.绝缘子发生闪络 C.杆塔接地电阻过大 D.杆塔接地电阻过小 答案: A 227. 根据我国有关标准, 220kV 线路的耐雷水平是 ( ) A.12KA B.16kA C.80kA D.120kA 答案: C 解析: 220kV 线路的耐雷水平是 75kA~110kA,因此选 C 228. GIS 变电所的特点之一是( ) A. 绝缘的伏 秒特性陡峭 B.波阻抗较高 C. 与避雷器 的电气距离较大 D. 绝缘没 有自恢复能力 答案: B 229. 衡量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用( )表示。 A.相对电介质 B.电介质电导 C. 电介质极化 D. 介 质损失角正切 答案: D 230. 阀式避雷器的保护比是指残压与( )电压之比。 A.冲击放电 B.额定放电 C.灭弧放电 D.工频放电 答案: C 231. 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答案: A 232. 表征绝缘子表面的污秽程度的等值盐密度的单位是( )。 A.g/m2 B. mg/m2 C.g/cm2 D.mg/cm2 答案: D 233. 超高压架空线路中,采用分裂导线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抗 B.减小线路的单位长度电阻 C.减少电晕放电 D.减少线路造价 答案: C 解析:分裂导线使导线周围场强变得均匀化,减少电晕放电。 234. 一般等高两支避雷针间的距离与针高的比值不宜超过( ) A.3 B.4 C.5 D.6 答案: C 解析:防止两根避雷针的中间位置在保护范围以外 235. 我国规程规定( )及以上应全程架设双避雷线。 A.110kV B.35kV C.220kV D.500kV 答案: A 236. 测量绝缘的介质损耗能有效发现发现( ) A.小电容试品的严重局部缺陷 B. 很小部分绝缘的 老化劣化 C.贯穿性缺陷 D.受潮 答案: A 解析:介质损耗能够发现整体受潮、全面老化小电容试品的严重局部缺 陷,绕组 上附积油泥和绝缘油脏污劣化等。 237. 变压器外壳接地时,用西林电桥测量绕组到外壳介质损耗时用( ) A.正接线 B.反接线 C. 两 种都可以 D. 两 种都不可以 答 案:反接法 解析:正接线:电桥可调部分处于低电位,调试方便安全,主要用于实验室试验 反接线:电桥本体应有高绝缘强度,有可靠的接地线,适用于现场试验 238. 雷电冲击波的作用下,变压器绕组起始电位大部分压降分布在( )。 A.首段 B.中部 C. 末端 D. 不确定 答案: A 解析:在冲击电压下,变压器绕组起始电位大部分压降分布在首段 239. 关于波速和波阻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缆波速小 于架空线波速 B.电缆波阻抗大于架空线波阻抗 C. 分裂导 线的波阻抗更大 D.波速和波阻抗都与导线参数有关 答案: A 解析:B 电缆波阻抗一般小于架空线波阻抗。 C 分裂导线波阻抗减小。 D 波速与 导线无关与介质有关 240. 在输配电设备中,最容易遭受雷击的设备是( ) A.变压器 B.断路器 C. 输电线路 D. 隔离开关 答案: C 241. 我国规定防雷设计中雷电流波形为( ) A.1.2/50 μs B.2.6/40 μ s C.250/2500 μ s D.500/2500 μ s 答案: B 242. 变电站中出现的雷电过电压是( ) A.沿着避雷器入侵的雷电过电压波 B. 直击 雷产生的 C. 沿着输电线路产生的雷电过电 压波 D. 调整变压器变比产生的 答案: C 243. 接地装置按工作特点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保护接地 的电阻值对高压设备约为( ) A.0.5 ~5 B.1~10 C.10~100 D.小于 1 答案: B 解析:工作接地:三相系统中性点、双极直流输电系统中性 0.5-10 欧 保护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1-10 欧 防雷接地:雷电流顺利泄流通道 1-30 欧 244. 耐雷水平是指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会发生冲击闪络的 ( ) A.最大雷电流幅值 B.最大电压幅值 C.雷电流平均值 D.雷电压平均值 答案:A 解析: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或能 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 245. 高压断路器断口并联电容器的作用是 ( ) A.提高功率因数 B.均压 C.分流 D.降低雷电流侵入波陡度 答案:B 246. S1、S2 分别为某个避雷器及其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是设备受到可 靠保护必须( ) A.S1、高于 S2 B.S1、等于 S2 C.S1、低于 S2 D.S1、相交于 S2 答案: B 解析:避雷器的保护作用应在设备未被击穿前避雷器先被击穿以此达到保护设备 的目的。 247. 线路绝缘子串应该满足工作电压下( ) A.不发生电晕 B.不发生污闪 C. 不发生湿闪 D. 不 发生雷击跳闸 答 案:B 248.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根本任务是:正确处理( )这一对矛盾,以达到优 质、安全、经济供电的目的。 A.电气强度与绝缘 B.保护装置和绝缘 C.过电压和绝缘 D.外绝缘和内绝缘 答案: C 249. 磁通所通过的路径为() 。 A、磁路 B、电路 C、磁动势 D、磁场 答案: A 知识点: 磁通所通过的路径为磁 路。 250. 磁阻的单位是()。 A、A/Wb B、Wb/A C、Wb D、Ω 答案: A 知识点:磁阻的单 位 A/Wb。 251. 变压器主磁通的大小和波形主要取决于()的大小和波形。 A、电源电流 B、电源电压 C、电源频率 D、电源容量 答 案:B 知识点:变压器主磁通的大小和波形主要取决于电源电压的大小和波形。 252. 变压器中漏感为()。 A、常值 B、正弦变化 C、变值 D、与 f 乘正比 答案: A 知识点:由于漏磁路的主要部分是空气或油,故漏磁导是常值;相应地,漏感亦 是常值。 253. 变压器绕组归算时,二次绕组归算到一次绕组,阻抗乘以()倍。 A、 k B、1/ k C、 k 2 答案: C D、 k 3 知识点:二次绕组归算到一次绕组时,电动势和电压应乘以 k 倍,电流乘以 1/ k 倍,阻抗乘以 k 2 倍。 254. 变压器开路实验亦称空载实验,试验时应该() A、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加额定电压。 B、 二次绕组加额定电压,一次绕组开路。 C、一次绕组开路,二次绕组加额定电流。 D、一次绕组加额定电流,二次绕组开路。 答案: A 知识点:变压器开路实验亦称空载实验,试验时应该二次绕组开路,一 次绕组加 额定电压。 255. 变压器负载试验时,应该() 。 A、 二次绕组短路,一次绕组加额定电流。 B、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加额定电压。 C、一次绕组开路,二次绕组加额定电流。 D、一次绕组短路,二次绕组加额定电压。 答案: A 知识点:短路试验亦称为负载试验,试验时,把二次绕组短路,一次绕组上加一 可调的低电压,调节外加的低电压,使短路电流达到额定电流。 256. 标幺值为()。 A、实际值 /基值 B、基值 /实际值 C、计算值 /基值 D、基值 /计算值 答案: A 知识点:标幺值 257. 三相电力变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运行时,负载电流相同的条件下, cos 越高,则 ()。 A:副边电压变化率 Δ u 越大,效率 η越高, B:副边电压变化率 Δ u 越大,效率 η 越 低, C:副边电压变化率 Δ u 越大,效率 η 越低, D:副边电压变化率 Δ u 越小,效率 η 越高。 答案: D 258. 一台三相电力变压器 SN =560kVA ,U1N U2 N =10000/400(V), D,y 接法, 负载时忽略励磁电流,低压边相电流为 808.3A 时,则高压边的相电流为() 。 A、808.3A B、56A C、18.67A D、32.33A 答案: C 259. 联接组号不同的变压器不能并联运行,是因为() A、电压变化率 太大 B、空载环流太大 C、负载时激磁电流太大 D、不同联接组号的 变压器变比不同 答案: B 260. 一台并励直流电动机,在保持转矩不变时,如果电源电压 U 降为 0.5U N , 忽略电枢反应和磁路饱和的影响,此时电机的转速() 。 A、不变, B、转速降低到原来转速的 0.5 倍, C、转速下降, D、无法判定。 答案: C 261. 在直流电机中,公式 Ea C n 的 和T CT I a 中的 指的是()。 A、每极合成磁通 B、所有磁极的总磁通 C、主磁通每极磁通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262. 直流电动机在串电阻调速过程中,若负载转矩保持不变,则()保持不变。 A、输入功率 B、输出功率 C、电磁功率 D、电机的效率 答案: A 263. 若并励直流发电机转速上升 20%,则空载时发电机的端电压 U0 将()。 A:升高 20%, B:升高大于 20%, C:升高小于 20%, D:不变 . 答案: B 264. 若并励直流发电机转速上升 20%,则空载时发电机的端电压 U0 将()。 A:升高 20%, B:升高大于 20%, C:升高小于 20%, D:不变 . 答案: B 265. 当采用绕组短距的方式同时削弱定子绕组中五次和七次谐波磁势时,应选 绕组节距为()。 A、 B、 4 / 5 C、 6 / 7 答案: D D、 5 / 6 266. 绕线式三相感应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起动时() 。 A 起动转矩增大,起动电流增大; B 起动转矩增大,起动电流减小; C 起动转矩增大,起动电流不变; D 起动转矩减小,起动电流增大。 答 案:B 267. 一台 50Hz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转速为 n 720r / min ,该电机的级数和同步 转速为()。 A、4 极, 1500r / min C、8 极, 750r / min 答案: C B、6 极, 1000r / min D、10 极, 600r / min 268. 笼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的额定状态转速下降 10%,该电机转子电流产生的旋 转磁动势相对于定子的转速() 。 A、上升 10%B、下降 10% C、上升 1/ (1 10%) D、不变 答案: D 269. 国产额定转速为 1450r / min 的三相感应电动机为()极电机。 A、2 B、4 C、6 D、8 答案: B 270. 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势是() A、恒定磁势; B、脉振磁势; C、旋转磁势 答案: B 271. 三相感应电动机等效电路中的附加 电阻 1 s s R2 上所消耗的电功率应等于 () A、输出功率 P2 B、输入功率 P1 C、电磁功率 P m 答案: D D、总机械功率 P 272. 与普通三相感应电动机相比,深槽、双笼型三相感应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性能差一些,主要是() 。 A、由于 R2 增大,增大了损耗; B、由于 X2 减小,使无功电流增大; C、由于 X2 的增加,使 cos 2 下降; D、由于 R2 减少,使输出功率减少。 答案: C 273. 适当增加三相绕线式感应电动机转子电阻 R2 时,电动机的()。 A、 I st 减少, Tst 增加, Tmax 不变, Sm 增加; B、 Ist 增加, Tst 增加, Tmax 不变, Sm 增加; C、 I st 减少, Tst 增加, Tmax 增大, Sm 增加; D、 I st 增加, 答案: A Tst 减少, Tmax 不变, Sm 增加。 274. 三相绕线式感应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运行时,采用转子回路串入电阻调 速,运行时在不同转速上时,其转子回路电流的大小() 。 A、与转差率反 比; B、与转差率无关; C、与转差率正比; D、与转差率成某种函数关系。 答案: B 275. 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大小和()成正比 A、电磁功率; B、输出功率; C、输入功率; D、全机械功率。 答案: A 276. 设计在 f1 50Hz 电源上运行的三相感应电动机现改为在电压相同频率为 60Hz 的电网上,其电动机的() 。 A、 Tst 减小, Tmax 减小, I st 增大; B、Tst 减小, Tmax 增大, I st 减小; C、Tst 减小, Tmax 减小, I st 减小; D、Tst 增大, Tmax 增大, I st 增大。 答案: C 277. 一台绕线式感应电动机,在恒定负载下,以转差率 s 运行,当转子边串入 电阻 R 2R2 ,测得转差率将为()(R 已折算到定子边)。 A、等于原先的转差率 s B、三倍于原先的转差率 s C、两倍于原先的转差率 s D、无法确定 答案: B 278. 国产额定转速为 960r / min 的感应电动机为()电机。 A、2 极; B、4 极; C、6 极; D、8 极。 答案: C 279. 如果有一台三相感应电动机运行在转差率为 s=0.25,此时通过气隙传递的 功率有()。 A、25%的转子铜耗; B、75%是转子铜耗; C、75%是输出功率; D、75%是全机械功率。 答案: A 280. 由定子对称三相绕组产生的次空间谐波磁动势,旋转速度() A、等于零 B、是基波磁场转速的 ν倍 C、等于基波 磁场转速 D、是基波磁场转速的 1/ ν倍 答案: D 281. 要消除三相绕组中的齿谐波磁动势,一般可以采用() A、短距绕组 B、分布绕组 C、斜槽 D、无法消除 答案: C 282. 笼型感应电动机降压起动与直接起动时相比, () A、起动电流和起 动转矩均减小了 B、起动电流减小了,起动转矩增加了 C、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均增加了 D、起动电流增加了,起动转矩减小了 答案: A 283. 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在空间上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转速()转子绕组 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答案: C 284. 同步电机中,()与电磁转矩的产生及能量的转换直接相关。 A、定子交轴电枢磁动势 B、定子直轴电枢磁动势 C、定子 绕组产生磁动势幅值 D、定子绕组产生的漏磁通 答 案:A 285. 同步电机与无穷大电网并联运行,有功功率一定,调节励磁时,在()情 况下同步电机的电枢电流最小。 A、过励 B、正常励磁 C、欠励 D、励磁电流最小 答案: B 286. 凸极同步电机负载运行时,电枢绕组产生的气隙电动势是由()产生的。 A、转子主极磁动势和直轴电枢磁动势共同 B、转子主极磁动势和交轴电枢磁动 势共同 C、交轴电枢磁动势和直轴电枢磁动势共同 D、转子主极磁动势、交轴 电枢磁动势和直轴电枢磁动势共同 答案: D 287. 直流电动机接成并励方式时,电动机的输入电流 I、电枢电流 Ia 和励磁电 流 If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I=If I a B、Ia=I If C、Ia=I=If D、If=I Ia 答案: A 288. 变压器在负载运行时,建立主磁通的励磁磁动势是() A、一次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B、二次 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C、一次和二次绕 组产生的合成磁动势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289. 一台三相电力变压器,二次侧带对称负载,且输出电压恰好等于其二次侧 的空载电压,则该负载一定是() A、纯电阻负载 B、电感性负载 C、电容性负载 D、无法判断 答案: C 290. 继电保护装置是由()组成的。 (A)二次回路各元件;(B)测量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 (C)包括各种继电器、仪表回路; (D)仪表回路。 答案: B 解析: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种类有很多,就一般而言,它们都是由测量元件、逻 辑元件、执行元件组成。 291. 气体(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 。 (A)主后备保护;(B)内部故障的主保护; (C)外部故障的主保护; (D)外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答案: B 解析:气体(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气体 (瓦斯)保护能够反映差动保护不能灵敏动作的轻微故障,如匝间短路,变压器 油面降低等,因此,常采用气体保护作为主保护,对变压器内部故障全面保护。 292. 单侧电源线路的自动重合闸装置必须在故障切除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允 许发出合闸脉冲,这是因为() 。 (A)需与保护配合; (B)故障点要有足够的去游离时间以及断路器传动机构的准备再次动作时间; (C)防止多次重合; (D)断路器消弧。 答案: B 解析:自动重合闸要在满足故障点去游离(介质强度恢复)所需的时间和断路器 消弧室及断路器的传动机构准备好再次动作所需的时间后发出合闸脉冲。 293. 过电流方向保护是在过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一个()而组成的装置。 (A)负荷电压元件;(B)复合电流继电器; (C)方向元件;(D)复合电压元件。 答案: C 解析:在过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的保护称为方向过电流保护。 294. 当变压器外部故障时,有较大的穿越性短电流流过变压器,这时变压器的 差动保护()。 (A)立即动作;(B)延时动作;(C)不应动作;(D)短路时间长短而定。 答 案:C 解析:变压器差动保护用来反映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上各种短路故 障,是 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能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保护区内、外故障,并能瞬时 切除保护区内故障,当变压器外部故障时,差动保护不应动作。 295.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的() 的体现。 (A)快速性;(B)选择性;(C)可靠性;(D)灵敏性。 答案: B 解析: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为了减小停电 范围,是继电保护选择性的体现。 296. 为了限制故障的扩大,减轻设备的损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继电保 护装置具有()。 (A)灵敏性;(B)快速性;(C)可靠性;(D)选择性。 答案: B 解析:快速地切除故障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并列运行地稳定性,减小用户在电压降 低地情况下地工作时间,限制故障扩大以及减轻设备损坏,这是继电保护速动性 的体现。 297. 当电流超过某一预定数值时,反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叫做() 。 (A)过电压保护;(B)过电流保护;(C)电流差动保护;(D)欠电压保护。 答案: B 解析:过电流保护是反映电流升高超过整定值时动作地保护。 298. 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器动作的() 。 (A)最小测量阻抗; (B)最大测量阻抗; (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 (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一个定值。 答案: B 解析:距离保护是一种欠量保护,阻抗降低至某一定值时,保护动作。距离保护 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器动作的最大测量阻抗。 299. 高频阻波器所起的作用是() 。 (A)限制短路电流;(B)补偿接地电流; (C)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母线分流; (D)增加通道衰耗。 答 案:C 解析:高频阻波器的作用是防止本线路高频信号电流传递到外 线路。 300. 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答案: A 解析: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301. 过电流保护的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 。 (A)各种相间短路;(B)单相接地故障; (C)两相接地故障;(D)各种相间和单相接地短路。 答案: D 解析:过电流保护的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方式能够反映各种相间和单相 接地短路。 302. 电流速断保护()。 (A)能保护线路全长;(B)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C)有时能保护线路全长; (D)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延伸至下一段。 答案: B 解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并且保护范围直接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 响。 303. 当大气过电压使线路上所装设的避雷器放电时,电流速断保护() 。 (A)应同时动作;(B)不应动作;(C)以时间差动作;(D)视情况而定是否动 作。 答案: B 解析:当大气过电压使线路上所装设的避雷器放电时,电流速断保护不 能动作, 如果保护动作,会导致避雷器放电不能顺利进行, 电流不能流入地下,装 置损坏。 304. 时间继电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作用是() 。 (A)计算动作时间;(B)建立动作延时; (C)计算保护停电时间; (D)计算断路器停电时间。 答 案:B 解析:时间继电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作用是建立动作 延时。 305.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某处发生单相接地母线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 为()。 (A)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高; (B)故障点距离母线越近,电压越低; (C)不管距离远近,基本上电压一样; (D)不定。 答案: C 解析: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 电网各处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 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至电网电压,电网中各处出现大小相等的零序电压,其大 小等于电网正常的相电压。 306.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绝大部分是() 。 (A)单相接地短路;(B)两相接地短路;(C)三相短路;(D)两相相间短路。 答案: A 解析: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绝大部分是单相接地短路。 307.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 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 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 ()。 (A)距故障点越远就越高; (B)距故障点越近就越高; (C)与距离无关;(D)距离故障点越近就越低。 答案: B 解析: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点处的零序电压 最高,零序电压距故障点越近就越高。 308. .距离保护的 I 段保护范围通常选择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 。 (A)50%一 55%;(B)60%一 65%;(C)70%~75%(D)80%一 85%。 答案: D 解析:距离保护的 I 段保护范围通常选择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 80%一 85%。 309.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 。 (A)均作往复性摆动;(B)均会发生突变; (C)在振荡的频率高时会发生突变; (D)不变。 答案: A 解析:系统振荡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各点电压和电流不会发生突变,其幅值会 作周期性变化,且变化速度较慢。 310. 线路的过电流保护的起动电流是按()而整定的。 (A)该线路的负荷电流; (B)最大的故障电流; (C)大于允许的过负荷电流; (D)最大短路电流。 答案: C 解析:线路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流过被保护在正常运行时的可能最 大负荷电流。 311. 线路的低电压保护的起动电压是按() 。 (A)上升而动作;(B)低于整定值而动作; (C)为额定值而动作;(D)视情况而异的上升或降低而动作。 答案: B 解析:线路的低电压保护的动作电压是低于整定值而 动作。 312. 在很短线路的后备保护中,宜选用的电流保护是() 。 (A)三段式保护;(B)Ⅱ、 III 段保护;(C)I 段保护;(D)Ⅱ段保护。 答 案:B 解析:电流 I 段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变 化的影响。对于短距离线路,由于线路首段和末端短路时,短路电流数值差别不 大,致使它的保护保护范围可能为零,因此不能采用电流 I 段保护。 313. 变压器励磁涌流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 (A)6~8 倍;(B)1-2 倍;(C)10~12 倍;(D)14~16 倍。 答 案:A 解析:变压器励磁涌流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6~8 倍。 314. 电荷的基本特性是()。 (A)异性电荷相吸引,同性电荷相排斥; (B)同性电荷相吸引,异性电荷相排斥; (C)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吸引; (D)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排斥。 答案: A 解析:电荷的基本特性是异性电荷相吸引,同性电荷相排斥。 315. 过电流保护的星形连接中通过继电器的电流是电流互感器的() 。 (A)二次侧电流;(B)二次差电流;(C)负载电流( D)过负荷电流。 答案: A 解析:通过继电器的电流一般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流。 316. 过电流保护的两相不完全星形连接,一般保护继电器都装在() 。 (A)A、B 两相上;(B)C、B 两相上;(C)A、C 两相上;(D)A、N 上。 答 案:C 解析:过电流保护的两相不完全星形连接, 一般保护继电器都装在 A、C 两相上;。 317. 过电流保护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 。 (A)各种相间短路;(B)单相接地短路;(C)开路故障;(D)两相接地短路。 答案: A 解析:过电流保护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连接方式,能反应各种相 间短路。 318. 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 的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答案: B 解析:方向阻抗继电器有死区,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消除死区,需要采用记 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 319. 切除线路任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 (A)相间距离保护;(B)纵联保护;(C)零序电流保护;(D)接地距离保护。 答案: B 解析:纵联保护能够瞬时切除线路任一点故障。 320.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情况是() 。 (A)幅度最大;(B)幅度最小;(C)幅度不变;(D)幅度不定。 答案: A 解析: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为零,波动幅 度最大。 321. 高频保护采用相一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 。 (A)所需的加工设备少,比较经济; (B)相一地制通道衰耗小; (C)减少对通信的干扰; (D)相一地制通道衰耗大。 答案: A 解析:电力线载波通信可分为使用两相线路的“相 -相”式和使用一相一地的“相 -地”式两种,其中“相 -相”式高频通道信号传输的衰减小,而“相 -地”式则所 需加工设备少,比较经济。 322. 谐波制动的变压器纵差保护中设置差动速断元件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提高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 (B)为了防止在区内故障较高的短路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的饱和产生高次 谐波量增加、导致差动元件拒动; (C)保护设置的双重化,互为备用; (D)为了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答案: B 解析:在区内短路水平较高时,由于短路电流较大,电流互感器会饱和产生高次 谐波,变压器纵差保护会由于谐波制动闭锁,这时就需要差动速断来切除故障。 323.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始端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接地时,零序方向过 流保护中的方向元件将() 。 (A)因短路相电压为零而拒动; (B)因感受零序电压最大而灵敏动作; (C)因短路零序电压为零而拒动; (D)因感受零序电压最大而拒动。 答案: B 解析:零序电源在故障点,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系统中距离故障点越远处 的 零序电压越低,取决于测量点到大地间阻抗的大小。 324. 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一般规定不应超过() 。 (A)5%;(B)10%;(C)15%;(D)20%。 答案: B 解析: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 一般规定不应超过 10%;电流互感器的相位误差, 一般规定不应超过 7%。 325. 电流互感器的相位误差,一般规定不应超过() 。 (A)7°;(B)5°;(C)3°;(D)1°。 答案: A 解析: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一般规定不应超过 10%;电流互感器的相位误差, 一般规定不应超过 7%。 326. 高频保护载波频率过低,如低于 50kHz,其缺点是()。 (A)受工频干扰大,加工设备制造困难; (B)受高频干扰大; (C)通道衰耗大;(D)以上三个答案均正确。 答案: A 解析: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的一种特有的通信方式,以电力线路为信息通 道,通道传输的信号频率范围一般为 50~400KHZ.载波低于 50KHZ 受工频干扰太 大,同时信道的连接设备的构成也比较困难;载频过高,将对中波广播等产生严 重干扰,同时高频能量衰减也将大大增加。 327. 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了减小不平衡电流,常选用一次侧通过较大的短路电流 时铁芯也不至于饱和的 TA,一般选用()。 (A)0.5 级;(B)D 级;(C)TPS 级;(D)3 级。 答 案:B 解析:为了减小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通常选用高饱和倍数差动保护专 用的 D 级电流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