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慎宝

最近常登艾山,也去了棋山、九龙山、卧虎山和野人谷、情人谷,每到一山一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片挺拔可爱的荆棵。我对荆棵情有独钟,它因此而触发我的灵感,遂得闲以记之。

青未了荠菜(青未了荆棵)(1)

在北方的丘陵高山中,被称为地球毛发的植被除了人们公认的树木之外,野生的木本植物莫过于棘针棵和荆棵了(此说也许不够全面)。棘针棵,除了其酸枣有人喜食外,大凡人们遇见它都敬而远之,因为它身上带有成排的针刺,会划破衣衫,或扎人肉体。而荆棵就比较容易接近,有的产生了荆棵情结,每每相遇便欣赏一番。簇簇丛丛蓬生的荆棵,那层叠的枝叶被几株长茎擎托着,六七月间,便盛开串串碎碎的白花和紫花,花和五角枫般的绿叶,都散发出浓郁的馨香,甜甜的,苦苦的,漫山遍野地随着徐徐山风飘浮着,诱得游人顺手采一束花叶与鼻子吻嗅一番;那嗡嗡乱翔的蜜蜂,勤奋地从远山凑来,采花酿蜜;那五颜六色翩翩起舞的蝴蝶,也悄悄赶来立于花叶之上,尽情地沐浴自己斑斓的华衣,把香气载到田野农家,把馨香和美丽带给人间。

荆客的果实成熟于金秋,圆圆的仁丹般的荆棵种子,成串地挂满枝头,引来三三两两的采种人,采回家,或煮熟了施于菜地,既作肥又杀虫;有的将种子洗净晒干添装枕头,有清脑降压之功效。去年秋末,我与爱人游山时采了些种子,做了两个枕头,一直枕着,不知效果如何。

青未了荠菜(青未了荆棵)(2)

荆棵有无其他药用价值我尚不清楚,只知道荆叶能驱虫。小时侯,见大人们用荆叶铺床,以驱赶当时盛行的跳蚤臭虫,把晾干的荆叶夹进火绳里,生起的烟特浓,可以更有效地驱蚊。

最可爱的当属荆棵的茎,即荆条,木质的,表面光滑无刺,且有韧性,柔和而刚直,经劲风而不弯腰,挺拔向上,坚不可摧,表现了昂扬的正气和不为权贵而折腰的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没有屈从于人和有求于人的“跟风”习性,也无左右摇摆的“墙头草”作风,以一种傲然之骨鹤立鸡群,以一种浩然之气含笑草间,即使有遮天蔽日的大树覆盖,也从不卑躬屈膝地拜倒在高压和淫威之下,仍仰颈向天,生机勃发。荆条的内芯木质松软,用铁丝穿过软质就形成一条透气的细孔。过去抽旱烟的老翁,到山里选一根较粗的荆条,一头套上玉石或琉璃烟嘴,一头套上黄铜烟锅,一具抽烟用具就做成了。由于荆条的芯是虚的,才排上了大用场,它没有认为自己有用处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依然一如既往地朴素地与众植物共生存,不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像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无论春夏,还是秋冬,一直保持虚心、谦虚的人生态度。它不急于长成参天大树,也不甘心安于现状,随着四季的更替而任其自然拔高,这样虽然拔高的速度缓慢,同时还寄人树下,但还是虚心接受大地的培养,坚守着自己即定的生存方式,不善张扬,默默无闻,一旦有“伯乐”发现自己是株优秀植物,把多余的荆条去掉,留一株荆条精心打杈修剪,重点培养,用不了多久,就能茁壮成挺然屹立的荆树,木秀于林,亮相于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荆棵也需要人们的精心栽培和耐心教调,如果不去关心、阿护和培养,就难以成树,就没有大用,只能用来编条筐或者做烧柴。奉劝人们还是重点培养它,使之成大用,而非小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景区为游人增添一大亮点。

地面的荆条经培养可以成为亮点,而埋于地下的荆棵根不轻易面世难道就埋没了颜色吗?并非如此。荆根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根,荆根质地坚硬,形态各异,稍加修饰即可成为精美的艺术品,美其名曰——根雕。并非所有荆根都可以用来制作根雕,这要视其生长的环境条件而定。原野和砂山生长的荆根,或直而无形,或呈球状,无创作价值;而青石山生长的荆根,沿石缝延伸膨胀,以石缝的模型而挤压成栩栩如生的龙鸟人兽等艺术胚胎,就像种在模具里的何首乌,模具刻得什么形状,长成的何首乌就有什么形状。由此看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带有哲理的俗语,影响和启发了青石缝里那不断发育的荆根,给根以约束,给根以规矩,使其有秩序地生长,不得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可见,无论环境肥沃与贫瘠,施以规矩方能成材,否则,将成为灶堂里的燃料。

青未了荠菜(青未了荆棵)(3)

荆根艺术作品有两种,一是干根雕琢的根雕,二是活根培植的盆景。我喜欢根雕,但少有尝试,可我更钟情于荆根盆景,其瘦骨嶙峋,似枯尚生,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进山寻挖形状较好的荆根,将根的上部枝叶剪掉,若所选的根是鸡凤状,可留两条主根作为鸡凤的双腿,栽植时把主根下部埋于花盆内,盆上露出的大部主根以及擎托的鸡凤以沙埋没,放置阴凉处浇水保持潮湿,待根的顶部发芽吐绿,方可分阶段层层剥沙,直至盆沿,这样,一件盆景作品就做成了。实践证明,无论根雕还是荆根盆景,都是供人欣赏的,就像供人欣赏的美人,需要经过瘦身、拉皮、按摩等打造过程,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看来,原生态的人或物,即使胚胎天生的好,如不加以精心修饰和打造,将很难实现整体的美,挑剔的人们就不会去欣赏,选美和根艺大赛都是如此。

作者,周慎宝,济南钢城区人,退休干部,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 遗忘时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青未了荠菜(青未了荆棵)(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