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我们每年5位居民死亡中,就有两位死于中风和冠心病。每100位糖友中就有25~30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著名的“大庆研究”随访23年的数据也证实,每2位糖友中就会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病什么样(不少糖尿病人都有心脑血管病)(1)

控糖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护心

1、尽早启动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

对于糖友而言,注重控糖的同时要重视预防心血管病。“我们在使用降糖药物时,不仅要关注其降糖效果,更希望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杨进刚说。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型降糖药物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心血管适应症上市申请,适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据一项全球多中心LEADER研究发现,在目前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拉鲁肽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风险显著降低了13%,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5%;该研究纳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32个国家的9340位糖友。

杨进刚介绍,欧洲和中国的糖尿病相关指南和共识均建议,对于合并心血管病的糖友,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均推荐尽早启动该药物预防心血管病事件④⑤。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可持续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利拉鲁肽的低血糖发生风险极低,还能有助于更好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等,糖友的获益更大。

2、控血糖,还要盯住血压和血脂

杨进刚提醒,关注血糖的同时,还要关注它的两个“兄弟”,即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也是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特别是血脂,即便没有冠心病,大于40岁的糖友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3、糖尿病前期,注意生活方式改善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疗现状不容乐观,大量还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稍不注意就会加入到糖尿病大军中。杨进刚建议这部分人群一定要注重健康饮食、运动和戒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关注体重、血压、血脂等健康指标。大庆研究30年随访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非常有意义,早期干预能够延缓糖尿病的发病时间,明显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4、定期检查,风险早知道

杨进刚建议,糖友要想知道自己心脑血管的健康程度,是否有风险,可以定期到医院检查。如医生首先会给患者做个总体危险评估问卷,从而推测出今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概率是多少。另外也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查,如运动负荷实验、颈动脉超声、眼底检查等。

5、兼顾血糖控制与心血管获益,重视低血糖风险

在为糖友制定治疗方案时,不仅需要关注血糖水平,还需要重视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杨进刚介绍,针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友,鼓励心血管和内分泌科室进行联合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考虑到低血糖的致命风险,心血管科医生会尤其重视降糖药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