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1)

《易经》上对人类早年缔造符号,有八个字的表述,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近在身体上找符号,远在物象上找字号,这就是象形文字最早期的来源。

这八个字的总结很精炼,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有一些对汉字的解释非常曲折、抽象和复杂,还夹杂着所谓高级的“哲学”“道德”因素在内,把汉字本义解释得高深莫测,玄乎其玄,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我们用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来判别一下,立刻就会产生极大的怀疑。奥卡姆剃刀原理也称“简单有效原理”,简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早期的古人天真淳朴,所谓思无邪,缔造符号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简单、直接而明白,正是符合这个特点。


(103)修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变: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要解释“修”,先要了解“攸”,“攸”也可以看做“修”的初文。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4)

甲骨文“攸”

金文“攸”有的字形在“人”和“攴”中间有两点或三点,表示连续击打。三根会意,表示对一个人的训诫、教训。篆文将中间的三点简化为一竖: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5)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6)

金文“修”

小篆和隶书“修”亦从攸从彡,含义不变: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7)

小篆“修”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8)

隶书“修”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9)

篆文“脩”

古时候,给老师的酬劳就叫“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后来,“束脩”特指给老师的酬金。

隶书“脩”从攸从月(肉):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10)

隶书“脩”

除了“脩”有表示“干肉”的意思,“修”和“脩”可以互用。

到了推行简化字的时候,确定了“修”作为标准字: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11)

楷书“修”

综上所述,“”字本义:持棍棒连续击打一人,表示“训诫”、“惩戒”义。引申为“整治”“使完美”的含义。


衍生含义: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12)


延伸了解:

修身齐家

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文:

古代的人,想要在天下彰显他光明的德行,就须先治理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就须先规范自己的家庭;想要规范自己的家庭,就须先修养自己的言行;想要修养自己的言行,就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须先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想要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就须先推究自己所知的善。推究自己所知的善,就是要辨别外物与我的关系。(—《止于至善》,傅佩荣)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13)


其他汉字解释:

明 、 仁 、 齐 、 家 、 安 、 慈 、 爱 、 道 、 德 、 福 、 功 、 利 、 名 、 念 、 朋 、 友 、 贤 、 圣 、 善 ......

汉字的演变感悟(越原始越深刻)(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