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思维训练引导老师,我工作五年以上了;做久了以后,不但没有职业厌倦感,反而越来越觉得探索儿童成长秘境深不可测,激发了更大的兴趣当然这一切的探索离不开我们机构的孩子们,有时间我就会回忆记录我的一些探索发现,给探索脑力成长的同仁们做一些实际案例分享,下面我整理了一个学员米豆(隐去真实姓名,只取小名)的创造力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10岁以上孩子适合的的思维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10岁以上孩子适合的的思维课(思维教练的最高境界)

10岁以上孩子适合的的思维课

作为一名思维训练引导老师,我工作五年以上了;做久了以后,不但没有职业厌倦感,反而越来越觉得探索儿童成长秘境深不可测,激发了更大的兴趣!当然这一切的探索离不开我们机构的孩子们,有时间我就会回忆记录我的一些探索发现,给探索脑力成长的同仁们做一些实际案例分享,下面我整理了一个学员米豆(隐去真实姓名,只取小名)的创造力故事。

米豆的到来,是通过一个学员家长的转介绍找到我的,家长在听完我的体验课后就现场决定报名了。由于疫情持续两年了,再加上报课的时机是在上学期后期,马上过春节了,所以我就给孩子特别开了一个一对一服务。

春节前上了两次课就结束了。转眼来到了阳春三月,在上了六次课后,按惯例孩子可以完全自主走我们的上课流程了。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样,每次课米豆总要给我上课增加一些多余的流程——不在我的备课计划中的那种;我对孩子的服务原则就是以孩子为师——如果孩子不按老师的引导方式推进训练,在老师再三确认备课无明显瑕疵后,上课可以适当按孩子的自发活动生成课程;简单总结就是“你不听我的,我就先听你的”,顺势而为。

记得米豆是上过四次到五次课后,由于与我比较熟悉了,第一次提出来上课要把几块积木块放在旁边,我同意了;

接下来又一次课,还是要放几块积木块在旁边,可是又有了新想法:每次做题,要按一下积木块,嘴里还说“开始”,并且“得寸进尺”,要拿积木块放到桌布下面;由于积木块太厚,放到桌布下面后,就影响了放我们的小书教具,于是我拿了一个比较薄的磁力条,说要替换一下积木块,放到桌布下面,米豆要求放两条,我同意了。

一周后的下一次课,在我们操作小书教具时,米豆直接要磁力条放到桌布下面,又要增加一条,变成三条磁力条,嘴里口号更多了,“翻页-开始-结束”,动作更加复杂;简直重构了我的流程!想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孩子最大的创造力的体现吗?为什么非要按我们的动作约定,替换成孩子喜欢的动作,完成操作过程,不也一样吗?

于是我按这个完整的过程整理了一下思路,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条形按键面板,命名为“米豆遥控器”,三个按键分别对应我们的操作步骤:翻页,开始(一页),结束(一页);感谢米豆同学,让我感觉到了孩子自主发展想象力,并转化成创造力的过程!同时呼吁能够有条件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对孩子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做法多点耐心理解,保护好孩子的创造力!

生活中,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件发生让我感动,做为一名思维训练引导者,我认同——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创造大王,儿童思维训练的最高境界,以孩子为师!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