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天堂的父亲 文案(常仰望星空默默想着)(1)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六年了,时光如大江东去,却无法带走我对父亲的怀念。父亲严肃而慈祥的面容,常在我脑海中浮现,父亲语重心长的教诲,常常在我耳边萦绕。

父亲生于一九0八年,未满周岁失母,家境贫寒,幼年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与我祖父相依为命,度过了穷苦的幼年。十岁时,父亲常到离家很近的M家私塾大窗外驻足聆听先生领读。先生注意了一段时间后,把他叫到学屋里,试着让他背诵那段时间教的“弟子规”,父亲居然能够从“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一直背诵到“事诸兄 如事兄”。先生忍不住地称赞道:“好记性,好记性!好,孺子可教。”遂叫祖父与东家商量,收留父亲于学屋内跟读。东家给出的条件是父亲必须为之喂牛、挑水、清扫院落和学屋,我的祖父和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回忆说,那时个头和水缸差不多高,一趟只能挑少半桶水。父亲早起晚睡,祖父劳作之余帮助喂牛,用艰难的短工换取了进私塾读书的机会。父亲从“三字经”、 “千家诗”读到了“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私塾中有一个富家子弟,头脑灵活,在跟读“三字经”时,竟读成“人之初,性本善,黄狗咬、黑狗蛋······”先生无奈地摇摇头叹息道,“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啊!”由于多种原因,父亲还未读完了“诗经”就辍读了。父亲读过的这些书本,完整地保留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每逢雨雪天农闲,父亲常常将这些书翻阅朗读,有时唱读,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经常做一些摘录,至今我还保留一本父亲晚年的读书摘抄。在我还未上小学时,父亲常用晚上闲空,教我背诵并讲解“三字经”。父亲爱好读书的好习惯,深深的影响了我们。

父亲的前半生是在贫困和动乱中度过的,十四岁时又雇给邳县赵家当长工。父亲说那时他挑水都是将扁担直接插在木桶的横梁下,晚上睡觉时没有被子盖,只好到牛草棚中钻进口袋后再将麦草盖在身上取暖。父亲说那时有两盼:冬天夜里盼天亮,寒天冻得盼热天。赵家有一年龄和父亲相仿的青年人在外上洋学,和父亲相处融洽,他把许多旧书借给父亲阅读。父亲如饥似渴,常常挑灯夜读。冬天夜里冻得睡不着觉,有时围着草木灰看书到鸡叫二遍,鼻子里吸入很多黑色的烟灰,书籍引领父亲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未知世界。直到晚年,他还念念不忘在雇给赵家的三年中允许他夜间点灯看书的情义。父亲十七岁时雇给炮车街宋氏茶食店当伙计,他不仅在工余煤油灯下潜心练习书法,写得一手不错的颜体毛笔字。后来,茶食店老板因遭抢劫破产了。二十四岁那年,父亲又雇给邳县左庄陈姓大户草纸坊做工,父亲勤快、厚道、手艺好,由于东家一再挽留,一直干到一九五二年秋天。在此二十多年中,父亲常于农闲工闲之余,赊草纸坊几捆草纸,肩挑步行到老家东南王庄邵店和东部红花埠、新安镇卖掉。去东南邵店来回三百多里,大约需要四天时间,其差价可赚六十斤左右的高梁。一九四五年秋天一个夜里,父亲在沂河东侧毛墩湖西遭到几个小毛贼拦路抢劫,不仅钱粮被掠一空,旧褂子被扒走,一双半新的鞋子也被脱去。父亲后来不再敢走那条近路了。一九四八年腊月,父亲在邵店卖出草纸后连夜返回,中途遇大雪,到堰头后鸡叫时分,父亲的内衣和棉袄全湿透了。他盘算着着天亮后必须赶回家中,否则家中可能断炊,于是冒雪疾行。上午进入村口的大路时,远远的就看到我的祖父站在村口雪地里向远方眺望,见到父亲后告知家中已无粮下锅了。为维持六口之家生计,父亲从邳州左庄到王庄、邵店、红花埠的小路,步行过了六十余趟,沿途洒满了父亲辛酸的汗水。

小时候常听到父亲的箫声凄婉哀凉,象是倾诉自己的心事,长大后才知道那是一首三十年代流行的著名歌曲“苏武牧羊”,箫声不仅表达了对苏武“留胡节不辱”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历尽难中难,大节定不亏”的坚强意志。

虽然家境不好,但是父亲仍然尽微薄之力,帮助那些更穷困而需要帮助的亲戚朋友。一九四七年夏,一个表亲遇事,生命危在旦夕,他家人找到父亲求助,父亲二话不说就卖掉了北湖三亩好地(这几乎是全部家产),凑齐了三十块洋钱,一手交给了他家人去打通关节,终于化险为夷。父亲说,即使他们不再提及此事,我也不会有其他想法,救人一命如造三级浮屠,钱没了可以挣,命没有了买不回来。人做点好事不要想着回报,天下事都是人在做天在看啊!只要问心无愧,心便坦荡。

父亲受雇于邳县左庄大户陈家有一子陈君,解放前夕青岛大学毕业,解放后供职于邳县县委宣传部。一九五七年因写一部长篇小说被打成右派,与其爱人均被开除公职送农村劳动,生活极为困难,常到我家来。父亲念其曾善待我家旧情,多次以粮草等物接济。陈君大女儿吃住在我们家上学三年,直到升学后离开。其实当时,我们家常常需要向邻里借粮来维持生活的。父亲常教育我们说,“人在穷困时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穷时帮人一口(饭),(相当于)富时米面三斗。千万不可忘恩负义,宁可人负我,我决不负人。”陈君一九八零年被平反复职后,曾主编90年版“邳县志”。父亲辞世后他闻讯赶来在灵前长跪痛哭,并撰挽联曰:“苦中积善 未坠青云之志 高风亮节 堪为五常之模”(注:五常指:仁 义 礼 智 信)。这是一个与父亲相知五十余年的历经沉浮的知识分子对父亲发自内心的评价。

父亲一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处事善于换位思考,一生从未与邻里发生争吵。在我们成年后处处体恤晚辈生活的艰辛处处为晚辈着想。在母亲年逾六旬的时候,在家带着我们弟兄三个一岁到五岁的孩子六个,孙子孙女的爬跑哭闹、吃喝玩耍,令母亲非常劳累,时间长了难免面露难色。父亲理解母亲的辛苦,同时劝母亲说:“三个儿媳妇也非常不容易,生产队农活又重,回来家家务也忙,最辛苦的是她们。咱家条件又不太好,除了给看看孩子还能做什么?要多替她们想想。”父亲只要有空,就用木轮车推着孩子们转悠,最多时一个大筐里坐了四个孙子。父亲常常亲自烧火煮饭,从锅底捞出厚稀饭,乐呵呵的喂着一群孙辈们。在我有了工作以后,有时会给他一些不多的零用钱,父亲总是推辞说:“你桌子上有三个小碗等饭吃,还要上学,还要盖屋,家里还要交透支款,人情来往也多,工作几年了连个脚踏车都买不起,你这五十多块钱的工资也不容易啊!我有饭吃有衣穿就很好,不要钱。”其实我知道父亲囊中羞涩,而他想到的是如何减轻子女的生活负担。父亲年逾八旬,仍然身体力行,坚持自己补衣修鞋,帮母亲烧火做饭,一九九零年春节,父亲用颤颤巍巍的手再次写下了“勤与俭持家善策 忍而和处事良谋”,这也正是父亲治家与处世思想的真实写照。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父亲的一生。

从我记事起,父亲每年必写的一副春联是“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这正是父亲尊崇的并且希望后代继承的家风家训。父亲认为读书可以明理明世明志,也是乡下子弟走出薄泥涡的主要途径。对于三弟这块可雕之玉因故被迫辍学,父亲一直耿耿于怀心存遗憾。恢复高考时我已年届而立,家庭负担很重,父亲鼓励我“有机会就别放弃,能读书是天大的好事”。父亲常嘱咐的一句话“要教育小孩子好好读书”。对于职业的选择,父亲认为最好学一门手艺。他常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在我回乡劳动期间,父亲鼓励我学裁缝,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逐渐学会了常穿的男装女装及童装的裁剪与缝制,学习了理发和修鞋。三弟也学习了木工技术和汽车驾驶技术。如果没有后来的机遇,我很可能从事裁缝或理发之类的手工职业了。在公有职业中,父亲最欣赏教书先生,他说“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教人明理成才,与人不争,与世不争,稳稳当当。哪个朝代里都受人尊敬,再大的官也是老师教出来的。”在父亲的影响下,哥哥和三弟都做过多年的小学教师。在我历经坎坷后考取了师范专业,父亲非常高兴,他形象地说,“象打井一样,中途塌了,你坚持挖下去,终于见水了。教书好啊!”现在,父亲之后的大家庭中已有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十二人,其中不乏全国、省、市、县先进工作者和教学能手,出了十多个大学本科生和多个研究生,也算圆了父亲的读书梦和教师梦。

一九八六年晚春,父亲不慎患了重感冒。在镇里医院住院期间,医生误诊为肺癌,并在病房门口说“快拉回家准备后事吧”。父亲似乎隐约听到了,他把我们叫到床前说:“回家吧,不要浪费钱了,人总是要走那条路的。我心里知道,自己一辈子未做任何亏心事。从十岁多给人拉雇工,孤门独户随你老爹来后沙沟,现在一大家子四世同堂二十多口人,我知足了。以后一定要叫小孩子好好读书,走正道。”父亲又嘱咐我们,“几世轮回方成胞兄弟,手足之情要珍重,妯娌之间一定要团结好。弟兄不合邻居欺,邻居不合众人欺。勤为本、和为贵。”我们相信父亲应该长寿,没有尽最大努力为父治病,怎可轻言放弃?我们借了车子将父亲转移到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请人细细筛查,结果彻底排除了镇医院的诊断。出院后,父亲又健康地享受了六年半的天伦之乐,应验了“仁者寿”的规律。

一九九二年秋,父亲健康状况急转直下,饭量很少,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除了翻翻报纸,话语也不多,写字颤颤巍巍,精神状态不佳。虽尽力治疗,但效果不好。我心中出现了不想去触及的不好的感觉。十月十九日晚,请医生给父亲输完能量合剂后,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近半夜时分,父亲说“你回去吧,你明天还要上课,端公家的饭碗,不能耽误学校的大事。可要带好几个孩子”。可能是心灵感应吧,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我的不安。下半夜十二点多,父亲反复催我返校。后来看到父亲入睡了,哥哥及三弟都在,天亮后上午还有高三教研活动,我就连夜摸黑回到了八里之外的学校。凌晨两点左右,我刚躺下休息,侄子骑摩托来喊我说“老爹已经走了”。我陡然觉得天象塌了下来,顿时痛哭不止。未能陪伴父亲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程,是我最大的难以弥补的遗憾!

如果父亲健在,已是一百一十多岁的寿星了。如果不是贫穷,如果不是生活的重担过早的压弯了他的腰,如果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凭他老人家宽阔仁慈的胸怀,一生积德行善的造化,成为寿星是可能的。刚刚过上几年衣食无忧的日子,父亲走了,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走后,我常常陷入沉思中,总觉得还应该给他更多的回报和陪伴,愧疚之心,常令我陡生切肤之痛,父亲的养育教诲之恩,何时可以再报!

敬爱的父亲,您自尊自强、不畏艰难、勤奋好学、勤俭持家优秀品格,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您宽厚待人、积德行善的朴素思想,已在我们思想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忠厚传家 诗书继世”的优良家风,一定会代代相传!您的谆谆教诲,将永远牢记在我的心中。

我常常仰望星空,默默想着,天堂中的父亲,您还好吗?传说中那儿没有疾病、没有贫困、没有争斗,这也正是您曾经幻想的世界,母亲已奔您去了。当您的在天之灵看到昔日的梦想成真,子孙学业事业有成,一定会含笑于九天之上。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宽厚仁慈的父亲!

2018年10月初稿

2020年10月18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