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陕西省民政厅发出了《关于更改盩厔等13个县和商雒专署名称的通知》,从那一年起,陕西省13个县以及商雒正式改名。

盩厔县改为周至县,郿县改为眉县,郃阳县改为合阳县,鄠县改为户县,雒南县改为洛南县,邠县改为彬县,鄜县改为富县,葭县改为佳县,沔县改为勉县,栒邑县改为旬邑县,洵阳县改为旬阳县,汧阳县改为千阳县,醴泉县改为礼泉县,商雒改名为商洛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

那么当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会将一个个原本充满文化底蕴的地名儿,改得面目全非呢?

如果说是原本的名字不好听,也说不通,毕竟其中一些地名更改后的读音,根本没有什么变化。

其实说起这件事,跟当时中国的一位文学大家很是有着一些渊源。

这位宗师就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文化巨人”郭沫若先生

众所周知,郭沫若先生早年曾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无论想学习什么,到外国求学,最先需要解决的都是语言不通的问题。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2)

郭沫若也不例外,到达日本后,他先进入了一所语言学校学习日语。

在这个过程中,郭沫若发现日语跟中国的汉字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而本来就对汉字很感兴趣的他,自然也就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地研究了一下日语。

通过仔细地观察,郭沫若发现日本人可真是不简单,他们虽然在使用汉字,但绝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而是根据本国的需要,将汉字进行了二次加工,愣是使得原本含义晦涩,书写复杂的中国文字简单了许多。

这样一来,不但平日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从而大大降低了国内的文盲率。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3)

对比自己的祖国,郭沫若不禁有些失落,要知道作为汉字的发明者,虽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有睿智的国人曾不止一次对其进行改革,力求让汉字变得更加简便易懂,但时至今日,学习中国汉字的困难程度,仍然要远远高于日本这个根本不曾发明文字的国家。

这也是造成中国文盲率极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这一刻起,郭沫若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自己的祖国复刻日本的这种文字改革,可以让更多的国民识字,知礼。

怀揣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郭沫若回到了祖国,只是不巧的是,中国此时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心想做个文人的郭沫若,终是未能静下心来激扬文字。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4)

在这段日子里,比起文人,郭沫若更像是一位激情澎湃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斗士,他像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投身于汹涌的革命洪流,丝毫不在意自身的安危。

1927年南昌起义后,郭沫若被迫流亡日本,他这一走就是10年,并在日本成了家,直到1937年才再次踏上祖国的大地。

很不幸,这又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全国上下惨遭日寇荼毒,明显不是一个谈论中国汉字改革的时机。

面对日寇的侵略,郭沫若不得不暂时放下中国汉字改革的心愿,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虽然他没有领兵打仗的本领,也没有冲锋陷阵的勇武,但在抗日宣传和建立统一文化战线方面,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5)

8年后,郭沫若好不容易盼到了日本人投降,心想着终于可以做回一个彻底的文人,在自己擅长了领域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了,可是老蒋又在这时候背信弃义悍然发动了内战,斗争还要继续,郭沫若的美好愿望再次落空。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终于告别了战乱,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盛世,郭沫若也如愿成为一名纯粹的文人,从此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他热爱的文学事业之中了。

虽然距离郭沫若从日本留学归来,已经过去了20多个春秋,但改革中国汉字这个心愿,他可是一刻也未曾忘怀。

如今国内环境稳定,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那么汉字改革这件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6)

于是郭沫若就把自己对中国汉字的看法,以及他对中国汉字改革的种种设想,归纳总结成了一份详实的报告,并将之交给了毛主席。

说来也巧,此时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正在为如何提高全国人民的认字水平发愁。

据统计,在建国初期中国的文盲率超过了80%,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推行新政策,新制度都十分困难,怎样才能让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多的汉字,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读到了郭沫若这份有关汉字改革的报告

仔细阅读之后,毛主席对郭沫若在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繁体汉字书写复杂,学习困难等缺点深以为然,并对他改革中国汉字的种种设想非常认同。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7)

再加上当时有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都在积极推动汉字改革工作,所以在新中国成立还不到10天的时候,毛主席就下令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理事会,郭沫若当选为常务理事。

当然改革汉字虽然势在必行,但并不意味着能够贪功冒进。

汉字改革工作是一项长远的任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谨慎再谨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绝不是朝夕可成,更不能妄想一蹴而就。

之所以说汉字改革是一件势在必行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繁体字书写困难,还有一点就是在当时有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个字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写法,究竟哪个才算是正规的写法,一直也没有定论,这就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惑。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8)

以中国的“国”字为例,当时就有多达40种以上的写法,比如國、囯、囶、圀、囻等等。

如果不能把写法统一,那么一个人就要将其所有的写法都给记下来才算认识这个字,想一想就觉得头痛。

这里顺便说一下,后来咱们使用的这个“国”,就是郭沫若改造出来的,寓意为“一玉口中国”。

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的成员,每一个都是文学界的大佬,他们各自都有着对汉字改革不同的意见,因此发生争论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这其中,虽然在细节上可能千差万别,但在大方向上大略可以分成两派,温和派与激进派。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9)

激进派主张走类似越南的改革路线,也就是将汉字彻底拉丁化,这无异于将汉字全部废除。

而温和派提倡的是给汉字加注拼音没有问题,但汉字本身不能废止,只是对其中的生僻字加以简化即可。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还是温和派占据的绝大多数,毕竟中国汉字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又怎会有人真正舍得弃之不用呢?

大方向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具体的简化方法。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好在这次有着足够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料,给大家进行研究。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0)

到了1964年,郭沫若通过数10年对周边国家文字改革历程的深入研究,有了巨大的收获,尤其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日本,他们之所以能快速降低文盲率,跟国家的文字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字是在我国的隋唐时代传到日本的,不过自日本明治维新后,就特意开始重视文字改革,使日语不断得到简化,进而一步步实现文字机械化。

郭沫若始终认为,日本的文字改革之路可借鉴之处甚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于是乎,郭沫若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其中列举了日本在汉字改革过程中的先进做法,以及改革后的汉字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以说明汉字改革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1)

在郭沫若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写文章的人,请尽量做到口语化吧,要做到人人能听懂。好些生僻字眼的地名,请把它们改换成同音的常用字,大家都感到方便。”

其实这段文字,也不过是郭沫若列举的一些文字改革上的事例,恐怕当时他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段话,导致了陕西省的地名大换血。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绝大多数文人对郭沫若的看法都表示赞同。

这天,正在杭州疗养的胡乔木读报纸时,偶然看到了这篇文章,立刻爱不释手。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2)

胡乔木觉得郭沫若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其中很多想法与自己简直是不谋而合,要知道胡乔木虽然从政,但他可是号称中共中央一支笔,其文学功底也是深厚之极。

既然也算得上文人,他对中国汉字的改革工作自然也是非常上心的。

反复读了几遍文章,胡乔木感觉如获至宝,特别是对郭沫若提出的将中国地名中的生僻字替换掉的这个提议,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付诸实施。

不过冷静下来的胡乔木也知道,想要立马在全国范围内更改地名并不现实,不过找一个省做试点应该是可以的。

问题是找哪个省做试点合适呢?胡乔木一边思考一边拿出了中国地图,既然要做试点,就一定要找一个用生僻字做地名较多的省份,这样才更容易看到效果。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3)

突然,胡乔木的双眼亮了起来,盩厔县,郿县,郃阳县,鄠县,雒南县等复杂的地名,映入了他的眼帘,而这些地方所在的省份正是陕西省。

于是,胡乔木立刻兴奋地给当时的西北局书记刘澜涛写了一封信,大概内容就是说自己读了郭沫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应该找个试点实验一下。

正好,陕西省下辖的许多地名就包含了生僻字,你看能不能就把那里作为试点,如果效果显著就可以向全国推广。

刘澜涛收到胡乔木的来信后,立刻让秘书找来了郭沫若的这篇文章。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4)

认真阅读之后,刘澜涛陷入了沉思,他觉得胡乔木说的这个办法可行,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这些生僻字的地名确实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寄信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写错地名的情况。

要说在这之前,中国也不是没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在1958年,国家就曾经动过这样的心思。

当时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曾提出过,必须尽快使更多的人掌握文字,重点指出在中国有许多难懂又难写的地名建议修改。

只是这个建议最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第一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传下来的地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如果贸然进行更改,恐怕并不妥当。

第二是广大人民群众早已习惯了现在的地名,更改之后多有不变。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5)

平心而论,当时的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就拿礼泉县来说吧,之所以曾经叫做醴泉县,是因为其县境内有一眼泉水名为醴泉,因其水味如醴而得名,正所谓“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改为礼泉后,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味。

盩厔,因为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因此《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有好山好水的意思,改名为周至,是不是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

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大家是否有过耳闻,这里的鄜州,也就是现在的富县,改名之后,曾经的诗情已然不再。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1964年的时候,由于大多数文人以及胡乔木,刘澜涛等政界人士的支持,陕西省作为改名试点一事进行的非常顺利。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6)

在刘澜涛收到胡乔木的来信后,就将其转给了当时的陕西省书记张德生。

张德生读了这篇文章后,对郭沫若的想法也非常认同,更何况还有顶头上司的首肯,不过毕竟陕西省并不是他的一言堂,改名这么大的事,不可能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决定下来。

很快的,张德生就把陕西省的干部们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研讨会,专门讨论更改省内生僻字地名一事。

在会上,大家讨论地非常激烈,也有不少人对这件事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按照郭沫若的意思简化的地名,多少差了点文化底蕴,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投出了赞成票的,毕竟当时党中央正在大力推进汉字改革简化工作,总要有人跨出第一步不是。

郭沫若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郭沫若发表了一篇文章(17)

之后,众人就在陕西省管辖的范围内选出了14个含有生僻字的地名,商量出了一个更改方案,转交到了陕西省民政厅办理。

同年9月份,陕西省人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出关于《关于更改盩厔等13个县和商雒专署名称的通知》,要求陕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更改地名生僻字任务,全力配合汉字简化和改革工作。

这样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一幕,很快,陕西省14个包含生僻字的地名全部更改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