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运-20B大型运输机试飞视频曝光,机翼下的4个涡扇-20发动机格外醒目,解放军已经用国产动力彻底解决了大运的心脏病问题。

日前,一架原型机涂装的运-20运输机闹市超低空飞行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引起关注的原因在于,这架运-20所使用的发动机和目前在解放军中服役的量产型运-20完全不同。

运20最震撼(运20超低空掠过闹市)(1)

运-20B运输机

与后者使用的D-30-KP2与涡扇-18发动机相比,这架运-20原型机的发动机舱长度明显更短,进气口直径也更大。也就是说这架运-20的切确身份,是一架使用了国产涡扇-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运-20B。

这不仅意味着运-20运输机即将引来自己的完全体形态,也标志着解放军终于开始着手开始研发以运-20为基础的机族化改进工程。

需要注意的是,我之所以将运-20B称作“完全体”并不是因为现役的运-20A存在性能上的缺陷。

因为如果单纯从性能指标上来看,使用俄制俄罗斯D-30-KP2与国产涡扇-18发动机的运-20A,完全可以满足解放军对于大型运输机的使用需求。

运20最震撼(运20超低空掠过闹市)(2)

运-20A运输机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满足需要一定程度的外部环境提供辅助。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发动机推力相对不足,运-20A在以满载66吨载荷起飞时需要比平时更长的起飞跑道,最大航程也会因为载荷重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

加上D-30以及涡扇-18高油耗的特性,使得运-20A的航程潜力并没有能被完全挖掘出来。以至于部队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通过人为限制机体最大载荷的方式,避免运-20A出现满负荷运转,从而确保运-20A的起飞距离、最大航程等关键性飞行性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运20最震撼(运20超低空掠过闹市)(3)

运-20A起飞瞬间

这直接导致了解放军实际上并没有能完全利用好运-20A的飞行效率,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也极大地限制了以运-20为基础的衍生机型研发工作。

致使运-20已经服役了6年,整个研发项目也已经启动了近10年,但截至目前为止仅有运油-20这一种衍生机型正式服役。而网友们关注的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其他机型则不知道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

运20最震撼(运20超低空掠过闹市)(4)

运油-20给歼-20、歼-16加油

毕竟这些机型都需要在战场上进行长时间巡航来为友军提供协同支援,如果不能解决发动机油耗问题的话,即便研发衍生机型并不存在技术层面上的困难,生产出来的机体也难以在综合作战能力上对标美国同类机型。

由此导致的机体资源浪费都是小问题,万一导致整个作战体系需要迁就这些“凑合出来”的核心衍生机型,从而影响到整个体系正常运作的话,那才是大问题。

不过,随着使用涡扇-20发动机的运-20B出现,这些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

运20最震撼(运20超低空掠过闹市)(5)

伊尔-76测试涡扇-20发动机

因为相比于运-20A使用的D-30、涡扇-18发动机,涡扇-20的推力更大,耗油量也更低。能够在减少运-20满载起飞距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飞机的最大航程与滞空时间。

这不仅可以让运-20在满载货物的情况下,能够降落在那些跑道条件相对较差的二三线机场或是野战机场。也可以让那些以运-20为基础的衍生机型获得更大升级潜力以及更高的作战效率。

当然,比起运-20换装新发动机获得的战术性能提升来说,涡扇-20的量产普及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13吨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国产化技术,而相关技术成果不仅可以用来进一步发展后续的大推力发动机研发工作,还可以用于推进同级别民用发动机的改进升级。

可以说涡扇-20的列装只是中国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领域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的冰山一角而已。而那些我们不能直观看见的地方,才是中国进步幅度最大的地方。

运20最震撼(运20超低空掠过闹市)(6)

35吨级AEF-3500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随着涡扇-20的逐渐完善,运-20B即将在不远的未来以完全体形态正式服役于中国空军,彻底解决我们在大型运输机领域中所面临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运-20B是中国国产大型运输机发展的终点。

事实上早在运-20B还未曝光的时候,国内的相关研究院校就已经在规划对标安-124与C-5,最大载重量超过150吨的巨型运输机研制项目,配套的35吨级大推力发动机也已经进入到了核心机点火阶段。按照目前已经公开的项目研制进度来推算,相信再过5、6年就能有完整的样机进入测试阶段。

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边看着已经批量列装服役的运-20B以及预警机、电子战机等衍生机型,一边望着天等待国产巨型运输机为中国打开“巨运时代”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