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做的事与本人无关(个人所做所为受什么驱使)(1)

为什么一切都存在

但就是进入不了了

背后根本原因

就是没有生出

《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的力量作支撑

此时再反过来

看清一个事实

立刻清晰明了

是什么驱使你去抓规律去看本质

最终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及方法论

一个人所作所为

是受什么在驱使

“愿 欲 情”

……

驱使人的

四大基础

极度渴望(深爱 喜欢),极度排斥(厌恶 仇恨)

极其擅长(天赋 优势),极其缺失(劣势 不足)

1.极度渴望

只要一想要,一喜欢,生渴望,立刻产生正向拉动力

(自动寻找,尝试连接,进入感觉)

2.极度排斥

只要一不要,一厌恶,生恐惧,立刻产生反向推动力

(自动屏蔽,强制断开,打断感觉)

3.极其擅长

只要一擅长,有天赋,生成就,立刻产生正向拉动力

(自动完善,自然连接,形成感觉)

4.极其缺失

只要一缺失,有硬伤,生落差,立刻产生反向推动力

(自动对比,直接断开,失去感觉)

那么

是什么引起

“起心动念”

内心共鸣 欲望引爆=起心动念

那么

是什么引起

“内心共鸣”

客观存在 真实感受=共鸣产生

一切颠倒,产生于此

一切错位,由此开始

人无法于真实感受对抗

但是

更无法于客观事实对抗

其中连接两端的是认知

认知贯通事实

认知直通感受

正确的认知可以

带来真实的感受

错误的认知也能

带来真实的感受

(错位)

所以

感受或许是真实的

但是

问题真正源头在于

这种感受

究竟建立在虚假的信息之中

还是建立在真实的信息之中

客观存在

是不是“事实”已然不知道

是不是“真相”已然不知道

此时立刻

就会发现

一种是真实的感觉

就建立在虚空之中

“进入颠倒梦想”

一种是真实的感觉

就建立在事实之下

“远离颠倒梦想”

《楚门的世界》

一旦当真实的信息被掩盖掉

立刻活在脱离实际的欲望中

(自我满足,自以为是)

开始

只想听好话,不想听实话

因为

幻想很美好,在幻想的世界里,无限的流畅

真实很残酷,在真实的世界里,无限的阻碍

而事实是

好话背后就是危机的发生

(捧杀)

实话背后就是危机的避免

但是

人喜欢沉溺其中,因为太过舒服了

人为此孜孜不倦,因为太易满足了

喜欢听好的——最好听的话可以满足自己

厌恶听坏的——不好听的话不能满足自己

进而

先打支预防针,先吃颗定心丸

为了

避免承受痛苦,避开实际压力

但是只要

一旦面对

真实信息

立刻破碎

“如梦幻泡影般”

所以

见相非相

即见因果

必须

透过现象

看清本质

真实的信息带来正确的认知

正确的认知带来真正的感受

由此产生强烈共鸣

共鸣核心表现就是

“同频共振”

从交友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就是:趣味相投

从经历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就是:感同身受

从学习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就是:一点即通

从干事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就是:志同道合

对方发的愿和你发的愿一致

对方想要的和你想要的一致

对方想干的和你想干的一致

对方选的路和你选的路一致

对方讲的事和你要的物一致

核心点就在于

一是发心同频

二是观念共振

三是道路一致

能够直接

引起共鸣

感同身受

(触动对方内心深处)

将自己感受到的痛苦让对方直接感受到

将自己感受到的快乐让对方直接感受到

那么

什么东西能够

引起对方共鸣

使之感同身受

“以事实为依据”

过去经历的感受——现在体验的感受——未来形势的感受

《三国演义》

刘备讲话直接触动

关羽张飞内心深处

一开口

先讲当下时代—我知危与机,再问个人志向—示意你要干什么

先讲过去经历—我有优与劣,再说个人痛点—示意我需要帮助

先讲未来趋势—我给利与弊,再说一起合作—示意我真心相邀

讲完之后,关羽张飞,泪流满面

相见恨晚,意气相投,志同道合

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桃园结义

其背后核心是

首先

我们都是为了

帮助黎民百姓,平定乱世纷争

其次

我们都有需求

你要建功立业,我要匡扶汉室

再则

我们都有供应

我助你干成事,你唯我以重用

最后

我们都有承若

相互表明立场,相互达成共识

完了

“合伙一起干”“干完一起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