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攸弃子救侄(邓攸无子是不是自作自受)(1)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遣悲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诗句中的邓攸和潘岳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而邓攸无子更是成为后世常用的一个典故,用来感叹一个人无子绝后的无奈,那么邓攸为何无子呢,这就要从发生在邓攸身上的故事说起了。

邓攸的出生年份比较模糊,没有准确的记录,但是大致上是出生在西晋末年,西晋末年经过八王之乱后,西晋的国力日颓,很快就发生了永嘉之乱,不少西晋的王公贵族都被杀或者被俘虏,而邓攸很不幸被石勒俘虏!

邓攸弃子救侄(邓攸无子是不是自作自受)(2)

石勒觉得他是个可用之才,就授予他官职,准备启用他,但是邓攸本人不想为石勒这个杀人魔王服务,于是便想方设法从石勒的军营中逃脱出来,当时适逢战乱,邓攸带着家人一路难逃,慌不择路!

当时邓攸有一个儿子,而邓攸的弟弟也有一个儿子,由于弟弟早死,弟弟的儿子就一直跟着自己生活,看着即将追上自己的追兵,邓攸知道必须要放弃一个孩子才能轻装上路继续逃亡,很多人都说他肯定会抛弃弟弟的儿子,而选择带自己的儿子逃亡!

可是邓攸却对自己的妻子说,我的弟弟早死,只留下一个儿子,如果舍弃了他,那么弟弟就绝后了,我不能这么做,我们虽然有一个儿子,但是舍弃了他,以后还可以再生,所以我决定舍弃咱们的儿子,妻子听后伤心欲绝,可也无法反驳!

邓攸弃子救侄(邓攸无子是不是自作自受)(3)

邓攸于是和妻子将儿子扔下车,就要离开,可邓攸的儿子哭着又追上来,邓攸没有办法,就将儿子绑在了树上,随后和妻子带着侄子离开了,就这样邓攸顺利地来到了江南,而他的儿子则在留在了北方,在那个动荡的战乱年代,邓攸儿子的结局可想而知!

邓攸来到江南后,司马氏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邓攸也在朝廷里成了高官,此时的邓攸生活安定,于是就想着和妻子再生个儿子,毕竟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之前的儿子已经被他抛弃在了北方!

但不知道是不是天意还是水土不服,邓攸的妻子始终无法怀孕生子,邓攸和妻子很着急,没有办法妻子就托人给他说了一个妾室,妾室进入邓家之后,邓攸很是宠爱她,有一次邓攸和自己的这个妾室喝酒谈心,这个小妾说她也是从北方逃难至此的!

邓攸弃子救侄(邓攸无子是不是自作自受)(4)

邓攸很感兴趣,便问小妾家人的姓名,结果等小妾说完自己家人的姓名,邓攸大惊失色,原来这个小妾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外甥女,没想到自己纳的小妾竟然是自己的亲人,邓攸只觉得天旋地转,当场晕倒!

醒来后的邓攸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的羞愧,他先是好好安置了自己的这个外甥女,随后下定决心,此生再不纳妾。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邓攸再也没有儿子了,因为他的妻子不能生育,他又不能纳小妾,所以就绝后了!

后世之人于是用邓攸无子这四个字来感叹他没有后代的遗憾和无奈,可仔细想想邓攸无子也和他自己的选择有关,当初如果不是他舍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许他就不会绝后了,更不会因为纳妾而纳到了自己的外甥女!

邓攸弃子救侄(邓攸无子是不是自作自受)(5)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他抛弃自己的侄子而带自己的儿子逃命,但如果他咬咬牙,想想办法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南下,那么也就没有后来发生的这些事了,正是因为他放弃儿子的行为,导致他南渡后不得不拿纳妾!

而他选择的小妾好巧不巧竟然是自己的外甥女,这样的局面让邓攸无比羞愧,于是下定决心不再纳妾,而最终他就这样无可奈何的无子绝后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邓攸无子的结局又何尝不是自作自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