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施光南(1940-1990)是唯一的音乐家。

《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我的祖国妈妈》《多情的土地》……生前,这位人民音乐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作品,既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一个时代最强劲的主旋律。

施光南祖籍浙江金华,是浙江人民的骄傲。2018年11月,浙江歌舞剧院联手浙江交响乐团,将施光南的故事搬上了歌剧舞台。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5月28日-29日,《在希望的田野上》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并角逐“文华大奖”。

音乐家施光南简介(在希望的田野上)(1)

全剧分四幕勾勒了施光南的一生,从他求学天津音乐学院,一直到他写歌剧《屈原》时倒在钢琴上,留下最后的绝响,英年49岁。除了音乐创作,歌剧还描写了施光南生活的侧面,包括他被下放的曲折经历以及爱情故事,让观众看到,曾经写过那么多动人旋律的施光南,也是有着苦辣酸甜的普通人。

歌剧凝聚了刁玉泉(作曲)、喻荣军(编剧)、李伯男(导演)等创作阵容,创作期间,主创团队多次赴施光南故地浙江金华金东区采风,并与其生前好友交流,了解施光南的成长学习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歌剧的创作还得到了施光南夫人洪如丁的支持。

2018年清明期间,主创团队及部分声乐演员前往金华祭扫施光南墓,适逢洪如丁回国,双方一道参加了剧本讨论会,对歌剧剧本、表现细节等进行了深入讨论,获得了施光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之后,编剧又多次将剧本发给洪如丁,根据她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

导演李伯男表示,歌剧创作不能停留在讲表面的故事,不能停留在复述施光南的生平,“虽然光南先生的生平很值得我们再认识,但我们更想把光南先生的艺术人格、艺术精神,通过歌剧的方式传达出来。”

在他看来,施光南本人就是一个大IP,不光是老一辈人,“80后”“90后”对他都不陌生,每个人都能在施光南的音乐旋律里找到各自人生的关联点,有走进剧场观剧的冲动和愿望。

音乐家施光南简介(在希望的田野上)(2)

用歌剧来写一位大音乐家,李伯男说,最难的地方在于,音乐家本身有大量的音乐,歌剧到底用不用他的音乐,怎么取舍,又怎么用,这都是难题。

“据说以前也有类似的歌剧、音乐剧扭扭捏捏地不敢用,我们这次大胆地用了光南先生的曲子,虽然是大胆地用,但也一定要惜墨如金,不能把歌剧变成光南先生的音乐展示会。”李伯男说。

作曲家刁玉泉补充,整部剧是通过他的人生带出他的创作,选取了他最重要的几首代表作,比如《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在他艺术创作、人物命运枢纽性的环节上做展示,起到戏剧化的勾勒作用。

“他的作品的历史痕迹很强,时代性很强,我们不是用他的歌曲来串联,而是恰到好处地用他的歌曲来印证当时的时代感,凸显他在时代里留下的艺术痕迹。”

剧中,施光南的原创音乐占了15%,而刁玉泉的全新创作占了85%。回忆创作往昔,刁玉泉说,“我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旋律,一有灵感就披件衣服起床记下来,那段时间晚上都睡不好觉。”

为了让今天的音乐和施光南的音乐有机融合、完美衔接,刁玉泉将钢琴谱、总谱捋了很多遍,“施光南是人民音乐家,本身就有很高的创作高度,我们的音乐不能和他相差太大。另外,我们在今天写他,用什么样的情感,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达他的艺术人生,都是难点。”

另外,剧中所有演员都来自浙江歌舞剧院。

音乐家施光南简介(在希望的田野上)(3)

为了演活人物,施光南的饰演者薛雷专门请教了几位和施光南有过接触的作曲家前辈,在他看来,光南先生是那种“嘴上不会说、心里全都有”的人,所以他会反复斟酌眼神、动作,力求从小细节里一笔一笔再现先生的爱意。

阿丁的饰演者唐琳对人物的把握也有自己的体会,她说,阿丁从天真浪漫的女大学生转变为贤惠善良的妻子,再成长为一位母亲,人物关系层层递进,每个年龄层怎么区分和诠释尤为重要,她在造型、台词、音色、肢体语言的转换上,都进行了仔细揣摩和思考。

今年5月初,《在希望的田野上》进京演出,施光南的歌曲演唱者,包括李光羲、关牧村、佟铁鑫等,都推掉了各自的安排专程来看演出,甚至情不自禁哼唱起旋律。施光南夫人洪如丁亦专程从美国回来看演出,在演出结束后为施光南的扮演者薛雷献花时,她抱着他说,“你演得真好,我仿佛看见了光南。”

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浙江歌舞剧院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歌剧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青春之歌》已在2017年首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第三部《红船》也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会争取在今年年底与观众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