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货币:海贝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各自生活所需,开始进入了以物换物的交换货物时代,大家用自己的东西去与对方协商,交换彼此想要的东西。生活用品和牲畜都被交换充当钱币使用过,但是因为体积过大或者交换的时候换算不准确的原因,交换起来很不方便,大家就找到了天然的海贝作为交易的媒介,从此天然海贝在钱币发展的历史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也因为此很多和钱有关联的字词,大多都含有“贝”字,货、财、贸、赚、贱、贷、贫、账”等。所以天然海贝是钱币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起点。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1)

最早的金属币:青铜币

也叫青铜称量货币,是我国商周时期的一类称量货币,使用时期开始于商朝末年,盛行于西周和春秋时期。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先民首先使用贝币、龟币,他们是较早进入铁器时代的,用青铜铸造斧币、戈币和“鬼脸钱”,他们还用青铜和黄金称量货币,同黄河流域行用的钱币一起组成了灿烂的中华货币文化。人们利用青铜器制造各种礼器、钱币及生产工具,由于当时社会青铜极其珍贵,斧形器货币便应运而生,1959年在湖南宁乡黄材被发现的青铜斧。是中国最早的金属称量货币。也由此可见证到,中国最早的金属称量货币,应该是青铜币了。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2)

最早的铸币: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币

目前发现最早的铸币是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商代晚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墓穴中。广泛应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铜质铸币主要有三种形态。 二周、魏国、韩国和秦国使用铲形的布币;齐国使用刀形的刀币;赵国和燕国在战国时期先使用布币,后使用刀币;楚国的蚁鼻钱。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3)

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秦始皇铸的方孔圆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了原来六国流通的货币,代之以根据秦国以前使用的铸币设计的全国统一的铜钱——秦半两。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止以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这种铜钱为圆形,中部有方孔。为金钱俗名“孔方兄”的由来。这一式样直到20世纪初的中国仍在使用。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4)

最早的银元:郑成功的军饷—银元

今天的古玩市场有时会见到这种——漳州军饷(银元)

郭沫若在1963年对此银币作了考证,考证结果是,这是明末清初,郑成功在福建漳州发行的军饷,画押签字是“国姓大木”。郑成功字 森,号大木。南明皇帝赐郑成功姓朱,朱是皇帝的姓,故为国姓。这样,发行时间一下子提前到1644年前后。同时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银元雏形。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5)

最大的铜币:太平天国特大花钱

太平天国的大花钱并不是流通货币,太平天国李明成在致英国翻译富礼赐书中说,“敝国圣钱今已办上大花钱壹元,敬呈麾下取玩,以表友情”。可知这类大花钱是太平天国时期铸造的一种纪念币,作为馈赠朝中大臣和外宾的礼钱。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枚太平天国特大花钱,已破损,现仅存半片残片。从残片推算,其直径为33.5厘米,厚0.8厘米,半片重量达2170克。这枚特大花钱为黄铜质,遍体鎏金。正面仅存“太天”二字,边缘是二龙戏珠图案,背面尚存一“圣”字,旁有双凤图案,边缘是八宝纹饰。这枚钱的钱文若钱,应为“太平天国”背“圣宝”。如果此钱完整无缺的话,那么它的重量将达4500克左右,大小犹如一个茶盘,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钱币,为稀世孤品。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6)

最复杂的铜币:崇祯钱

跑马崇祯是明朝最后一种年号钱“崇祯通宝”钱的一种。崇祯通宝钱在我国古代铜钱中,以版别复杂而著称。这种复杂性主要是表现在钱币的背面,钱币的正面就是楷书“崇祯通宝”四个字对读,既简单又标准统一,几乎没有变化。

但是,背面却是千变万化,花样百出,尤其是面值为小平、折二、当五三种钱币背面的文字,最为繁杂混乱,有纪重、纪天干、纪铸局、纪铸地、纪铸局兼纪值、吉语等种类,名目繁多,举不胜举。而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种背面没有文字的小平钱,直径 23.55 毫米,厚 0.60 毫米,重 2.5 克,这是标准的小平钱的尺寸和重量。但是,它的特殊之处是在背面穿孔的下方,铸有一个奔跑的马的图案,俗称跑马崇祯钱。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7)

最早的铁币:西汉铁半两

西汉四铢半两钱的文为“半两”,重四铢,因为得名。每枚四铢半两钱直径为23-24毫米,重2.5-2.8克。

关于铁半两钱形制与文帝“四铢半两”铜钱相似,边缘微起,无明显周廓,背平夷。 “两”字双人有作“从”状或简化为一横者。据考约在武帝行“五铢”前为郡国或民间所铸,并与夹铅锡钱等流入市场行用。是目前中国最早的铁铸币。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8)

最早的铝币:乾亨重宝

公元918年,五代时发行的“乾亨重宝”,10枚兑1枚铜钱。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8)铸造。另有“乾亨通宝”铜钱,存世均极少。乾亨二年,又铸造“乾亨重宝”铅钱,文字拙劣,有传形及背穿上“邕”字者,出土很多,价格不高。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9)

最早的纸币:宋代“交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一。北宋初年,四川用铜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铜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交子是古代四川省的俚语,其中“交”是“双面印刷”的意思,词语的大意为双面印刷的票券或凭证。兑换时每贯必须要扣除30枚铜钱。成都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开创民间金融的先声。他们每岁在丝蚕米麦将熟之时,用同一色纸印造交子。

最有潜力十大数字货币(知道五个就算牛)(10)

,